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186億灰飛煙滅,90後億萬富豪,跌麻了

Keep的噩夢,還未結束。

暴跌還在繼續。

2月9日,港股上市公司Keep再度暴跌27.5%,年內跌幅達到了73.5%。

如果從最高位算起,該公司半年內跌幅超過了90%,市值蒸發超過了203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86億元。

上市半年如此大的跌幅,Keep公司到底發生了什麼?

根據財報顯示,Keep公司基本面並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商業模式等方面也未出現明顯的變化,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大跌,侃見財經認為,主要因為三個方面:

第一,市場大環境問題以及流動性問題;

第二,解禁。實際上,這幾年因為解禁而下跌的港股上市公司並不在少數,此前上市的百果園,解禁當天跌幅超過了30%,一個月內跌幅超過了53%。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百果園上市之後,大多數時間日成交都不足1000萬港元,而Keep的情況也大抵如此;

第三,公司商業模式的問題。從營收結構來看,目前Keep主要營收分為三大板塊,分別為自有品牌運動產品、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廣告及其他。其中以自有品牌運動產品為主,占比約為二分之一,而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也占據了大約二分之一的營收。

Keep上市之前,如何扭虧一直是這家公司的難題。

直至上市前夕,Keep的虧損問題才得以解決,至於是否會持續盈利,還需要時間去驗證。根據財報顯示,2021年其虧損高達驚人的29.08億元,到了2022年其淨虧損就大幅減虧至1.05億,且2023年上半年盈利就達到了11.95億,相比之下,其營收方面卻沒有出現如此大幅的增長。

除此之外,Keep毛利率的下滑也是資本市場擔憂的問題,根據其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2年,Keep的總體毛利率從45.1%下降至40.7%,降幅較為明顯。

因此從上述的角度,Keep是否能夠繼續經受市場的考驗,還需要時間去去偽存真。

90後的減肥生意經

眾所周知,Keep的創業故事來自於其創始人王寧的個人經歷。

2014年,即將大學畢業的王寧通過自己的摸索,三個月成功的減掉了50斤,在這種「成功」的經歷下,他有了創業的想法。

同年11月,這個計算機系的畢業生就開始寫下產品的「第一行代碼」,然後上線運行。Keep發布之後,其就很快的獲得蘋果App Store的推薦,上線105天,用戶數就超過100萬,僅用了一年時間,用戶數就突破1000萬。

在那個遍地黃金的創業大時代里,資本的瘋狂催生出了無數的創業項目。

王寧創業的初期,澤厚資本就在天使輪投下了300萬資金。

Keep上線一周之後,銀泰資本和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很快就投了500萬美元,也正是踩中了這個資本的風口,王寧也很快的完成了從學生到創業者的蛻變。

當時,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均為,先積累用戶,然後尋找賺錢模式,Keep也不例外。

2017年,蘋果CEO來中國,而Keep作為庫克的一個訪問對象,在蘋果的加持下,同年八月,Keep的用戶數就突破了1億大關。

但遺憾的是,隨著營收的增長以及規模的擴大,Keep的虧損越來越多,其中2021年其虧損比營收還要多,很顯然,這是不正常的,在投資收緊的情況下,這樣的虧損也是不被認可的。

而為了尋求更好的商業模式,王寧只好帶領Keep一路尋找賺錢之法。其從移動網際網路一路殺到智能硬體、運動消費品乃至線下健身空間,最終Keep定型成為了一個包含在線健身內容、智能健身設備和配套運動產品在內的運動健康平台。

更為值得稱讚的是,Keep終於扭虧為盈。

但根據2023年中報顯示,Keep2023年上半年營收為9.85億,淨利潤就達到了11.95億,但在非國際財務報告計量下,經調整淨虧損為2.23億。此前,Keep也曾因售賣虛擬賽事獎牌賺了5個億,遭到了詬病。

從這個角度來看,困擾Keep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KEEP該如何突圍?

對於Keep來說,上市並非意味著終點已經到達,而是其又進入到了階段性的新起點。

Keep和王寧很快就意識到了資本市場的殘酷。

2023年12月4日,Keep被上交所納入「港股通」候選股票。按道理來說,這本身應該是一件好事,意味著Keep可以獲得更多的流動性。

但令該公司意想不到的是,當日公司便出現了暴跌,單日跌幅27.56%。此後,Keep更是在基本面沒有變化的情況下,連續大跌。

侃見財經注意到,這與該公司的解禁也不無關係。

資料顯示,1月1日,首發股東中的26位股東解禁,涉及限售股股數合計約42745.43萬股,占總股本81.32%。

1月12日,又有兩名股東解禁,解禁股數合計約8873.04萬股,占總股本16.88%。

兩輪的解禁,給Keep股價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此前Keep上市時僅發行了2%的股份,由此可見,流通之後Keep的股價壓力之大。

而根據港股設計,一般對於新公司(非明星公司)估值都不會比成熟公司高,且能融資的規模也並不算太大,由於參與投資者不多,稍微大一點的減持都會給公司股價造成較大的影響。

從當下Keep的狀態來看,如果王寧不能解決公司的持續盈利問題,股東的減持應該無法避免。

根據資料顯示,在Keep上市前,該公司一共進行過9輪融資。按照當下的股價計算,其參與C輪之後的投資機構均已出現了浮虧,其中就包括高盛集團、Coatue Management、騰訊投資、高瓴資本、軟銀願景基金等明星基金公司。

根據新浪港股計算,軟銀願景基金、天進貿易和時代資本累計浮虧2.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25億元,超過了Keep公司目前的市值19.40億港元。

所以,市場的用腳投票也說明了Keep目前的問題比較嚴重,即使公司的基本面並未發生較大的改變。

當然,為了應對股價的下跌,Keep公司也做了一些對沖,但是並未達到任何效果。面對暴跌,Keep內部人士告訴媒體,公司確實在布局一些新的調整,面向未來趨勢,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侃見財經認為,市場是公司現狀的真實反映,讓投資者奪路而逃的背後,是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收和月活用戶雙雙下滑,因此王寧和Keep只有快速的解決市場關心的問題,該公司的股價才能穩住。如果繼續放任該情況蔓延,那麼未來Keep的悲劇似乎難以避免。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侃見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219/2019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