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英報告警告中國海軍崛起對台海及印太地區的威脅

一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中國海以外的海上霸權》的報告日前在英國議會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在過去十年中大力加強海軍建設,中國解放軍海軍從曾經的一條海上小魚,如今已成長為一條鯊魚,其機動性和不受約束性顯著增強,引發國際社會對區域及全球安全的廣泛關注和擔憂。

在中國山東省青島市舉行的西太平洋海軍研討會開幕前一天,在為外國記者安排的參觀活動中,水兵們從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艇學院的徽章前走過。(2024年4月21日)

該報告由智庫「地緣戰略委員會」(Council on Geostrategy)和英國國防部副研究員艾瑪·薩利斯伯里(Emma Salisbury)博士撰寫。英國前安全與反恐國務大臣內維爾-瓊斯男爵夫人(Baroness Neville-Jones)和外交事務特別委員會現任主席艾麗西亞·卡恩斯(Alicia Kearns)議員共同主持了該會議。日本和澳大利亞政府的顧問羅里·梅德卡夫教授(Prof. Rory Medcalf)也參與了本次討論。

威脅台灣及地區安全

在報告討論中,艾麗西亞·卡恩斯議員表達了對中國海軍擴張及其對國際海上安全影響的重大擔憂。她指出,到2024年,中國已經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國防預算轉化為世界上艦艇數量最多的海軍。卡恩斯強調了英國作為海島國家,保護海上通行自由的戰略必要性,並提到報告中關於中國強勢領導及其海軍發展的見解。

國防專家艾瑪·薩利斯伯里博士進一步探討了中國的軍事戰略及其應對美國及其盟友的方式。她指出,中國清楚自己可能無法在與美國及其盟友的正面交鋒中獲勝,因此利用強大的威懾和脅迫能力進行挑釁和擴展挑戰,但從未升級到會引發直接軍事回應的程度。她說:「如果真的發生那樣的情況,對中國來說將是非常不利的。」

羅里·梅德卡夫教授支持這一觀點。他指出,中國通過雙重方式來傳達其意圖:「一方面,我們會在我們的社會內部傳播一些信息:中國的意圖是善意的。但另一方面,如果你冒犯了他們,你會付出代價。」梅德卡夫強調,中國的主要目標是避免直接衝突,同時確立其主導地位。

在探討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時,薩利斯伯里博士指出,中國在不斷提升其軍事能力,特別是在火箭和飛彈防禦系統方面,以確保能夠在台海和南中國海等地區形成強大的威懾力量。

習近平對中國海軍的願景

報告引用了習近平2018年4月的講話,「建設強大的人民海軍,肩負起中華民族的夙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

薩利斯伯里博士解釋說,中國非常注重聯合能力的發展。解放軍的現代化覆蓋了陸軍、火箭部隊、空軍、衛星能力和電子戰等領域,試圖在這些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她指出:「這是一條巨大的海岸線,可以部署這些能力以覆蓋整個南海,並對進入這些水域的美軍或其他盟友構成威脅。」

一篇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報告2024年5月20日在英國議會發布。外交事務特別委員會現任主席艾麗西亞·卡恩斯(Alicia Kearns)議員表達了對中國海軍擴張及其對國際海上安全影響的重大擔憂。(美國之音李伯安拍攝)

卡恩斯議員補充道,中國在爭議水域,如菲律賓、越南和台灣水域,越來越頻繁地展示其存在。她強調,主要問題不在於中國有建造海軍的權利,而在於其海軍擴張背後的活動。「北京使用有爭議且歷史上不準確的線條,如九段線,來劃定其領土主張,」她說。

中國海軍能力的實際效力

儘管中國在提升這些能力,但這些裝備和技術尚未經過實戰檢驗。薩利斯伯里博士表示:「最終,中國並不知道這些能力在戰鬥中是否有效。」梅德卡夫教授對此表示贊同,並補充說,中國部隊缺乏經驗、透明度和遵守海上規則的意願令人擔憂。他列舉了多次中國海軍和空軍騷擾其他地區力量的事件,特別是在南中國海。

卡恩斯議員強調,不應高估中國的能力,並引用了中國軍隊在採購和交付方面的失敗。她呼籲對中國海軍是否真正具備其看似擁有的力量進行有意義的評估。她還對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的影響表示擔憂,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中國官員那裡推動北京的利益。「這反映了在海上建立符合其利益和治理模式的國際秩序的戰略意圖,」她警告說。

梅德卡夫教授進一步指出,中國的軍事擴張不僅局限於硬體的積累,還包括戰術和戰略的演變。他提到:「中國通過增加與其民用船舶的合作,擴大了其兩棲艦隊的能力,這可能預示著未來對台灣的潛在威脅。」

戰略響應與國際合作

專家們一致認為,中國的戰略是通過增強威懾力量和聯合能力,避免直接衝突,同時在南海及周邊地區保持戰略優勢。梅德卡夫教授指出,夥伴關係建設和聯盟建設是應對中國戰略的關鍵。他強調了幫助印太地區的小國監測和應對中國行動的重要性。卡恩斯議員提到,英國在提供海上夥伴關係和支持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方面具有獨特的地位。

英國、加拿大和日本海軍船隻在2021年9月太平洋上並肩航行。(英國國防部資料照片)

卡恩斯議員補充說:「沒有哪個國家比英國更適合向印度、越南等國家提供海上夥伴關係。」她指出,英國的繁榮和生存與保護海上自由通行的能力密不可分。她呼籲英國政府增加海上投資,並加強與印太地區國家的合作,以應對中國的挑戰。

區域影響與未來展望

報告還探討了中國海軍擴張對印太地區及歐洲-大西洋地區的力量平衡的潛在影響。專家們認為,中國的海軍擴張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其自身利益,更是為了在全球範圍內追求政治、經濟和安全利益。

梅德卡夫教授指出:「中國通過擴展其海軍力量,試圖在全球範圍內建立新的秩序,這對現有的國際規範和規則構成了挑戰。」薩利斯伯里博士對此表示認同,並補充說:「中國的海軍擴張不僅僅是為了應對當前的威脅,更是為了未來幾十年的戰略布局。」

卡恩斯議員還提到,中國在海上不透明的行動和缺乏遵守國際規則的意願,使得該地區的不穩定性增加。「中國的擴張行為顯示了其在海上製造不穩定的高度意願,這對整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構成了威脅,」她說。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22/205765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