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習賀詞強硬稱「統一」 蔡英文一句話有力回懟

台海兩岸領導人在2024新年,透過發表賀詞表達對核心議題的關注。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兩岸統一是歷史必然。而台灣的總統蔡英文則針對「九二共識」表示,難用主權換溝通。

兩岸領導人在新一年按照例發表新年賀詞。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發言,形容2023年中國經歷風雨洗禮,步伐仍然堅實,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他以國產大飛機啟航、太空實力和中國新製造品牌唱好前景,但也提到經濟困難影響民生的情況。

習近平:"中國經濟在風浪中,強健了體魄、壯實了筋骨。有風有雨是常態,一些企業面臨經營壓力,一些群眾就業、生活遇到困難,這些我都牽掛在心。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

蔡英文:台灣已參與世界的改變能自信沉穩面對中國

台灣的總統蔡英文也在周一(1月1日)元旦日發表新年講話,回顧任期內台灣的改變。蔡英文表示,過去8年,她為台灣留下了一個「世界的台灣」。

蔡英文:「8年來世界變得不一樣了,這8年來,台灣也真的不一樣。台灣不再被遺忘,參與了世界的改變,更參與了改變世界。如果問我,這8年的關鍵字是什麼?我會說,是『世界』。如果這8年世界的關鍵字是什麼,那一定有『台灣』。"

對於習近平有關兩岸統一是「歷史必然」的說法,蔡英文強調,台灣是民主國家,未來與中國的關係必須經過民主程序做最後決定。她表示,中共領導人已表明,"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一國兩制"是三位一體的對台方案,而用中國定義的「九二共識」為溝通起點,是台灣主權最大的風險。

蔡英文:"中共領導人已經定調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而且要推動兩岸的政治協商跟實踐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而持續的以九二共識為通關密語,向台灣人民表達可以與中國溝通。溝通固然重要,但是以主權來交換未免也太沉重了一些。"

學者:習近平試圖淡化兩岸關係的緊張

資深政評人士鄭旭光留意到兩岸領導人的說法。他認為,習近平沒有談到要主動承擔歷史責任,而是採用歷史定律的角度談兩岸關係,顯示他暫時不會主動解決台灣問題。

鄭旭光:"『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這個和習近平的風格不一樣的。如果要表達緊迫感,他就會說,兩岸的現狀不能長期維持下去,他就會用這樣的語言。但當他強調歷史必然性的時候,他在弱化主觀能動性。潛台詞就是我做不做都會統一,不是一個劍拔弩張的賀詞,他是一個淡化兩岸矛盾的賀詞,是在軟下來。"

鄭旭光表示,習近平談經濟時放下了高高在上的態度,有刻意淡化問題,對民眾做心理安撫的意味。他認為,習近平知道,要維持經濟發展,美中不能脫鉤,中國要重回改革開放時招商引資的態度。但行動上卻繼續出台打壓的政策,例如不准唱衰中國經濟、只能唱好,這樣做只會讓外資流失、民眾信心崩潰持續,無助改善經濟困局。

評論:灌輸盲目樂觀無助解困

經濟學者司令表示,中國最新公布的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只有49,數字是連續第3個月下滑,證明中國經濟發展萎縮、企業對未來失去信心。但習近平的新年賀詞卻試圖打造新一年宏觀經濟會好的假像,盲目樂觀,顯示北京無法解決困境。

司令:"新年賀詞給我的感覺是,繼續打腫他自己的臉,給自己的政績塗脂抹粉,製造一種虛假繁榮的假象。給老百姓認為,不論2023年有多麼的艱難,到2024年這個情況就會好了。給人感覺就是,他已有辦法,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願意採購,把PMI拉上去。但這樣說法明顯是缺乏事實基礎的支撐。"

對於不少網民用"有風有雨是常態"發新年首帖,時事評論人士方原表示,借用權威說辭表達自己看法是中國網民常用的做法。他們不一定代表贊同領導人的話,只是因為用他的話比較安全,不怕被禁言,也能借話暗喻對未來不確定的感嘆,表達自己對新一年的不安。

延伸閱讀:習近平再提兩岸統一蔡英文:台灣人決定

台灣即將在下周舉辦總統大選。現任總統蔡英文在元旦致詞中表示,台灣逐漸擺脫「先走向中國,再走向世界」的宿命。面對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到「統一是必然」的說法,她則強調,兩岸關係走向,應由台灣人民決定。

迎接2024年的新年致詞中,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再度展現出統一台灣的企圖。不同的是,他的口吻被認為比去年更加強硬。當時習近平說「海峽兩岸一家親,衷心希望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今年他則稱,「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發布的致詞全文,習近平首先談中國在經濟、科技等各領域的發展,並主張中國「不僅發展自己,也積極擁抱世界,擔當大國責任」。對於未來的展望,習近平重申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並且「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他說:「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更好的日子。」

關於港澳,習近平說要繼續支持其「發揮自身優勢,在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保持長期繁榮穩定」;雖然他未直接說到「台灣」二字,但提及中國的「統一必然」論,呼籲「兩岸同胞」應該攜手創造「民族復興」。

對此,台灣《自由時報》引述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洪敬富論點,認為習近平的談話著眼台灣大選,「在提醒不要忘記兩岸攜手同心的美好」,一方面不希望台灣選出「不承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的總統,一方面也不希望台灣更為親近美國。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稱,「中共或者中共領導人談話,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大家的信念是永遠堅守中華民國」。

台灣政府如何回應?

