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短篇小說家:讓喜劇再次偉大

在這個怪異的新世界秩序中,面向公眾的喜劇演員們受到了比他們口中的玩笑更嚴厲的審判。對此,人們不禁要問:當古老的猶大部落(the tribe of Judah)在某些愚昧無知的落後地區再次面臨迫害時,喜劇的精神是否還能復興?或者它是否註定要成為遺物,被那些少數還記得自由歡笑是什麼滋味的人低聲會心一笑,才不用擔心被那些覺醒人士豎起手指不斷搖晃以示警戒?

1993年9月19日,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Pasadena),情景喜劇《宋飛正傳》(Seinfeld)中的四位主演(從左至右):麥可‧理查茲(Michael Richards)、傑瑞‧宋飛(Jerry Seinfeld)、朱莉婭‧路易斯-德雷福斯(Julia Louis-Dreyfus)和傑森‧亞歷山大(Jason Alexander)

曾因主演美國著名情景喜劇《宋飛正傳》(Seinfeld,亦譯為《辛菲爾德》、《歡樂單身派對》等)而名噪一時的傑瑞‧宋飛(Jerry Seinfeld)已經涉足喜劇戰場,並高舉起他憂慮的旗幟。這位美國脫口秀喜劇演員認為,左翼分子正在破壞喜劇的神聖性。

然而問題真的出自左翼嗎?

現在,戰線已經不再是左翼和右翼之間的劃分,甚至不再是自由主義和極權控制之間的劃分,而是理智和徹底瘋狂之間的鬥爭。

只要看一眼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疫情封控規定、把Y染色體換成X染色體以參加女子運動會的男人、為幼兒準備的淫穢讀物,我們就不禁會發問:從什麼時候開始,瘋狂成了一種常態?

埃隆‧馬斯克一針見血

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他自己的X平台上寫道,是時候「讓喜劇再次合法化」了,可謂指出了問題的本質。

喜劇的規則之一就是必須「挑戰權威」。

玩笑應該針對強者和壓迫者,而不是受害者。然而受害者總是受害者嗎?我們能改變我們的拳擊戰術嗎?

英國喜劇演員瑞奇‧熱維斯(Ricky Gervais)就是一個花樣翻新、令觀眾捧腹大笑的人。

他在鋼絲上歡快地跳舞,取笑底層的人,卻毫髮無損,而許多喜劇演員卻發現自己因為膽大妄為而被打入取消的深淵。

2017年1月26日,英國喜劇演員瑞奇‧熱維斯(Ricky Gervais,中)在紐約與主持人吉姆‧諾頓(Jim Norton)和山姆‧羅伯遜(Sam Robertson)一起接受SiriusXM電台的「市政廳系列」(Town Hall Series)節目採訪

杜克大學抗議宋飛

宋飛最近算是幸運,幾乎沒有被扔進深淵,然而他卻成為了爭議的焦點,因為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十幾名學生在畢業典禮上退場,抗議宋飛擔任演講嘉賓,因為身為猶太人的宋飛曾表示支持以色列國。

令人震驚,這確實令人震驚。

這不禁讓人深思:事實上,為什麼喜劇世界常常在猶太人中找到自己領域的領軍者?

宋飛是一位著名的猶太裔喜劇演員,他在爭議的浪潮中屹立不倒,體現了一種更廣泛的歷史敘事,在這種敘事中,幽默不僅是一種技藝,也是一種應對機制。

在一段充滿動盪的歷史中,從王國被推翻,到大屠殺的縈繞迴響,再到難以言表的恐怖,始終堅韌不拔的幽默不僅倖存下來,而且蓬勃發展,尤其是在猶太人中間。

從舞台雜耍時期到數字時代,這些人在常年遭受迫害的情況下,卻成為了幽默笑話的主要傳播者,這真是一個奇特的歷史註腳。

猶太喜劇演員主宰了美國的笑聲

美國人的笑聲幾乎被猶太裔喜劇演員所統治:從上世紀的馬克思五人兄弟(the Marx Brothers)、到後來的梅爾‧布魯克斯(Mel Brooks),以及如今的傑瑞‧宋飛等傳奇人物,他們在喜劇領域獨樹一幟,傲視群雄,而想想看,猶太人僅占美國人口的一小部分。

美國喜劇演員格勞喬‧馬克思(Groucho Marx,1890—1977年)與各種鐘錶和手錶合影,攝於約1955年

根據一些民意調查結果,這種喜劇演員井噴的現象表明,幽默是猶太人身份認同的核心組成部分,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最神聖的宗教活動。

