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陳奎德 張杰:台灣大選 開闢新命

作者:

2024年1月13日,支持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的台灣選民,在他勝選之後熱烈慶祝。

 

主持人:陳奎德

 

座談人:張杰博士獨立學者法學博士

一、2024台灣大選的啟迪

常態化的民主政治

幾天前,我赴台灣參加一個會議,正值台灣中華民國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和立法院選舉,我饒有興味地仔細觀摩了這次歷史性選舉,感受良多。

這次台灣中華民國總統和立法院大選,競爭激烈,但理性清明,風度翩翩,秩序井然;選戰結束,社會迅速恢復平靜,人們立即回歸正常生活。選舉的過程及其結果都標誌著台灣的民主政治已經常態化,值得浮一大白。

北京以攻為守

台灣中華民國的所有成就以及舉世對台灣的禮讚都無可置疑地顛覆了北京政權的合法性。它西面那個龐然大物——共產中國,實際上正驚恐萬分地注視著台灣解嚴之後三十多年來的偉大成就及其給大陸人民的垂範作用。

通過這次大選,可以看出,台灣的族群分裂,藍綠仇恨,比較過去,已經大大弱化。各方的國家認同,已逐漸接近:它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民眾的基本權利與福祉,在各方激烈競爭的邏輯驅迫下,被奉上高位。

台灣作為華人社會民主試驗的示範,早已超出一島範圍之外,其活生生的制度衝擊力,直指對岸的那一片廣袤大陸。

若再有誰說,基於國情與文化,華人圈不可能搞民主,那麼,請看看台灣。

台灣中華民國民主的成功,對於其對岸中國大陸的政治生存方式有何意義?

今天,台灣的民主政治已經穩定,它已經變成了台灣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它逐步發展出了一個民主政治模式,而它又是與中國大陸有相似歷史傳承和政治文化背景的社會。因此,儒家文化與自由民主相矛盾的謊言不攻自破。無論北京如何殫精竭慮拼力抵禦民主潮流,無論它如何劍拔弩張必欲吞併台灣以除後患,但無可奈何花落去。歸根結底,中國大陸也將不可抗拒地擁有它自己的「1月13日」。在這一天大陸的人們將經由公認的規範的民選方式,授權給獲勝的一方,治理國家。這才是所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這種「舊邦新命」,也正是企圖永久壟斷政權者的噩夢。

因此,北京近年來的關於「武力攻台」的瘋狂叫囂,歸根結底,是出於恐懼。因為它的統治合法性已經消失殆盡。

老話說:事不過三。台灣民主經過遠超三次的千錘百鍊,已長大成人。中華民國台灣民主轉型的故事,是可以寫入世界政治史教科書的典型案例。

二、馬英九一言喪黨

這次台灣大選前夕的一個富於戲劇性和幽默感的事件,是前總統馬英九在選前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宣稱,必須要相信習近平

馬英九這句話,讓國民黨候選人里外不是人,非常尷尬。侯友宜說自己的想法與馬英九不同,趙少康則表示,馬英九已卸任10多年,不代表侯友宜立場。

馬英九一言禍黨,有人算過,僅此一言,就讓國民黨喪失了十多萬張選票。

台灣前總統、國民黨大腕馬英九,變成了民進黨的超級助選員。

(前總統馬英九自豪任內與開放兩岸大三通,與中國簽署ECFA,並在新加坡舉行的馬習會上,跟習進平會面並確認九二共識,因此當《德國之聲》記者問到,「所以您認為您可以信任他(習)?」馬英九表示:「就目前兩岸關係而言,你必須相信他,對兩岸關係而言,我認為有兩個因素很重要,一是和平、另一個是民主,統一是我們憲法裡說的,原來就是台灣可以接受的。」並稱現在台海關係緊張都是民進黨政府鼓吹台獨的錯,他執政時兩岸關係和諧。

然而馬前總統一席話,逼得國民黨總統後選人不得不表態,侯友宜10日下午到高雄車掃拜票,趕緊重申務實立場消毒:「前總統這一番想法跟我們有些不同,我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主張3D戰略,一就是嚇阻,嚇阻就是要加強國防軍備,提升自我防衛能力,二就是對話,三就是交流。尤其我對大陸的意圖,從來沒有存在不切實際的想法。」

看到今日的馬英九,很多同胞不禁扼腕嘆息。遙想當年的英俊小生小馬哥,1989年天安門之後,年年歲歲,他都為六四殉難者默哀。台灣同胞、大陸同胞、全世界有良知者都不會忘記馬先生的這一動人姿態。彼何人也,此何人也?當年的馬英九還能重返人間嗎?

