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帶癌上班!中國年輕人正被癌症圍剿 發病率增79%

—發病率增加79% 中國年輕人正在被癌症圍剿

「癌症年輕化」已經不算什麼稀奇事了,但這麼直觀地看到其增長速度還是不免心裡發怵。 更扎心的是,大量年輕的癌症患者,礙於經濟壓力,還不得不「帶癌上班」。就拿最近的熱搜來看——

發病率增加79%,死亡率增加28%……

這個驚人的數據反映的是過去三十年全球早發性癌症的變化。

早發性癌症,就是原本多發於六七十歲老人的癌症提前在50歲以下的成年人身上出現。

「癌症年輕化」已經不算什麼稀奇事了,但這麼直觀地看到其增長速度還是不免心裡發怵。

更扎心的是,大量年輕的癌症患者,礙於經濟壓力,還不得不「帶癌上班」。就拿最近的熱搜來看——

一個單位三個人帶癌上班;

一個病房6個未滿40歲的年輕女性,都在治療期間瘋狂工作;

被各類癌症日漸圍剿的年輕人,還能活到領退休金的那一天嗎?

年輕人在衰老化,癌症風險在年輕化

年輕人,正在被日漸逼近的衰老和癌症雙重圍剿。

27歲的琪琪弗與白血病抗爭了五年半,被網友稱為「堅強的抗癌美少女」,最終於2024年1月離世。

紀錄片《人世間》中,34歲的閆宏微不幸患上乳腺癌,做了手術乳腺全切後,還是無法阻止癌細胞轉移到肺部。各種頂尖治療和特效藥都試過,窮途末路之際,還是沒有鬥過癌細胞......

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開始在年輕群體上變得越來越常見。

這段時間,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2024年年會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結論,證實了這個大趨勢——

「與1950-1954年出生的人相比,1965年或以後出生的人出現加速衰老的風險高17%。」

換句話說就是,這一代人的身體比上一代人老得更快了。

伴隨著「年輕人衰老化」,各種病痛,都開始一擁而上。

比如,二十出頭的年紀,七老八十的腰。

2015年中國腰椎病患者就已突破2億人,25~39歲之間的年輕人腰椎間盤突出問題的檢出率更是高達13.93%。1990年-2020年的三十年間,全球腰痛患病人數激增至60.4%,著實嚇人。

還有不少多發於65歲以上老人的病,比如阿爾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綜合症這些常見的「老人病」,也都開始蔓延到年輕人身上。

比如,「青年痴呆」開始多了起來——阿爾茨海默症早髮型的占比已經達到5%-10%,40~49歲患者占4.1%,40歲以下的占2.5%。

年紀不大就開始手抖、拿不穩東西,要警惕「青年帕金森」,運動遲緩、肌肉僵硬是帕金森綜合症的典型症狀,神經系統退化才有的。最新數據顯示,中青年帕金森患者已經占到了患病總人數的10%。

伴隨著英年早衰,被譽為「眾病之王」的癌症也聞著味就尋來了。

「與衰老最慢的人相比,衰老速度最快的人患早發性肺癌的風險高2倍,患胃腸道癌的風險高60%以上,患子宮癌的風險高80%以上。」

浙江大學醫學院發表的一篇關於「早發性癌症」的研究論文表明,1990年至2019年間,全球早發性癌症發病率增加79%以上,早發性癌症死亡人數增加了27.7%。

更殺人誅心的是,在癌症年輕化的同時,癌症的總體發病率也在上升。

中國的新發病例和死亡人數全球第一,並且遠超其他國家。2015年-2022年間,我國新發癌症病例數從429萬人增加到482萬人,上升了12.3%。

其中,0-74歲中國人群的累計患癌概率為21.42%,也就是說,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可能患上癌症。若一個家庭的成員有五個人以上,它面臨癌症的機率將無限趨近於1。

屆時,如何抗癌,甚至是學習與癌症共處,或將成為不少人的人生必修課。

外界的刺激是癌症的開關

一切衰老與病痛,都將矛頭指向了當今越發不堪的生活環境。

2020年Nature Immunology的一項關於環境污染和免疫反應的研究表明:污染物會改變免疫反應並引起免疫毒性。

免疫細胞被譽為「人體的健康衛士」,免疫細胞受到攻擊會引起機體的免疫功能減弱,極易導致疾病的發生,包括各種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腫瘤細胞的增加以及自體免疫疾病的產生。

因此,外界環境的刺激才是癌症的開關。

2013年,馬雲曾「預言」:我們相信十年以後中國三大癌症將會困擾著每一個家庭,肝癌、肺癌、胃癌。肝癌,是因為水;肺癌,是因為呼吸的空氣;胃癌,是我們的食物。

如今十年之約早已到來,癌症,如約而至。

2024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最新發布的研究表明,癌症死亡病例數排名前五的癌症分別是:肺癌(18.7%),結直腸癌(9.3%),肝癌(7.8%),乳腺癌(6.9%),胃癌(6.8%)。

