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反送中五周年台港社運人士在台北遊行紀念,高唱《願榮光歸香港》

「香港自由六月」紀念遊行於6月9日在台北舉行,超過600名群眾參與。

香港反送中」抗爭運動五周年之際,多個在台港人團體與台灣社運組織星期日(6月9日)聯合舉辦名為「香港自由六月—捍衛民主台灣同行」的紀念遊行,並高唱在香港已成為禁歌的《願榮光歸香港》。主辦單位表示,舉辦這場活動,是希望延伸抗爭意義,宣示港人與台灣公民社會共同對抗中共霸權入侵。

當天下午一點半,遊行群眾首先在台北的自由廣場集合,隨後一路行經台灣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抵達終點西本願寺,據主辦單位統計,現場有超過600人參與。

壓軸環節,則是眾人配合樂團演奏,高唱反送中運動期間由香港網民集體創作,獲譽為「香港國歌」的《願榮光歸香港》以及十年前「雨傘革命」中,改編自法國音樂劇的《問誰未發聲》。

遊行人士高唱在香港遭禁的反送中歌曲《願榮光歸香港》,並呼喊反送中口號「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一名香港參與者說,活動中唱出這些在香港高度敏感、甚至遭禁唱歌曲,就是要告訴港府「在外面,他們根本沒辦法禁止我們唱我們的歌」。

情緒激昂之際,現場更響起「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這句反送中運動期間的口號。

遊行群眾高舉橫幅 關切獄中香港政治犯

回顧2019年6月9日,百萬香港民眾因不滿港府準備修改《逃犯條例》而上街遊行,自此掀起長逾半年的「反送中」激烈抗爭。然而此後幾年來,香港深陷「港版國安法」和基本法第23條國安立法新增叛國等罪名的桎梏。

9日下午的這場遊行,由香港邊城青年、台灣人權促進會及台灣香港協會等十餘個香港和台灣社運組織共同舉辦,主要訴求是持續關注香港情勢,尤其是至今包括民主派47人案、黎智英鄒幸彤等政治犯仍身陷囹圄,面臨遙遙無期的審訊與關押。

另一方面,則是持續審視中共對台威脅,不僅期待台灣社會更加重視中共的施壓與文攻武嚇,也呼籲國際社會保持警惕,並堅定支持台灣民主發展。

在台港人仍擔憂遭中共跨境鎮壓

此外,這次遊行還希望持續保障在台離散港人的生活與完善庇護機制。主辦方直言,各地港人面臨的跨境鎮壓越來越嚴重,無論是否為抗爭者,都會遭到來自中國的滋擾和壓力,尤其是定居台灣的港人和學生,更需得到適當的支持與保護,讓他們能夠安身立命。

遊行隊伍行經台灣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呼籲台港民眾共同捍衛民主。

作為活動主辦人,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馮詔天在現場受訪時坦言,確實有不少離散港人,即使來到台灣仍會擔憂遭港府威脅、騷擾,因此對於參加類似活動的態度趨于謹慎,就算出席,也會擔心自己的容貌、姓名曝光。

但他認為,在台港人仍需持續發聲,因為台灣已經是華人社會僅剩能夠舉辦這類活動的地方。

馮詔天說:「今天的重點就是我們持續發聲,在遊行的人數,或是集會的人數上面,不一定可以體會出來,可是我相信大家對於這個事情的支持,還是會用另一種方式凸顯。」

在活動現場,定居台中的香港藝術家黃國才打扮成美國的「自由女神像」,這是2019年他最後一次在香港參加遊行時的裝扮,如今在台灣重演,是為了象徵持續堅持民主自由。

黃國才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表示,反送中運動過去五年,香港境內已經完全噤聲,他認為已經走出來的人,應該為失去自由的人發聲,因此全程參與這場遊行。

黃國才更呼籲,台灣民眾應該持續警惕香港情勢變化,當年港人在威權打壓之下「假裝自己有民主」,用最和平、理性的方式反抗港府,終致失敗。因此真正擁有民主政體的台灣,更應看清「香港是怎麼倒下的」,以免重蹈覆轍。

黃國才說:「Hong Kong is over(香港玩完),他們這樣說,你想不想看到台灣玩完?我不想看到,所以一定要團結,一定要站起來反抗。」

台灣陸委會聲明:全力保障在台港人不受監視

除了在台港人之外,現場也有台灣民眾參與遊行,台灣民進黨籍立委洪申翰在發言時說,回顧2019年,香港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大勝時,真的沒想到短短几年後,香港已經完全遠離眾人期待。

洪申翰強調,在此情形下,在台灣延續香港民主的香火更顯珍貴,此次活動不只香港人跟台灣人參與,也包括藏人跟維吾爾人,一起挺身對抗中共集權擴張與打壓。

洪申翰說:「我們必須每一年用行動來告訴現在可能正在中南海裡面開香檳,以為他們獲勝的那群人,告訴他們不要輕忽我們,不要以為你贏了。」

9日晚間,台灣陸委會以新聞稿回應遊行要求,承諾會全力保障在台港人的人身安全及權益,決不容任何監視、情報活動威脅港人安全。聲明還表示將持續辦理交流活動,協助港人深化在地連結、減緩文化衝擊以早日適應台灣生活。

陸委會同時表示,近年來,香港國安法規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領域畫設紅線,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持續緊縮崩壞,台灣政府會持續關注情勢發展,適時對國人提出風險警示。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0/206545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