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這兩國大選在即,北京開始出手干預

韓國國會選舉在即中國網絡水軍喬裝打扮影響輿情

韓國國會選舉即將於4月10日舉行,有關機構密集加強對網絡安全的監管,主要原因是來自中國的網絡威脅引人注目:中國公司開設、偽裝成韓國國內媒體的網站刊登反美反日內容,疑似網絡水軍在韓國入口網站留言、分裂輿論。

儘管未能確認這類活動的背後是否有中共官方的授意,但韓國網絡安全專家認為,只要中國認為選舉涉及議題會對自身有所損益,完全有可能通過影響力操作來干涉選舉。

假冒韓國媒體宣揚反美反日專家:中國試圖滲透地方以影響選舉結果

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與警方、檢方等調查機構合作,正在努力加強監管入口網站、媒體等的營運情況,應對通過網絡留言操縱輿論的行為;韓國國家情報院(以下簡稱「國情院」)計劃於3月與政府部門、公共機構實施國家層面的網絡威脅應對訓練。

來自外部的威脅尤其引起了警惕。韓國國情院上月底在一次媒體座談會上就朝鮮和中國在國會選舉之際加強網絡攻擊的可能性提出了警告,並表示須嚴防中國的影響力操作。

事實上,該機構截至去年底先後發現了216個中國公司開設、偽裝成韓國國內媒體的網站,首批38個、第二批178個。這類情況在美國、歐洲多有報告,但在韓國還是首次。

根據韓國國情院發布的報告書,這批網站為海賣科技、海訊社、World Newswire三家中國公司開設,伺服器均設在韓國以外地區。三家公司經營新聞分發、營銷推廣業務,將客戶的新聞稿件翻譯成韓語後刊登在所開設網站上。

資料照片:2013年3月21日一行人走過韓國首爾國家警察局網絡恐怖應對中心的圖標

然而除了中國政府和企業的新聞稿,網站還刊登反美反日的內容,主要涉及韓美日合作、日本核廢水、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其中不乏駐韓美軍釜山細菌實驗室進行生化武器實驗等陰謀論,甚至採用漫畫形式,並通過X(原推特)上有一定影響力的博主進行推廣。

報告指出,未能確認這類行為背後是否還存在更深的幕後指使。

記者搜索發現,部分假冒韓國媒體網站已無法打開,不過海賣科技、海訊社的網站仍能很容易地在百度上找到並正常打開。

韓國國立外交院外交安保研究所副教授宋兌殷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在網絡空間展開影響力操作的目的主要有二,其一是影響他國對華外交政策,其二是推動形成對華友好輿論氛圍。「假冒韓國媒體網站上的內容正分成這兩部分,一部分是關於軍事、安全的國際政治內容,另一部分是為中國文化做宣傳」。

宋兌殷還介紹,據她所知,在韓國首都圈進行影響力操作的難度很大,所以中國把地方當成根據地,中國網站假冒的大部分是韓國地方媒體。不僅如此,中國還在線下展開影響力操作活動,效果也更好。「在地方更容易收買人或者民間團體,進而展開活動」,「從中國的立場上來講,相較首都圈,在地方更容易擴散他們想傳播的信息,並從政策上進行遊說」。

她認為,這類活動的目的很明顯是為了影響國會選舉結果,「深入地方這一行為本身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國會選舉在即」。雖然中國在地方的活動也有正常的交流部分,但無論如何,通過假冒韓國媒體網站、社交媒體平台傳播關於韓國外交軍事政策的假新聞和虛假偽造信息,「是試圖攪亂民眾對外交政策的輿論,是對主權的挑戰」。

疑似中國網絡水軍分裂輿論、攻擊韓美同盟

疑似中國水軍的勢力在韓國入口網站上的活動也十分活躍。

根據韓國嘉泉大學警察安全學系教授尹敏宇(音)帶領的研究團隊去年底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對韓國最大入口網站NAVER去年9月至11月的外交新聞評論留言的數據爬取分析顯示,疑為中國網絡水軍的50餘個帳號在3個月裡留言評論超過3萬條,其中個別帳號日均留言超過130條,相當於每10分鐘發布1條。

