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越來越難勝選,外界將之歸咎於其兩岸政策,其實更大可能是因為民進黨的理念迎合了「自由落體」的民意,這從台灣的生育率下降趨勢可見一斑。
2024年台灣總統選舉已經結束,現在人們在關注兩岸關係走向,因為其將重塑中美關係和國際地緣政治格局。
宋朝的教訓
收復燕雲十六州等北方失地是宋朝的「政治正確」。士大夫們基於陸游那種「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的「想像的共同體」,誤以為失地的漢民會裡應外合。
但是由於遼國在幽州輕徭薄賦,幽燕漢人的「地域認同」遠強於「民族認同」(就像現在台灣一樣),在北宋北伐時反而助力遼軍。北宋大臣王禹偁也承認「邊民蚩蚩,不知聖意,皆謂貪其土地,致北戎南牧」。北宋多次北伐未果後,與遼簽訂「澶淵之盟」,實現了上百年的和平和繁榮,可見合約和國際秩序比領土更能保障地緣安全。北宋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聯金滅遼」,結果被金國所滅。南宋由於始終未能獲得金國漢人的支持,幾次北伐也都失敗。南宋同樣做出戰略誤判,「聯蒙滅金」,結果被蒙古所滅。
金國占領中原地區,人口只略少於南宋,以中國正朔自居。但蒙古對金國進行大屠殺。元朝統一全國後,原南宋境內的人口占全國的90%,原金國境內的僅占10%。遼、金的疆域超過宋朝,但他們的人口大多滅絕,而「偏安一隅」的南宋,由於保留了人口而延續了文明,其後裔也繼承了原遼、金的領土。這讓人不禁想起諺語「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和唐詩「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我在《大國空巢》中提出「邊界是暫時的,人口是長久的」,延續文明靠的是人口,而不是領土。
兩岸最大的危機是人口危機
縱觀世界各國,與自由派的意識形態和政策如影隨形的是生育率的「自由落體」。比如美國曆次總統選舉,各州對自由派民主黨的支持率與生育率強負相關,而對保守派共和黨的支持率則與生育率強正相關。歐洲、加拿大比美國更加「自由」,生育率也更低。
在物理世界,熱從高溫向低溫轉移,最終達到熱平衡,這個從有序到無序的過程叫熵增,最後是熱寂。而生命系統卻是從無序到有序的熵減。水往低處流,「任其自然」,岷江無序流動導致「旱澇無常,民不聊生」;「順其自然」,修建都江堰,讓岷江有序流動,成都平原從此「水旱從人,不知饑饉」。人性如流水,嚮往自由是人的天性,但如果「放縱人性」,會導致民不聊「生」,生育率下降。目前倖存的文明都是在「順應人性」的前提下,修築了「文明的都江堰」,以婚姻為基礎,構建起家庭秩序,從而延續了人口。「落後」的保守派繼承了數千年的集體智慧和理性,因此生育率較高。
台灣三黨都屬於自由派,尤其是民進黨理念中的「非婚非育」色彩比歐美自由派政黨更濃。台灣2008-2024年五次總統選舉,各縣市對民進黨的平均支持率與生育率直線負相關,而對國民黨的支持率則相反。撇開地緣政治,民進黨的理念與美國民主黨的更接近,而國民黨則與共和黨的更接近。
陳水扁任期內將生育率從2000年的1.68降至2008年的1.05,馬英九任期內也僅僅將之提升到2016年的1.17,蔡英文任期內進一步將之降至2023年的0.85。國民黨越來越難勝選,外界將之歸咎於其兩岸政策,其實更大可能是因為民進黨的理念迎合了「自由落體」的民意,這從台灣的生育率下降趨勢可見一斑。
在台灣三黨中,似乎只有民眾黨對人口危機有比較清醒的認識,柯文哲提出了一系列提升生育率的政策,但是其實也只在「養不起」上做一點小文章。而台灣更大的問題是「不願生」和「生不了」(婚育年齡推遲導致不孕率上升)。