癌症誘因是複雜的,其中,現代社會的各種污染使得大量「癌症村」出現。

中國從1954年開始出現「癌症村」,到2011年底,全國累計發現351個「癌症村」。

比如,湖南省石門縣的鶴山村具有1500年開採歷史的「亞洲最大雄黃礦」,由於人們環保意識薄弱,埋入了「砷中毒」的種子,砷能引發皮膚癌膀胱癌和肺癌等。截止2014年,鶴山村全村700多人中,有近一半的人都是砷中毒患者,因砷中毒致癌死亡的已有157人。

別的不說,每年315,我們的胃都會迎來一場血淋淋的背叛。

人工腳踩的老壇酸菜、淋巴肉做的梅菜扣肉、過期配料製作的奶茶、含有甲醛的無骨雞爪和魷魚......食品不合規的戲碼年年上演。

從早餐到夜宵,每一樣垃圾食品都能精準狙擊年輕人。

除了外在因素,年輕人的精神狀態也越來越不穩定,不是在「發瘋」就是在「抑鬱」。

2019年WHO的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每年大約有100萬人因為抑鬱症自殺。

各種壓力和不良情緒得不到及時紓解,往往會形成惡性循環。京、滬等大城市的一項398例胃癌配對調查發現一個共同點,即胃癌患者往往有經常生悶氣的情況。另外,長期「肝氣鬱積」也可能導致乳腺癌。

與其內耗,不如發瘋。於是,「已讀亂回」「丑穿搭」「手捧蓮花敲木魚」......成了年輕人的一場自救。

被困住的人生再次生長

面對年輕化又高發的癌症,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了自救行動,學著如何與這個大魔頭共處。

「我生怕她吃到不乾淨的化學食品——雞蛋要從農戶家購買,青菜就去鄉下親戚家的小院兒里摘,肉類則托人從牧民那兒定點購買,都是剛宰殺的牛羊以及走地雞。」2009年這一年,覃月的妻子患上鼻咽癌,歷經幾個療程的化療後,妻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怕極了病情復發的他,從飲食開始改變。

在聽說有癌症病史的人可以多食用野生菌類後,為了讓妻子能每月吃到新鮮、無污染的野蘑菇,覃月成了一名「蘑菇獵人」,帶著妻子到北疆的戶外撿蘑菇。

十多年來,由於他的妻子保持著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樂觀的心態,癌症從未復發。野外撿蘑菇也成為了他一個停不下來的愛好,經過多年的鍛鍊,自己的身體也比同齡人更加健康。

不少人都是像覃月一樣,在身邊親友患癌後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的。

拒絕外賣,成為一些人打響防癌戰的第一槍。

一位網友說,為了終身不得癌症,堅持15條,比如:不吃醃製菜,不吃預製菜;寧有白髮,也不染髮……

不少人認為,癌症是「情緒病」,遠離癌症第一步,就是讓自己少生氣、少鬱悶。

最近,「公園20分鐘」接替戶外徒步、踏青露營,火得一塌糊塗。越來越多人走出了封閉的空間,走到一棵樹旁邊、一片草地上坐下,感受陽光和風吹草動。

「人就是活一個心態,要學會享受自己和地球的約會。」回歸自然成為年輕人的精神快充和自我救贖。

當然,對於更多人來說,帶不帶癌,體檢才是那道金標準。專家建議,年輕一代要加強早期篩查意識——提前15年體檢。

如果家族攜帶致癌基因,一定要在比直系親屬的患癌年齡早15-20年時去腫瘤專科醫院或科室做防癌體檢。並且40歲以上人群,患癌風險明顯加大,需要更加重視癌症的定期篩查。

對於已經不幸帶癌的人來說,「帶癌上班」也是他們與癌共存的一種方式。

「帶癌上班不一定死,不上班肯定餓死」,是現實生活的無奈。

都說「一人患癌全家拖垮」,大多數普通家庭治病需要舉全家之力,因為治療癌症的費用很高。

不算手術治療,單單是治療腫瘤的靶向藥,動輒成千上萬塊一盒。2024年的醫保目錄已經報銷不少種類的靶向藥,能幫助患者省下不少錢。比如,洛拉替尼在剛上市時,它的價格高達每盒40000萬元,醫保報銷後需要5600元;厄洛替尼納入醫保月治療費用只要1700元。

但是抗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每個月吃不止一種藥,加上有些需要原價購買的進口藥,月支出就可能過萬。

在當前的就業環境下,有份工作帶來穩定的收入,對這個群體來說是可貴的。上班,成為了年輕癌症患者的一種福報,實在無奈,但對於一些帶癌人士來說,工作也是確定自己還有價值的一種方式。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的,「現在也不是一沾癌字就馬上得死……生活還要繼續……總不能現在就開始躺平等死了」。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搜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14/2054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