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楊穎宇:教育局引爆的DSE震撼彈 國際認受性質疑揮之不去

作者:
1月24日立法會會議上,議員鄧飛突然對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提出口頭質詢,他說考評局網頁顯示,2024年少了77間(應為79間)海外院校認可,局方如何確保文憑試的海外競爭力。施俊輝明顯被殺個措手不及,並沒有回應鄧飛問題中「減少了海外院校認可」的關鍵部分,只空泛回應「教育局會加強宣講」。消息一傳出,震撼全港。文憑試海外認證一旦崩潰,便會波及所有莘莘學子的前程和香港整體教育發展。

踏入2024年,頭一個月似乎預示這一年對於香港考評局不是一個吉兆之年。首先,該局於1月4日宣布未能按計劃設立兩個內地試場,深圳新增的兩間與考學校,考生仍需跨境到香港應試。事件雖然對該局的公關形象有一定影響,但可理解為不願意犧牲專業而夾硬在內地設試場,反而有加分作用。

然而,20日後另一件事,對該局的影響便十分深遠,因為它觸及了香港中學文憑試的根基:國際認可。國際認可將文憑試與過往的香港高考和現在的國際考試如IB和IAL等扣連起來,形成一個國際資歷認可互換架構,方便考生出國留學。沒有了國際認可,文憑試便與一般私人補習課程沒有分別。

事緣1月24日立法會會議上,議員鄧飛突然對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提出口頭質詢,他說考評局網頁顯示,2024年少了77間(應為79間)海外院校認可,局方如何確保文憑試的海外競爭力。施俊輝明顯被殺個措手不及,並沒有回應鄧飛問題中「減少了海外院校認可」的關鍵部分,只空泛回應「教育局會加強宣講」。

消息一傳出,震撼全港。文憑試海外認證一旦崩潰,便會波及所有莘莘學子的前程和香港整體教育發展。考評局做了兩件事,試圖安撫人心。第一,回應傳媒查詢時明確聲稱沒有院校表示不再承認文憑試;院校檢視及更新收生要求需時,稍後會更新資訊。第二,1月29日,考評局更新官網,79間之前沒有上載2024年入學要求的院校,有44間補上了院校收生的超連結,局方同時發出新聞稿,做了一場不俗的公關show。

若認真細想,鄧飛的口頭質詢其實犯了一個邏輯錯誤:沒有上載入學要求文件並不等於取消國際認可。所以我在網台節目講過,考評局若迅速上載資料填補空白,問題便不存在了。

考評局只做公關騷,想矇混過關?

那麼,事情是否就此告一段落?

筆者將考評局官網三百多間海外院校的入學資訊看了一遍,整理了相關資訊,發現問題不單沒有解決,反而衍生了更多令人不解的新問題。

首先討論那79間院校。局方提供的超連結,的確顯示不少院校已經更新了入學要求,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部分超連結所顯示的內容仍然提及通識科或四個核心科目均需考獲例如第3級成績,這明顯並非描述只設「達標」和「未達標」兩級成績的公社科,有這個情況的共有10間院校。更加令人乍舌的是,有3間院校官網顯示的並非2024年而是2012年香港高考轉為文憑試的收生要求,令人恍惚進入了時光隧道。

更奇怪的是,有一間院校的收生要求由Liberal Studies(通識)變成不知名科目Liberal Arts。

考評局的更新資訊,竟然將舊的、超舊的和錯的當成新資訊與考生分享,頗令人不解。這難免讓人產生印象,為了做好1月29日的公關show,勉強烹調出「考評大雜燴」,儘量填補表格中的空位,只求視覺效果,不惜矇混過關。

考評局新聞稿點名劍橋大學,指出它已更新收生要求,「申請入讀的學生一般需要在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得『達標』成績。」考評局所舉的這個例子相當有意思。幾年前,當教育局宣布要以洗腦公社科取代通識科時,有教育界人士去信劍橋大學,說明情況,曉以大義,若以沒有學術價值的公社科取代訓練現代批判思考的通識科,等於降低收生要求,校方會如何認證。當時校方沒有回覆,但相關問題他們似乎有經過思考,結果則表現在更新的收生要求上:一方面有上面一句有關公社科的規定,另一方面卻要求「所有必修科均需取得第5級成績」。兩句貎似矛盾的話放在一話,也許可以這樣理解:「敝校一向重視學術成績,所有必修科均需取得第5級成績。嚇,只設達標和不達標的洗腦公社科系必修科?真系唔知喎。」

對,現實解決不來的事,語言偽術或許可以挽回一點面子。

另外,進一步審視那79間以外的外國院校收生資訊,便揭露出更多問題。

首先,這一批院校,所謂2024年收入要求,往往只是將2024年以前的搬字過紙,當中有19間裡面竟然依舊提及通識科或四個核心科目均需考獲例如第三級成績。這19間加上上述79間院校的10間,總數為29間,即是說為數達十分一的海外院校所謂已更新的收生要求仍有通識科的影子。

不少院校仍要求以通識科作為考核標準

原因是手民之誤?還是真的有不少校院沒有或不願意刪除通識科作為收生要求,所以局方要以「手民之誤」作為權宜之計?

資料顯示,海外院校於2021年或以後更新過入學要求的有59間,當中明確寫出公社科作為收生要求的,共有13間。13間寫明公社科,反而仍有29間明示暗示通識科仍是2024年的入學要求,兩間形成的反差不是太搞笑了嗎?

另一個數據或許可以進一步指出危機所在。文憑試於開考前兩年即2010年已初步做好國際認證,所以那三百間院校中,有27間於2010或2011年已經寫明收生要求。相比之下,今年已是所謂「核心科目優化措施」實施應考之年,考評局官網卻仍然有以上29宗「通識科權充公社科」的甩轆情況。相比於當年國際認證路上順利平安,這些甩轆情況是否顯示仍有相當院校不肯賣帳?

考評局一日不更正本文提出的問題數據,一日便不能消除文憑試國際認可的疑慮。但文憑試開考前能夠全部解決,實屬一大疑問。

深藏於考評局官網內的炸彈,原本無人知無人問。感謝鄧飛,一言驚醒洛克人,全香港現在關注這個炸彈。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202/2012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