而中國大陸,由於幾十年的「反封建迷信」,破壞了依存於傳統信仰的生育文化,尤其是獨生子女政策改變了幾代人的婚育觀念,因此「非婚非育」的氛圍比台灣更濃。大陸的社會發展水平落後台灣二十年左右,但是生育率卻已經逼近台灣,其中城市的生育率已經低於台灣了,北京、上海的生育率遠低於台北和高雄。大陸的生育意願和結婚率比台灣低,離婚率比台灣高,墮胎率是台灣的三倍,今後的生育率也將比台灣低。兩岸都急需修復「文明的都江堰」,以挽救人口和文明。
兩岸喪失了對抗的人口基礎
1987年中國大陸的中位年齡24歲,台灣25歲,美國32歲,都屬於戰略青年期,經濟朝氣蓬勃,中美關係進入蜜月期,兩岸關係開始解凍。但是2024年中國大陸的中位年齡43歲,台灣45歲,美國39歲,都進入戰略更年期,最容易發生戰略誤判。2040年,大陸、台灣的中位年齡將高達52歲、54歲,美國43歲,兩岸將進入戰略老年期。
「兩岸關係」這一面紗,掩蓋了台灣的人口危機。憑藉年輕的人口結構,台灣的經濟在1960-1994年年均增長9.4%,在1995-2011年年均增長4.8%,人均GDP相當於美國的比例從1960年的5%上升到2011年的42%。但是2011年,台灣的中位年齡開始超過美國,15-59歲的勞動力開始負成長,2012-2023年台灣經濟年均只增長3%,人均GDP相當於美國的比例在2011年開始停滯不前,今後將低於美國的30%。
台灣的經濟占世界比例從1960年的0.1%提升到2000年的1.0%,然後下降到2023年的0.7%,還將下降。1994年台灣的經濟總量是大陸的46%,但是2023年只是大陸的4%了。目前台灣還有台積電、富士康等「護台神器」。但是老齡化導致台灣的創新活力下降,台灣在世界新的產業鏈的重要性將越來越低。台灣的18-35歲男性兵役人口從1999年的349萬減少到2023年的270萬,將繼續減少到2035年的200萬、2050年的140萬。台灣的地緣政治地位將快速下降,在國防上將越來越依賴美國,將從美國的戰略夥伴變成戰略拖累。
美國將台灣和韓國視為民主轉型的模範,期許其他國家效仿。但是卻忽略了兩地有「致命」的缺陷:世界最低的生育率。2012年台灣的1個65歲及以上老人對應6個20-64歲勞動力,但是2020年只對應4.1個;如果有幸能將生育率穩定在0.9,到2035年、2050年1個老人只對應2.1個、1.3個(大陸為2.4個、1.5個)勞動力。在「民主」上取得成功的台灣,將陷入嚴峻的「民生」危機。
中國大陸也憑藉著年輕的人口結構,經濟總量從1990年相當於美國的7%提升到2023年的65%。但是中國的勞動力在2012年開始負成長,經濟增長率也從2011年的9.6%降至2023年的5.2%,幾年後將只有3%。如果爆發台海戰爭,將讓兩岸原本就因為老齡化而下行的經濟雪上加霜。中國大陸即便拿下台灣,但將使得地緣環境全面惡化,兩岸的生育率將低於0.7,人口雪崩,得不償失。
美國的經濟也因為老齡化而減速,其盟友的老齡化危機更嚴峻。G7國家的經濟占全球比例從2002年的64%降至2023年的44%。過去,美國可以獨立主導國際秩序;現在即便與盟友合作,在應對烏克蘭、加沙等危機上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到2031-2035年,中國所有的人口學參數都將比美國差,經濟增速將低於美國,經濟總量不可能超過美國,無力挑戰美國的地位。但是在今後幾十年中國仍將是世界第二、第三經濟體,美國必須與中國合作才能避免全球秩序的崩潰。如果台海爆發戰爭,必將導致全球秩序提前崩潰。
因此,中美台三方的政治領袖需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儘快實現兩岸永久的和平,確保國際秩序的穩定和台灣現行政治制度不變,營造一個休養生息的環境。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