三、習近平,請回答蔡英文之問

世界的台灣

今天,習近平統治下的中國大陸,內憂外患,四面楚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天命」,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而台灣中華民國生氣勃勃的存在,就是對中國大陸政治變遷的最重要的政治示範和精神引領。

有鑑於此,當今中國大陸習近平政權對台灣中華民國的存在感受如芒在背,視作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後快。以致北京即使其面臨民主國家印太安全網絡的全面圍堵與孤立,明知自己力不從心,近來仍然強橫聲稱一定要統一台灣。

所以,保衛台灣中華民國,不僅攸關兩岸制度優劣的問題,同時,也是攸關二戰後全球秩序存亡的問題,更是全球安全的問題。簡言之,兩岸關係問題,是極其重要的國際問題,有關各方均負有重要責任,因為它不僅僅關乎台海兩岸當局,而是關涉世界秩序。

當然,自助者天助。台灣堅定的保衛自己國家及其民主制度的不可摧毀的意志,是台灣自由、安全及其繁榮的最可靠的保障,同時也是東亞保有二戰後國際秩序的核心要素。

在擁有堅定自我保衛的意志下,作為堅強後盾的國際民主盟邦的支援才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

習近平敢面對蔡英文的挑戰嗎?

關於兩岸和平談判,我們相信,主動出擊應當是更好的賦有道義力量的戰略。採取攻勢的政治外交戰略比被動退縮更加能贏得國際輿論的同理心同情心,從而增強自身的軟實力。

我們注意到,蔡英文總統在回應中國大陸方面提出簽署兩岸和平協定的倡議時,提出只要台灣與中國大陸兩岸信息新聞資訊對等開放,拆除網際網路防火長城;兩岸各政黨可以各自去到對方管轄範圍進行政黨競爭競選,進而在國際監督下直選總統等政治領導人;只要實行軍隊國家化,……台灣方面願意與對方進行和平談判,希望大陸方面拿出誠意來。

其中,信息資訊的自由交流以及軍隊國家化是重中之重,也是台灣的民主轉型過程中對中國大陸最核心的啟迪。

台灣中華民國軍隊國家化這條路一步一步走來是相當困惑和艱險的,在歷史轉折的關頭,常常令人產生不祥的預感。1988年,蔣經國總統驟然去世,李登輝先生就任總統,郝柏村先生執掌軍權,其勢極其微妙,千鈞一髮。但郝先生,雖與李先生政見不同,但作為一位中華民國的軍人,他最終遵從了憲法的法統,頂住了最高權力的誘惑,沒有演出一場「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血腥戲劇,足以為後世禮讚。

在2000年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之際,民進黨的當選總統陳水扁在「國家機密檔案空白的危機」中曾說,「過去民進黨被軍中列為'三合一敵人',他也被認為是台獨同路人,他一夕之間成為三軍統帥,軍方有疑慮是正常。」但是在投票截止時,參謀總長湯曜明(國民黨員)在電視上公開宣示:「不論是誰當選,中華民國的國軍都會效忠新的三軍統帥,會效忠新的國家元首、新的總統。」這就表明,至此,在台灣,軍隊已經國家化,它已經獨立於政黨競爭之外,再也不是黨軍了。

而蔡總統的談判建議皆基於《聯合國憲章》與聯合國的《世界人權宣言》的原則及其條款,有理有據,光明正大。據報導,北京政權不敢正面回應蔡英文總統關於兩岸和平談判的上述建議,實際上,這是對習近平「一國兩制」方案的強硬對沖,北京迴避且退縮了。我認為蔡總統的方案有理有利有節,是富於政治智慧的,同時也經得起實踐考驗。這是一張中共政權無法應對的牌,應當在中國國內及國際社會發出更響亮的聲音。

「維持現狀」的正當性

誠然,作為兩個政治實體,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長達74年時間裡,基本上是相互隔絕獨立演化的。這種隔離,這種兩岸政權的對抗,造成了雙方國民在政治、經濟和文化諸方面的「外在感」、「他者化」情結。同時由於國土面積和人口在兩岸的極端不對稱,面對一個極權主義軍國主義的龐然大物,台灣中華民國國民自然會萌生並強化自己所生所養國家的認同感。這是正當的身份認同,無可非議。它也構成當下兩個政治實體「維持現狀」的正當性民意基礎。

然而,從長程歷史看,樹欲靜而風不止,合法性問題最終是會回到兩岸的。

兩岸對照,對比是清晰的。現代中國的真正憲政民主法統,是台灣中華民國的法統。

值此中華民國建國113年之際,值此「天下圍中共」的天命轉換之際,富於政治敏感者已知,當代中國大陸正處拐點。「舊邦新命,天時蒞臨」,天時地利人和,都在台灣中華民國一邊。

這正是台灣中華民國的真正魅力所在。作為東亞一百年來的歷史流程所留下的偉大政治遺產——台灣中華民國,她的113年的連續生命流動,她的憲政法統,她的民主轉型,她之作為當代世界自由民主國家典範,在當代世界的歷史性變局中,將扮演其不可替代的偉大角色。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RFA(中國透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20/2006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