報告指出,這些帳號具有美國國務院全球參與中心(GEC)和歐盟對外行動署(EEAS)所公布的中國影響力操作帳號的特點,彼此之間互相關注、形成一張以3個帳號為中心的網絡。留言內容主要可分為鼓吹中國優越,貶低韓國,批評韓美和韓日關係,煽動性別、地域等內部矛盾等類型。

研究團體分析說,2022年-2023年尹錫悅政府採取親美政策之後,這些水軍帳號開始抨擊政府和執政黨,並試圖煽動韓國社會內部的矛盾和分裂,對政府和執政黨造成壓力、妨礙政策執行。

不過研究團隊也表示,受條件限制,無法確認這些帳號是否與中國政府或公安部門有關。

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委員申素賢(Shin Sohyun)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水軍評論是試圖在民意形成的過程中施加一定影響,其實際影響根據所評論的對象有所不同。據她了解,「目前很普遍的一種情況是對韓美同盟進行以負面為主的評論,比如美國不是值得信任的盟友、韓國過於依賴韓美同盟不利於韓國國家利益等」。

對於水軍這樣做的原因,申素賢指出,「韓國是民主主義國家,民意會反映到政策之中,還會對選舉產生影響,所以中國試圖向韓國人灌輸這種想法」,「如果中國認為國會選舉涉及的外交問題或特定政策對自己會產生損益,就完全有可能干涉選舉」。

黑客攻擊行為頻繁分析指網絡威脅亦趨向陣營化

除了上述的影響力操作活動,傳統的黑客攻擊行為亦十分頻繁。

據韓國國情院的數據,去年針對韓國公共部門、幕後主使為國家或國際黑客組織的網絡攻擊企圖達到日均162萬次,同比上升36%;其中85%來自朝鮮、5%來自中國。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若按照損失規模、重要性和攻擊手法等嚴重程度來計算,中國所占比例上升至21%、朝鮮則跌至68%。

國情院還發現了首起針對國家衛星通信網的黑客攻擊事件。該機構在上月底的一次媒體座談會上表示,據推斷來自中國的黑客擅自闖入一家公共機構的衛星通信網,在試圖入侵政府行政網的過程中被阻止。

針對民間的黑客行為同樣猖獗。韓國警方本月上旬發現一個疑似中國黑客團體對韓國高校、醫院、民間企業等的100餘個官網實施了黑客攻擊,並外泄部分內部信息。該組織所屬黑客還在即時通訊軟體電報(Telegram)群上傳所獲信息,並在官網上插入彈窗、炫耀黑客行為。

專家警告中國與朝鮮在黑客攻擊方面存在的關係。韓國國立外交院外交安保研究所副教授宋兌殷在去年底舉辦的韓國第六屆網際網路國家戰略論壇上作報告時指出,朝鮮目前只使用中國、俄羅斯的網絡服務,也就是說韓國所面對的朝鮮網絡威脅實際上來自於中國和俄羅斯;由於網絡攻擊的陣營化在所難免,韓國所使用的中國通信設備的危險性也將逐漸上升。

中國試圖影響2024立陶宛選舉

立陶宛今年將舉行數場選舉,包括5月選總統、6月選出代表立陶宛的歐洲議會議員,以及10月的國會大選。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爾德基斯告訴中央社,中國試圖影響立陶宛選舉。

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1月底證實,中國駐立大使館1月24日起暫停對立國公民核發籤證。2月3日,藍斯柏吉斯指出,中方已放鬆對立陶宛的經貿脅迫,卻開啟外交脅迫新戰線。中方迄今未說明為何停發籤證,對立方的詢問「已讀不回」,包括這是否與立陶宛國會代表團訪問台灣有關。

立陶宛2021年允許台灣在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設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創歐盟國家首例,引發北京強烈不滿,將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雙方各自召回大使,並對立陶宛展開經貿施壓。

