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人腦到底還有多少能開發? 可能遭低估至少10倍

人類大腦是既先進又複雜,過去幾世紀以來,科學家嘗試用各種方法想了解大腦,更曾經傳出「人腦只被開發使用10%」的說法。 近期一項研究發現,大腦可以儲存使用的數據,可能比我們所知道的還要高上十倍。

據科學新聞網站《生命科學》(Live Science)報導,一項新研究證實,大腦能容納的信息量可能比之前想像的多十倍。

人腦與電腦相似,儲存的記憶單位以「位」來衡量,這些數據保存的位數,是取決於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這些連接的位置被稱為突觸。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認為突觸的大小和強度有限,亦即大腦的儲存容量是有一定限制的,不過這項觀點在最近被推翻。

突觸連接的強度與儲存信息多寡有關。 人腦的神經元之間有超過100兆個突觸,化學信使(chemical messenger,指能傳遞信號的化學物質)穿越突觸,讓信息能夠在大腦中傳遞。 人類學習時,透過特定突觸的信息傳遞會增加,這樣的強化讓人腦可以保留新信息。

突觸的強弱取決於神經元的活躍程度,這又稱為突觸可塑性。 過去科學家普遍認為突觸可塑性是無法量化測量的,不過這項發表於期刊《神經計算》(Neural Computation)上的研究透過資訊理論,了解並量化突觸傳遞信息的信息量。

研究使用大鼠,分析其海馬體中的成對突觸,發現大鼠海馬體的突觸可以儲存4.1到4.6位的信息。 在給予相同輸入的信息之下,突觸增強和減弱的程度相同,這也代表大腦對於突觸的強度調整十分精準。

專家表示,這些研究是以大鼠海馬體某個特定區域為主,因此還不清楚如何應用到大鼠的整個腦部或人類大腦。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聯合新聞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08/2064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