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呂德文:「高層套現,中層馴化,基層被拋棄,企業怎麼都這樣了?」

—當今社會的照妖鏡,評電影《年會不能停》

作者:

《年會不能停》可謂是當代職場現形記,也是當今社會的照妖鏡,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傑作。毫無疑問,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是當前最大的社會問題,人人身處其中,厭惡至極,卻毫無辦法。

這部影片之所以有力量,不僅在於它敢揭露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惡疾,還在於它也清晰顯示了,它提供的解決方案,不僅觀眾不相信,連創作者自己也不信。

1、官僚主義的詛咒

組織規模大了,就面臨管理問題,一旦需要管理,就面臨信息不對稱,滋生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高管貪污墮落、中層被馴化、基層生死無人管。當組織面臨危機時,高管還在想著套現,中層人心惶惶守著一畝三分地,基層則被拋棄。

1998年的工廠,企業主就是廠長,可以和員工一起共甘苦。30年後,工廠成了集團公司。企業主成了董事長,和老員工隔了十萬八千里。這個十萬八千里,由一堆的職業經理人、高管、中層、職員、外包員工構成,工人見不到老闆,老闆也見不到工人。

所謂現代企業管理,其實就是一套科層化管理體系,它由明確的層級和職責分工、激勵和懲罰措施構成。

人們通常認為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主要存在於政府機關,是封建落後傳統的遺產。現在,人們普遍相信,封建社會的「官場現形記」,完全可以翻版成現代「職場現形記」,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可以存在於政府機關、國企、民企、學校、民間協會等一切組織領域。

可以說,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已經深深刻入了組織的基因里。人們把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歸結為落後的封建制度,是因為太相信組織的先進性了,以為現代組織進化可以解決問題。但是,組織再怎麼進化,也還是組織;組織進化了,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也可以與時俱進。

人們還習慣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歸結為個別領導作風問題,是耍權任性的結果。但是,這部影片告訴大家,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恰恰是在各種高大上的理念,無比先進的制度規範以及西裝革履的高管里出來了。

一切都那麼合理,但一切都那麼可惡。

2、懸浮

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最大徵兆是它創造了一套自我論證的邏輯,形成了閉環。組織內部有一套話術,所謂的職場黑話,其實就是自己矇騙自己,自娛自樂。社會的語言腐敗,不說人話,裝神弄鬼,是這個社會失去效率,華而不實的象徵。

本來,網際網路大廠是先進生產力的象徵,本應提高社會效率,減少損耗。沒想到,最大的職場黑話恰恰來自於它們。可見,先進生產力並不必然帶來先進生產關係。先進技術可能造福社會,也可能把社會的陰暗面無限放大。

自從有了所謂的網際網路思維,賺快錢、快賺錢的邏輯俘獲了一大批製造業。實業界出現了一系列的漂浮作風,管理層和工廠已經脫節。管理層在畫大餅,在以網際網路/金融的思維套現、加槓桿,而基層工廠的利潤可能幾十年都沒變,小老闆乾的是辛苦錢,工人還是拿那一點只夠養家的工資。

現如今,資方和勞動者的關係已經異常複雜。很多干實業的企業家,其實都不太像是剝削者了,因為他們也被資方控制。他們都是憑良心做事,還能夠體會到員工的酸甜苦辣。

而真正的資方,以及代表資方的金融機構,往往不會顧忌實業。他們公開質疑「生產得越多就越賺錢麼?」,工廠(連同企業家和工人)是可以被收割的韭菜,是隨時可以被拋棄的螺絲釘。

當人人都在想搭建平台,人人都想一家獨大,人人都要做大做強,人人都靠估值來決定自己的經濟行為時,懸浮之風就會瀰漫整個社會。而真正的底層邏輯——工人幹活賺工資、企業家精益求精獲取利潤,「一分汗水一分收穫」卻被無視。

實幹興邦,最不應該出問題的本來是企業界。沒想到,職場現形記卻告訴大家,實幹的社會基礎在鬆動,「幹得多的不如說得好的」,這在企業里一樣盛行。

長此以往,我們還有希望麼?

3、玩弄權術

電影借高管之口,說出了「領導的藝術」。當一個好員工不容易,但當一個壞領導確實很容易。可以說,官僚主義的本質就是玩弄權術,只琢磨人、不琢磨事。在職場,玩弄權術一點都不比官場差,官僚主義登峰造極。

——一刀切。「執行不堅決就是堅決不執行」,對待老闆絕對忠誠這幾乎成了職場準則。領導的命令就是聖旨,領導永遠正確,出問題是理解不到位。這也難怪,在企業內部也充滿了權鬥,拉幫結派,任何一個決策,都要考慮會動哪個高管的盤子,都要考慮誰是誰的人。

一個毫無背景毫無能力的基層工人,就因為被誤會為是董事長的人,一路高歌升職加薪。一幫高管和中層如此懂事,完全不用老闆哪怕暗示一點,這難道不是現實?