這不僅僅是美國的現象,從前蘇聯的冰天雪地到以色列特拉維夫(Tel Aviv)陽光明媚的街道,猶太幽默巨匠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猶太人對喜劇的嗜好似乎已經融入了他們的文化基因,既是盾牌,也是利劍,讓他們能夠在逆境中開懷大笑,並藉此走出逆境,變得更加堅韌,更加理智。

這證明了一個恰到好處的笑話所具有的強大力量,它不僅能緩解一時的不快,還能帶領一個民族度過最黑暗的時期,使幽默不僅成為一種反叛行為,而且成為一種生存行為。

喜劇正在從我們的電視中消失

在喜劇受到限制的大環境下,宋飛在《紐約客廣播一小時》(The New Yorker Radio Hour)節目中對主持人大衛‧雷姆尼克(David Remnick)說,「極左派和垃圾政客」的鐵腕統治,再加上人們普遍害怕惹火上身,有效地扼殺了電視幽默的火花。

2024年4月30日,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美國喜劇演員傑瑞‧宋飛(Jerry Seinfeld)出席SiriusXM電台工作室舉行的SiriusXM「無糖霜」(Unfrosted)市政廳系列節目

宋飛指出,電視網似乎已經宣布:「我們不再做喜劇節目了。」

以前人們可以在電視頻道里找到《瑪麗‧泰勒‧摩爾秀》(The Mary Tyler Moore Show,或譯「一代電視女強人」)或《一家子》(All in the Family)等情景喜劇的快樂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喜劇)在哪兒呢?」宋飛在採訪中發出了這樣的疑問,與那些還記得毫無保留地開懷大笑的觀眾的困惑如出一轍。

喜劇正在消失的不僅僅是美國。

在八十年代的澳大利亞,我們有《喜劇公司》(The Comedy Company)、《保羅‧霍根秀》(The Paul Hogan Show)、《D世代》(the D Generation)和《諾曼‧岡斯頓秀》(The Norman Gunston Show)等喜劇電視系列節目。

後來,我們有了《凱斯和吉姆》(Kath and Kim)、《快速前進》(Fast Forward)、《卡爾‧巴倫》(Carl Barron),以及《足球秀》(The Footy Show)、《追逐者》(The Chaser)、《高校澳女》(Ja’mie)等一系列優秀的脫口秀節目。

僅僅因為你被冒犯了,並不意味著你就是對的

然而,正如瑞奇‧熱維斯所說的那樣:

「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在某個地方令某些人感到受到冒犯。僅僅因為你被冒犯了,並不意味著你就是對的。現在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只要有一個人抱怨,那麼他們就會希望全世界都停止運轉。

「在藝術領域,唯一有效的審查形式就是觀眾有權選擇不看。你可以關掉自己的電視,然而試圖關掉別人的電視是不對的。

「這與你毫無關係。你不必來觀看我的節目,不必聽我說話,不必同意我的觀點,但是我要說我喜歡說的話。」

然而,熱維斯和宋飛早在取消文化盛行之前就已經名聲在外,而相比之下現在年輕喜劇演員的出路卻難上加難。

雖然宋飛說脫口秀是不受監管的喜劇節目當中的最後堡壘,然而這是真的嗎?我不確定吉米‧多爾(Jimmy Dore)式的喜劇演員在充斥「覺醒」(woke)文化的康乃狄克州紐敦(Newtown)酒吧或被稱為「覺醒之都」的加利福尼亞會有多受歡迎。

就連英國廣播公司(BBC)也表示,喜劇已正式瀕臨滅絕。根據英國通訊管理局(Ofcom)的監測,BBC的原創喜劇在過去十年中銳減了40%。

在這個怪異的新世界秩序中,面向公眾的喜劇演員們受到了比他們口中的玩笑更嚴厲的審判。對此,人們不禁要問:當古老的猶大部落(the tribe of Judah)在某些愚昧無知的落後地區再次面臨迫害時,喜劇的精神是否還能復興?或者它是否註定要成為遺物,被那些少數還記得自由歡笑是什麼滋味的人低聲會心一笑,才不用擔心被那些覺醒人士豎起手指不斷搖晃以示警戒?

作者簡介:

妮可‧詹姆斯(Nicole James)是《大紀元時報》常駐澳大利亞的自由撰稿人。她是一位屢獲殊榮的短篇小說家、記者、專欄作家和編輯。她的作品曾刊登在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太陽先驅報》(Sun-Herald)、《澳大利亞人報》(The Australian)、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和《星期日電訊報》(The Sunday Telegraph)等報刊上。她擁有主修的新聞傳播學學士學位和兩個研究生學位,其中一個是創意寫作學位。

原文: Make Comedy Great Again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28/2059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