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當局窮瘋了!上海農村引入物業 自家院停車要繳資源管理費

上海農村引進物業管理後,出現居民在自家院內停車也要繳費「資源管理費」的情況。近日,相關話題引發網絡關注。 「一閘之隔,進入道閘裡面每月要收150元,外面不收費,車子就都停在外面的小樹林了。」近日,一條短視頻反映了上海部分農村引入物業管理後,引發的一系列衝突。

上海農村引進物業管理後,居民在自家院內停車也要繳費「資源管理費」。(網絡截圖)

上海農村引進物業管理後,出現居民在自家院內停車也要繳費「資源管理費」的情況。近日,相關話題引發網絡關注。

「一閘之隔,進入道閘裡面每月要收150元,外面不收費,車子就都停在外面的小樹林了。」近日,一條短視頻反映了上海部分農村引入物業管理後,引發的一系列衝突。

據上觀新聞5月14日報導,記者前往視頻拍攝的地點——浦東新區合慶鎮益民村後,發現過了益民橋,便可看到通向南側的第四村民組的鄉間道路上,設置了收費道閘。

驗票閘門上的屏幕顯示,智能停車系統於今年2月20日開始啟用,一旁還豎著兩塊牌子,一塊介紹了「智能停車系統」停車包月操作流程及說明,另一塊則是益民村的村民公約,公約里對停車規範進行明確,還公示了收費標準。

「益民村經濟合作社社員享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相應補貼,車輛免費通行(包括直系親屬車輛),非益民村經濟合作社社員的小型車輛月繳費150元/輛,大型車輛月繳費800元/輛,均需備案登記。臨停小型車輛首小時免費,停放5小時內收費5元,超出則每小時5元計算,24小時50元封頂。」

封面新聞稱,上海部分農村實行標準化物業管理後,不僅原住民和外來租戶雙雙不買帳,停車難問題沒解決,亂停車問題更嚴重了。

一方面,收費的依據和用途問題。村里停車收費的依據是什麼,收上來的錢又是否被用向了村里?另一方面,只收費不管理,停車費收了,停車位卻沒有統一規劃,粗放式管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正觀新聞表示,自家的院子怎麼就成物業的資源了,為什麼要交「資源管理費」?不少村里住著外來務工人員,停車費一收,不少租戶就選擇了搬離。這直接影響了當地村民的收入,引發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點時新聞報導,王先生稱,其租住的房屋自帶院子,平日裡停車並不占據道路資源,目前設置的道閘只是一種收費方式,所謂的停車管理根本沒有體現。該村村民徐女士也表示,所謂的村民公約並未徵詢過村民的意見。

此事也引發民眾不滿。

上海網友「Pope的老迷妹」證實說:「我們村就是,村民不收費,但租房的要收。」

「一杯新時光」說:「坐標曹路,一個月300。比小區還貴,也沒人管理就一個杆子就收費。」

「如果我想說89420」說:「見好幾個村都有道閘了,不知道要做啥試驗。」

「廖廖廖先森境」說:「在上海跑業務的,上海大部分村都要收費,好多年了,只是現在愈演愈烈。」

「公子鹵豬」嘲諷:「真是不給人民群眾留一針一線啊。」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17/2055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