——內鬥。挑撥群眾鬥群眾,是一個重要的領導藝術。領導不要輕易表態,不要發表傾向性的言論,而是通過暗示,通過模糊性的設問,通過明目張胆的誘惑,讓下屬分裂,內鬥。內鬥只是傷了員工的和氣,也可能增加了組織內耗,卻完全有利於領導把控局勢,增加權威。

今天的制度設計,太多規定是建立在人性本惡的假設基礎上,典型如排位制、末尾淘汰制度、A B組競爭,在組織內部人為製造內鬥,看上去增加了組織活力,其實是傷害了組織的長遠利益。

——製造不安全感。領導總是有意無意製造不安全感,把考核制度、裁員/優化時時掛在嘴上,讓下屬時時處於不安全的環境之中,著實是一個馴化員工的不二法門。處於不安全感中的員工,就得想方設法證明自己的價值,哪怕是摸魚加班,也要卷,無非就是要證明自己的態度。

4、目中無人

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核心表現是目中無人。哪怕是裁員,也要找到一個無比高大正確的詞彙——「優化」來替代。本來,裁員是為了組織效率的提高,結果,裁員本身成了目的,裁誰的人,裁什麼樣的人,都是服務於數字。因此,把技術骨幹裁掉,把創造利潤的工人裁掉,留下的卻是一幫掌握權力,拉幫結派,拿著高工資的蛀蟲。

官僚主義者往往都義正詞嚴,偉大斗爭從來都是指向他人,而不是針對自己。「時代的列車開過去,總有人要在車輪子底下增加摩擦力」,他們自己是開列車的人,而其他人都是摩擦力的來源。如此官僚主義,比那些耍耍特權,獲得私利的人,更加可怕。

官僚主義的大船之下,沒有一個人能夠倖免於難。高層在蠅營狗苟,中層惶惶不可終日,基層無人顧及死活。大廈將傾,最容易脫逃的還是高管,而中層註定下沉,基層很可能走投無路。

電影裡,董事長眼中還有點人,但他平時也看不見。一幫高管,把技術骨幹、基層員工都看作是打工人,都是隨時可以被裁掉的耗材。基層工人被看見,是在他們被裁掉,奮起反抗之時。

而他們創造價值的時候,人們卻視而不見,這就是時代的悲哀。

5、誰是社會的主人?

誰是這個社會的主人?這是我看這部電影的終極之問。

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只能依靠人人自覺,以主人翁的心態來對待一切不合理的事情。但今日社會最缺乏的恰恰是主人翁精神——集體榮譽感已經是很久遠的事情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口號早就不提了,取而代之的是明哲保身,各自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這部影片的弔詭之處在於,把企業挽救於水火之中的,不是高管,甚至也不是一幫金領,而是沒有職級的一線工人,多年未轉正的外包員工,以及一個苦苦掙扎的白領。

毫不客氣地說,他們沒資格當企業的主人,他們甚至連打工人都不算。影片的最大bug是,他們竟然為了所謂的理想,殘存的良心,以及一點點正義感,就願意拋棄私利魚死網破。

九十年代的工人和老闆一起,有共同創業的經歷,他們之間還有情感連結,工人還殘存了一點主人翁的意識。加入WTO以後,塑造了完全不一樣的企業文化。很多白領是基於績效考核而選擇企業,確實也因經濟迅速發展而獲得了足夠的利益,表面上看企業沒有虧待他們。

過去三十年,是崇尚個人奮鬥的年代,經濟上行也給奮鬥帶來正向反饋,這讓那一套目中無人的制度泛濫成災。但在下行時期,奮鬥並不是為了獲得更多,而是為了安全,為了保持不下沉,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邏輯。

因此,普通人的邏輯都是儘量讓自己的利益不受損,不太可能損失自己利益而冒險。

在上行時期,工人們唱著《我的未來不是夢》,那是一種期待。但在下行時期,人們預期不確定,奮鬥無望,人們還唱《我的未來不是夢》,只能是懷舊。

人人都有不安全感的時候,企業家和員工還是一條船上的人麼?又是誰最先跳船,最容易跳船呢?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新鄉土湖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27/2035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