針對習近平的說法,台灣總統蔡英文1月1日回應,要決定兩岸關係何去何從,最重要的是符合民主的原則,「以台灣人共同的意志來做最後的決定」。

有記者問及2019年習近平發表的《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演說。當時,習近平提出了5大主張,其中包含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

蔡英文今天重申,台灣絕對不會接受「一國兩制」。她進一步主張,在習近平已將「九二共識」詮釋為「一個中國」的情況下,「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以及「一國兩制」實質上就是「三位一體的對台方案,而以接受九二共識為起點」;若台灣跟隨中國、一味附和「九二共識」,「對中華民國台灣的主權,這就是最大的風險所在」。

「持續以九二共識為通關密語,向台灣人民表達可以與中國溝通,那我要跟各位說,溝通固然重要,但是以主權交換,未免也太沉重了一些。」蔡英文也釐清,中華民國憲法並「不是風險」,真正令人擔憂的是把它跟「九二共識」混為一談。

「世界的台灣」

蔡英文任內最後一次發表元旦談話,把主軸放在台灣如何落實全球布局,並且走向世界:「如果問我,這8年,台灣的關鍵字是什麼,我會說,是『世界』;如果這8年,世界的關鍵字是什麼,那一定有『台灣』。」

蔡英文說她執政8年,留下的是一個「世界的台灣」。她評價,先前的馬英九政府路線是設定台灣要「先走向中國,再走向世界」,但她的政府擺脫了與中國經濟一體化的「宿命」。她說,「現在的台灣可以直接走向世界」,一方面分散風險,一方面也避免過度依賴中國。

憑藉半導體和高科技產業發展,蔡英文稱台灣已成為「全球民主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驅動引擎」;兩岸經貿也「變得更為健康有序」,「中國對台灣高科技產品進口的依賴,遠超過台灣傳統產業,對中國市場出口的依賴程度」。

針對兩岸關係,蔡英文表示她的政府「信守承諾,維持現狀」,並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既是國際共識,也是兩岸共同的責任;而為了確保台灣獲得「有尊嚴的和平」,她任內積極強化國防實力,並深化與民主夥伴的關係。

圖為台灣總統蔡英文(中)、副總統賴清德(右)2023年10月10日出席台灣國慶典禮。

台灣總統候選人激辯兩岸政策

1月13日的台灣總統大選倒數計時,兩岸政策仍是藍綠兩黨候選人交鋒的重點。代表執政黨參選的現任副總統賴清德稱,若當選將延續「蔡英文路線」;蔡英文表示,她的路線即「走向世界」,而對中國和世界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尊重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體制,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

然而,上周六(12月30日)台灣舉行唯一一場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時,現任新北市長、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批評,蔡英文路線之下,「兩岸不溝通、不對話、不交流」,導致台灣失去許多邦交國,且台海緊張局勢升高、甚至被媒體形容「世界最危險的地方」。

侯友宜稱,他若當選將依循中華民國憲法,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為中國往來。他說自己反對「台獨」也反對「一國兩制」,並主張國民黨的「九二共識」並不等於北京政府的「一國兩制」。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則以「台灣自主、兩岸和平」為政策。他稱所謂「兩岸一家親」是先向對方表達善意,但底線是保持台灣現階段的民主自由體制和生活方式,以此為前提與中國對等溝通。

對此,賴清德回擊道,若不讓渡主權、不照中國的要求做,侯、柯所說的各種交流談判,「哪一樣做得通」?

針對侯友宜與柯文哲質疑民進黨是否凍結《台獨黨綱》,賴清德重申其「台獨」定義,即「主張台灣的主權獨立屬於2300萬人民所有,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不過,賴清德在辯論會上稱:「把中華民國當作是兩岸的護國神山,這到底是要促進和平,還是要給台灣帶來災難?」這番話遭在野黨質疑他心中只有「台獨」、不認同中華民國,對此賴清德會後澄清這是口誤。

賴清德多次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但遭北京政府批評為「兩岸和平破壞者」。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30日說,民進黨政府「拒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行『台獨』分裂路線……是導致台灣陷入兵凶戰危險境的最大亂源,是兩岸交流合作嚴重受阻、廣大台灣切身利益嚴重受損的罪魁禍首」。

陳斌華稱北京「解決台灣問題、完成國家統一的意志堅定不移」,呼籲台灣人「在和平與戰爭、繁榮與衰退中做出正確選擇」。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RFA 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02/1998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