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中貿易戰新焦點:石墨供應鏈去中國化

美國政府向電動車和電池製造商施壓,要求他們為石墨陽極(電動車電池重要組成部分)建立新的去中國化供應鏈。圖為2024年3月7日,魁北克省Lac-des-Iles的北方石墨礦鳥瞰圖。

石墨是製造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成分之一,已成為中美貿易戰新焦點。美國政府向電動車和電池製造商施壓,要求他們為石墨陽極(電動車電池重要組成部分)建立新的去中國化供應鏈。

金融時報》6月9日報導,美國貿易代表(USTR)已經宣布,本月起對從中國進口的天然和合成石墨陽極徵收25%的關稅。而在5月14日,美國貿易代表宣布從2026年起對在中國加工的天然石墨(碳的一種形式)徵收25%的關稅。

用於在鋰離子電池中儲存電荷的粉末陽極,最常見的是由開採天然石墨和合成石墨的混合物製成。

2022年拜登總統簽署《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簡稱IRA)。該法案規定,符合條件的新能源車可享受高達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為確保供應鏈的自主性和安全性,法案要求整車必須在北美組裝,並且電池組件關鍵原材料需有一定比例在北美開採或加工。

基於IRA法案,美國政府也給出一些豁免,即至2026年底前,美國消費者在購買搭載中國石墨的電動汽車時,仍可享受最高達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優惠。

顧問公司Fastmarkets的電池原料分析師格奧爾基·格奧爾基耶夫(Georgi Georgiev)表示,石墨已成為美中貿易對抗中的弱點。

雖然天然石墨相對豐富,但目前用於電池級陽極的幾乎所有天然石墨加工和98%的合成石墨生產均在中國進行。

格奧爾基耶夫補充說:「美國政府不得不承認,如果任何車輛有資格獲得IRA稅收抵免,電池製造商在短期內需要中國石墨。」「但美國政府堅定地決心儘快堵住這個漏洞,給企業短短几年時間,幾乎從頭開始構建一個全新供應鏈。」

顧問公司New Electric Partners駐首爾合伙人羅斯·格雷戈里(Ross Gregory)指出,陽極約占電池體積的50%,但僅占成本的10%。

「因此,即使在2022年IRA通過之後,非中國電動車製造商、電池製造商和電池材料生產商幾乎完全忽視確保替代能源的工作。」他補充道,「現在華府正試圖通過關稅和石墨豁免幾年後到期的要求,來迫使他們採取行動。」

分析師指出,美國是用於製造合成石墨的針狀焦(人造石墨之一)淨出口國,美國產業應該能夠在三到四年內將現有設施轉變為生產電池級陽極粉末。樂觀人士也表示,天然石墨遍布世界各地,加拿大和莫三比克有大量礦藏。

領先的電池材料和技術公司NOVONIX Limited在5月31日表示,人造石墨是目前鋰離子電池中使用的主要陽極材料。美國政府這一決定,對幾十年來一直由中國主導的情況下,建立本地供應鏈至關重要。NOVONIX的人造石墨生產工藝專注於大規模和可持續生產,以推動北美電池供應鏈的發展。

但Fastmarkets預計,即使到2030年,也只有40%的美國石墨陽極需求將由符合IRA要求的項目滿足。

格雷戈里補充說,「建立一個去中國化、符合IRA規定的陽極供應鏈是必須的,而且最終會實現」,「但這個過程會很緩慢,而且成本巨大。」

今年4月,北美石墨礦商遊說美國政府,對來自中國的三種石墨產品徵收25%的關稅,以對抗中共對汽車電池關鍵材料的壟斷。他們表示,允許石墨從中國自由流動到北美會損害他們籌集資金的機會,因為如果汽車製造商能夠從中國廉價採購石墨,他們將迴避未來的承購協議。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0/2065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