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以哈戰況1月7日:加沙北部收工,以軍焦點南移

一、以色列拆除加沙北部「軍事框架」

以軍稱,已完全拆除哈馬斯在加沙北部的「軍事框架」:加沙局勢越來越波瀾不驚。

以軍穩步推進、哈馬斯垂死掙扎,簡中媒體卻仍在大力渲染哈馬斯無所不能。鳳凰網撰文說,「以軍依然在加沙全境發動軍事行動,卻沒有找到哈馬斯主要軍事領導人的蹤跡;哈馬斯依然扣押著超過130名以方相關人員,不斷向以色列境內發射火箭彈」,營造以色列攻勢收效甚微而哈馬斯猶泰然自若的假象。

實際上,哈馬斯政治局至少一半的人物已被摧毀,前幾天2號和3號人物隨著一聲巨響在黎巴嫩被以軍「斬首」;辛瓦爾許久不露面,連下屬都找不到他。

哈馬斯戰鬥部隊中的主要軍事指揮員也每天都在被擊斃,哈馬斯已經群龍無首陷入混亂。

以軍發言人哈加里6日晚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以軍已完成在加薩走廊北部瓦解哈馬斯軍事組織架構的任務」,他說,該地區如今只剩下零星的巴勒斯坦武裝分子仍在活動,而且他們「沒有指揮官」。他還披露以軍已打死約8000名武裝人員,接下來將聚焦在加薩走廊中部和南部的行動。

從逐步演變的戰況圖上我們也不難發現,以軍在北部掌握的底盤越來越大,包圍圈越來越小,哈馬斯除非化身隱身人,要不然休想再在加沙北部活動。

資料圖片:以軍發言人哈加里

當然,加沙恐怖分子不甘束手待斃。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雙手沾滿以色列人的鮮血,知道自己如果被抓就會面對漫長的牢獄生涯,所以依然在負隅頑抗。當地時間6日,哈馬斯下屬武裝派別卡桑旅宣布繼續在加薩走廊打擊以軍人員和裝甲車輛。當天,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傑哈德)向以色列臨近加薩走廊的梅法爾西姆地區發射火箭彈,當地響起防空警報。

目前來看,雙方曾短時間進行接觸的停火談判已經無人再提。以色列一方面已對哈馬斯造成重大打擊,癱瘓了哈馬斯成建制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已經布下天羅地網,不擔心哈馬斯插翅而飛,甚至已計劃削減投入在加沙前線的兵力,所以並不急於跟哈馬斯談判。

另一方面,哈馬斯勢單力孤,內部人心盡喪,外部無人支援,已拿不出跟以色列討價還價的資本,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天天被消滅。

二、人質問題里的簡中媒體

雖然哈馬斯確實還掌握著130多名人質,但以色列政府深知,如果因為人質而向恐怖分子低頭,第二天以色列國就將不復存在,所以絕不可能屈服。哈馬斯原以為掌握了人質就能予取予求達到目的,如今看來完全打錯了算盤。

然而,許多簡中媒體面對這一人間悲劇所表現出來的麻木與反智令人扼腕。明明是哈馬斯率先悍然沖入以色列國土大肆殺傷劫掠,許多簡中媒體卻一句譴責的話都沒有;明明是哈馬斯綁架200多名人質,許多簡中媒體卻說「扣押以方相關人員」。

什麼叫「扣押」?哈馬斯對以色列國土上的以色列人有行政權力嗎?

什麼叫「相關人員」?無辜被捲入戰爭,死去、受傷、被凌辱、遭到綁架的以色列人,跟哈馬斯有一毛錢關係嗎?面對這場針對平民的野蠻恐襲,國內輿論更多關注大國博弈和與自身相關的陣營站隊,卻甚少表現出對於人道主義和公理的堅持,不得不說是一件令人感到悲傷和悲涼的事情。

三、紅海的胡塞武裝

馬士基宣布,所有船隻不再通過紅海!警告「做好嚴重的供應中斷準備」:航運巨頭馬士基表示,由於地區局勢動盪,旗下所有船隻未來將不再通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馬士基並警告,「做好嚴重的供應中斷準備」,這是他們自紅海局勢動盪以來發出的最嚴肅和急迫的公告!

