圖為中共海軍094晉級核潛艦參加2019年海上閱兵。(美聯社)
中共的潛艦技術與水下偵測能力進步,已縮小其中一個與美軍之間最大的戰力落差。美國媒體認為美軍水下戰力全面輾壓中國的時代告終,也會影響美軍應對台海衝突。
華爾街日報指出,衛星影像顯示中國今年初下水一艘核動力攻擊潛艦,採用的是更能有效降低噪音的泵噴推進(pump-jet propulsion)系統而非傳統的螺旋槳俥葉。這是中共潛艦首見使用與美國最新潛艦相同的降噪技術。
而更早前幾個月的衛星影像還顯示,中國東北城市葫蘆島的核潛艦製造基地內建造中一艘潛艦艦身,比中國現役所有潛艦都大。基地內第2座現代化的造艦廠房已於2021年竣工,代表當地計劃提高產量。
與此同時,西太平洋對於美軍潛艦來說正變得更加兇險。北京已在南海和中國沿海地區建立多個俗稱「水下長城」的監測網絡,提升偵測敵方潛艦能力;共軍也另借增加定翼機和直升機,提升反潛戰力。
中國今年8月在南海實施一場超過40小時的獵潛演習,動用數十架運8型(Y-8)反潛機;在這場獵潛演習前幾周,中俄海軍還在阿拉斯加外海的白令海舉行聯合反潛作戰演習。
華爾街日報認為,這一系列的發展態勢意味美國在中國周邊擁有絕對水下優勢的時代告終。
美國軍事分析家模擬共軍犯台時通常假設美國潛艦會儘量擊沉共軍艦隊,一些兵推顯示摧毀艦船能抵擋共軍入侵、提高台灣防衛作戰成功機率。但美軍潛艦遭遇的威脅增大,將使擊沉共軍艦隊的任務益發複雜棘手。
如今連靠近台灣海峽恐都已不安全。前美軍潛艦軍官、現任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高級研究員薩德勒(Brent Sadler)表示,共軍核動力攻擊潛艦可扮演獵殺者,尋找位於台灣東部海域的美國與盟國潛艦。
前美國海軍軍官卡爾森(Christopher Carlson)表示,美國需要新的水下戰略應對更強大對手,例如需取得更多反潛機與攻擊潛艦等資源,以追蹤、鎖定共軍新一代更安靜的潛艦。
卡爾森根據目前能取得的資訊研判,共軍新潛艦已達俄羅斯1990年代服役的阿古拉I級(Akula I-class)潛艦靜音程度。目前仍服役中的阿古拉級潛艦相較俄軍以前的潛艦,在隱匿性與航速上均有顯著躍進,「要抓到一艘這等靜音程度的潛艦並不容易」。
美方軍事分析圈認為,中國的潛艦技術很快追上美國的可能性很小。美國最新的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艦、計劃中的哥倫比亞級彈道飛彈潛艦,在降噪技術、推進、武器系統和其他方面的戰力都領先中國一代。
但中國不一定非得要與美國的能力對標。藉由製造更難被發現的新潛艦並大規模生產,就能加重美軍的反潛負擔,且美中可能的軍事衝突點全都在共軍熟悉的中國後院,占盡地利優勢。
中國政府2017年批准5年內在南海、東海建設水下感測網路的各項計劃,能對區域即時監控;中國在幾年之前也已在美軍重要潛艦基地的關島附近海底,設置監聽設備。
同為前美國海軍軍官的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克拉克(Bryan Clark)表示,中國水下感測網絡變多,意味美軍潛艦不再能單靠自身匿蹤能力闖蕩南海及其他中國近海地區。
他指出,美國需要新策略干擾或壓制中方的水下監測,可藉由部署能癱瘓監控系統的無人潛水器迷惑、摧毀中方裝置。
曾任美軍潛艦軍官的薩德勒表示,中國研發更多較先進潛艦,增加兩軍在2030年之前攤牌的可能,「無論如何,在更廣闊的太平洋地區,美軍潛艦部隊的需求肯定比以往任何時刻都大,且相較主要對手的優勢還在縮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