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美聯儲繼續保持利息不動 年內或降息一次

—美國通脹5月份連續兩月減緩;美聯儲看到進展但預測今年只降息一次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位於華盛頓的美聯儲舉行的記者會上講話。(2024年6月12日)

美聯儲官員星期三(6月12日)表示,近幾個月的通貨膨脹已朝著他們的目標水平進一步降低,但是他們暗示,預計今年只會下調一次基準利率。

這些決策者做出的降息一次的預測低於之前的三次,原因是儘管通脹在過去兩個月有所降溫,但仍然居高不下。

同天早些時候,政府的報告顯示,美國的通脹5月份連續第二個月出現緩解,這個跡象讓人們看到今年初的價格上漲也許已經過去的希望。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有可能推動美聯儲朝著降息進一步靠近。目前的利率是美聯儲23年來最高的。

美聯儲在為期兩天的會議後發表聲明說,經濟正在穩步增長,招聘「保持強勁」。美聯儲官員還指出,近幾個月來,通脹率在朝著2%目標邁進方面取得了「些許」進展。與美聯儲5月1日上次會議後的評估相比,這一評估更為積極,當時美聯儲官員提到了缺乏進展。

然而,相當於美國中央銀行的美聯儲星期三明確表示還需要看到進一步的進展。

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會議結束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我們需要看到更多的良好數據來增強我們對通脹正在可持續地向2%邁進的信心。」

正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美聯儲決策者將基準利率維持不變,保持在5.3%左右。自去年7月以來,美聯儲一直把基準利率維持在這個水平。在那之前,美聯儲進行了11次加息,試圖減緩借貸和支出並抑制通脹。如果美聯儲把利率降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將會減輕消費者的貸款成本。一段時間以來,消費者面臨著房屋抵押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和其他形式借貸的高昂利率。

美聯儲官員有關降息的預測反映了19位決策者的個人估計。美聯儲表示,這些官員中有八位預測降息兩次。七位預測降息一次。四位決策者預測今年不降息。

鮑威爾在記者會上說:「每個人都同意的是」,美聯儲降息時間表「將取決於數據」。

美聯儲最新的這次預測絕非固定不變。決策者經常會根據一段時間以來的經濟增長和通脹變化來修改降息或加息計劃。

星期三上午,美國政府的報告說,5月份通脹連續第二個月下降。備受關注的「核心」指數--消費者物價(不包括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本)較4月份僅上漲0.2%,為去年10月份以來的最小漲幅。與去年同期相比,核心物價攀升了3.4%,是三年來最溫和的漲幅。

「我們歡迎今天的報告,並希望能有更多像這樣的報告,」鮑威爾說。

在政府公布了比預期要溫和的通脹數據後,股價上漲,債券收益率下跌,在美聯儲決策者預測的2024年降息次數低於市場預期之後,股價也沒有太大變化。

儘管通脹率已從兩年前的9.1%峰值跌落,但仍然遠高於美聯儲的目標。美聯儲決策者如今面臨著一項棘手的任務,一方面要將利率維持在足夠高的水平,以減緩支出並抑制高通脹,另一方面又不能讓破壞經濟。

美聯儲未來幾個月的利率政策也可能對總統競選產生影響。儘管失業率處於4%的低位,招聘強勁,消費者繼續花錢,但選民對喬·拜登(Joe Biden)總統治下的經濟普遍持負面看法。在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物價仍遠高於大流行病爆發前的水平。居高不下的借貸利率進一步加重了財務負擔。

去年下半年,通脹曾穩步降溫,這提高了人們的希望,覺得美聯儲有可能實現罕見的「軟著陸」,也就是通過加息來控制通脹,卻不會引發經濟衰退。但今年頭三個月的通脹率出人意料地走高,眾所期待的美聯儲降息被推遲,軟著陸的前景也受到潛在威脅。

上個月,美聯儲理事會頗具影響力的成員克里斯多福·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表示,他需要看到「再有幾個月的良好通脹數據」,才會考慮支持降息。沃勒沒有說明什麼才算良好的數據,但是經濟學家認為,良好數據必須是核心通脹率每月在0.2%或以下。

當被問及最終是否需要把利率降下來時,鮑威爾在記者會上說:「我們認為,如果你把(利率)政策設定在束縛性的水平,最終你會看到經濟真正疲軟下來。」

儘管美聯儲維持著高利率,但是美國的經濟仍在設法持續增長。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說:「最終,我們認為利率必須要降下來,以持續支撐這一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這個必要。」

作為決策者星期三發布的最新季度預測的一部分,他們預計今年美國經濟增長2.1%,2025年增長2%,與他們3月份的預測相同。按照美聯儲喜歡採用的衡量標準,他們預測到今年年底,核心通脹率將達到2.8%,高於之前預測的2.6%。他們還預測,到今年年底,失業率將保持在目前的4%水平,到2025年底將小幅上揚至4.2%。

有關失業率將維持在低水平的預測表明,美聯儲官員們相信,雖然就業市場將逐漸放緩,但從根本上講仍將保持健康。

鮑威爾說:「從很多指標來看,兩年前的勞動力市場有些過熱了,但是我們已經看到供需平衡回到了更好狀態。」

(本文依據了美聯社的報導。)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3/206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