2023年11月,外交部長吳釗燮訪問波羅的海三國之際,藍斯柏吉斯釋出消息,正與中方協商推進雙邊關係「正常化」,但強調這不意味立陶宛的對台政策改變。

馬爾德基斯(Matas Maldeikis)1月下旬率跨黨派國會議員代表團訪台,是台灣1月13日順利完成總統大選後迎來的第一個歐洲訪團。

返回立陶宛後,馬爾德基斯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就中國停發籤證一事表示,他推測可能的原因包括中方不滿他訪台並與總統蔡英文及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會晤,以及中方試圖介入立陶宛國內政局、影響選舉。

他說,透過製造事端、讓對中關係成為選戰話題並維持議題熱度,中國提供在野陣營操作空間,以借題發揮主張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提供選民更「平衡」、更符合民眾利益的對外關係。

「在野陣營可以宣傳,一旦掌握執政權,就會讓對中關係『好起來』」,馬爾德基斯說。在其他國家也可見到類似說法:與台灣發展關係沒有問題,但政府毀了與中國的雙邊關係,而中國是龐大市場。

馬爾德基斯指出,北京認為,長遠來看,讓這類言論持續發酵,對中國有利。

不過,馬爾德基斯強調,在立陶宛,無論未來政府的政黨組成為何,對台關係都不會大走回頭路。他說,一旦向北京屈服、進而否定與台灣發展關係的價值,這不僅是對立陶宛,對歐盟和美國而言,也將是「軟弱」的表現。

目前各項民調顯示,在野的中間偏左社會民主黨(LSDP)可望在立陶宛國會大選勝出並主導組閣;由藍斯柏吉斯領導的中間偏右「祖國聯盟-基督教民主黨」(TS–LKD)支持度居次。國會友台小組的成員結構則顯示,台灣在立陶宛有跨黨派的支持。

一名消息人士近日告訴中央社,LSDP正思考將「支持與台灣合作」納入正式的競選政綱。該黨其中一名領導人去年11月曾與吳釗燮在立陶宛會面。

關於訪台印象,馬爾德基斯提到,若僅是閱讀新聞報導,外界可能很容易以為台灣海峽「5分鐘內就要出事」,但實際走訪會發現,台灣人很「平靜」。但馬爾德基斯也憂心,台灣人或許「太過平靜」、傾向預設情況終究是「一切安好」。

他說,他在台灣了解到,政府持續採取措施以確保台灣安全,並向國際發聲、表達台灣「有所準備」。然而,考量可能的情勢演變,馬爾德基斯不諱言對台灣的軍事防衛準備程度感到擔憂。

中國國內有許多棘手問題,包括經濟和財政隱憂。馬爾德基斯舉例,在這樣的情況下,北京將致力解決國內事務,或者企圖藉由在外生事轉移民眾焦點,在在影響台海風險形勢評估,而台灣有必要為任何可能的局勢升高做好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2022年2月全面侵略烏克蘭以前,各國有不少分析預測莫斯科不至於發動大規模侵略,理由包括這不符合俄方利益、俄羅斯整體實力不足以承擔侵略行動的後果或成本、莫斯科不過是虛張聲勢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馬爾德基斯指出,不僅是台灣,歐盟也認知到,今天的中國已與10年前的中國不同,各國有必要多方開發中國以外的經貿夥伴,而立陶宛十分期待台灣能更積極探索歐盟市場,並以立陶宛為前進歐洲的重要管道。

馬爾德基斯說,立陶宛與台灣政界努力經營雙邊關係,眼前一大要務是讓雙邊企業界可確實理解台灣與立陶宛發展經貿合作的獲益前景並取得具體成果,確保互利且穩定的商業合作關係。

至於歐盟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暫停就中國對立陶宛的經貿脅迫進行訴訟,引發部分人士揣測歐盟對北京選擇性讓步、犧牲立陶宛的利益,馬爾德基斯回應中央社詢問指出,歐盟1月25日請WTO仲裁小組暫停處理相關案件,以在第二次提交書面資料前,進一步評估特定要素。在WTO爭訟中,歐盟執委會代表立陶宛和整個歐盟,可依權責作相關決定。歐盟可在一年內重啟訴訟。

展望2024選舉年,馬爾德基斯提到,他有意參選歐洲議會議員,在歐盟層級抗衡中國;若失利,他將接續在立陶宛國會大選爭取選民支持。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VOA 中央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221/2020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