當地時間4日,葉門胡塞武裝在紅海密集的航道上引爆了一艘裝滿炸藥的無人艇,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船隻損害。美國第五艦隊司令布拉德·庫珀4日向媒體通報了情況。他表示,一艘胡塞無人艇駛入紅海約80公里後,在密集的航道上引爆炸彈,「爆炸距離在那片水域作業的商船和美國海軍艦艇只有幾英里,我們全都目睹了爆炸」。

美國、法國、英國和其他近20個國家於上月中旬發起了「繁榮衛士」行動,以保護船隻免受胡塞武裝的襲擊。據美媒5日報導,迄今為止,已有約1500艘船隻安全通過曼德海峽,美國及其合作夥伴擊落了19架胡塞武裝無人機、6枚反艦彈道飛彈和兩枚巡航飛彈。上周日,美軍還擊沉了3艘胡塞武裝的小艇,擊斃擊傷多人。

由於胡塞武裝在紅海上的胡亂攻擊已嚴重威脅到航運安全,進而導致貨運價格猛升,美國全國廣播公司5日報導稱,越來越多的人呼籲美國總統拜登下令對胡塞武裝採取更有力的軍事回應。美國官員透露,拜登的國家安全團隊成員已召開會議,評估可能的選項,包括軍事打擊。

從我個人來說,非常希望胡塞武裝懸崖勒馬,停止對紅海商船的胡亂攻擊,停止混亂事態的擴大!

其實,紅海航道不安全雖然威脅全球航運,但中國航運受害最深。為什麼?因為我們現在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國,且長期以歐洲為第一大出口市場,中國已經連續多年位居蘇伊士運河最大客戶,中國對蘇伊士運河和整個阿拉伯貿易線路的依賴性是極強的。自從胡塞武裝作亂以來,這條航線的貨櫃貨運價格已經瘋漲,甚至漲到了平時的三倍,給貨主帶來了很大的損失。

一些簡中腦盲以為,胡塞武裝不襲擊中國商船,中國還有中歐班列可分擔運力,因此胡塞武裝作亂利大於弊,為他們鼓掌叫好。但這些都不是全部的事實。紅海不穩,中國商船照樣得繞道好望角;在對外出口航運中,國際鐵路運輸只能是海路運輸的補充和應急。

如果我們只看一些簡中媒體宣稱的數據,會很容易產生中歐貨運已經很強大了的幻覺。根據權威統計數據,「2022年中歐班列開行1.6萬列、發送160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9%、10%」,遺憾的是,這些人沒有告訴你全部的事實:在2022年間,航運巨頭馬士基一家就運輸了約2400萬標箱的貨物,是同年中歐班列總運量的15倍,這還只是馬士基一家。馬士基主力的E級貨櫃貨船擁有16000個標箱的運輸能力,160趟就可以運完中歐全年的量。

中歐班列運輸時間雖然比海運節省1/3,但貨櫃從國內到歐洲的鐵路運輸成本基本是海運的2到3倍,且許多貨物由於鐵路運輸的特性,中歐班列無法承接,特別大宗的貨物也不適合由火車運送,這些需求只有海運能解決。

除了便宜且運量巨大,海運的另一大優勢是自由,基本不受沿岸國家治理水平、社會穩定性和外交等影響。陸地運輸則受上述因素影響很大。不僅外交變動可能導致陸地運輸遭遇「卡脖子」之厄,就是途經國的腐敗小吏,也能給運輸造成不少麻煩,給貨運增添不確定性並隱性抬高成本。

當然,誰也沒想到胡塞武裝竟會無視國際法,對經過商船胡亂進行打擊。即便從本位利益出發,中國人也不應該支持胡塞武裝,因為他們斷的是中國企業的生死線。相反,美國主導的紅海護航聯盟,才是這些中國中小企業的護身符。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小靠的叨叨888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08/2001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