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令北京丟臉 美大使談在中共國魔幻經歷

在過去兩年多,美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R.Nicholas Burns)坐火車訪問了多個中國省市。他近期接受《金融時報》專訪,談及在華工作中遭遇的最奇怪場景和經歷。

在過去兩年多,美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R.Nicholas Burns)坐火車訪問了多個中國省市。他近期接受《金融時報》專訪,談及在華工作中遭遇的最奇怪場景和經歷。

伯恩斯就任時就趕上中共嚴苛的COVID清零政策高峰期,足足比正常入職時間晚了一年多。

2022年3月,伯恩斯攜太太利比(Libby Burns)抵達北京,看到了電影《星球大戰》中的場景,在一片沙塵暴中,沒有任何外交接待,迎接他們的是數十名從頭到腳穿著白色防護服的中方衛生人員(俗稱大白)。

他們必須穿過登機橋,進入一個從地板到天花板都用塑料包裹的房間,在那裡接受核酸檢測。伯恩斯聽不懂大白在說什麼,因為他們戴著面罩和厚厚的防護裝備,同時也看不見他們的臉。

伯恩斯告訴《金融時報》說,這就像是一部中國版《銀翼殺手》電影,背景設置是2022年。

「這是我所待過的最奇怪的場景。」他說。

在接下來的21天裡,伯恩斯和他的妻子被隔離在大使官邸,不能看到任何一個人。他們也不被允許到院內走動,因為被告知有讓安保人員染疫的風險。

在伯恩斯任職的前九個月里,他前前後後被隔離的天數長達45天。

伯恩斯將他在中國的角色比作20世紀五六十年代冷戰高峰期的美國駐莫斯科大使。或許中共清零帶給伯恩斯的孤立感超過他的這些前任。

而這場荒誕鬧劇的結局來得更是奇怪。2022年12月9日,中共黨魁習近平突然宣布結束動態清零,取消大多數疫情限制措施。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大量中國人口快速感染甚至喪命。

對美國大使館來說,其工作人員(包括家屬在內)中,有80%快速染疫,總計近一千人。

圖為2024年4月16日,美國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右)在美國專利商標局局長凱蒂‧維達爾訪華期間發表講話。(Tatan Syuflana/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美中政治緊張關係似漫長的黃昏之戰

伯恩斯過去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擔任學者,一向措辭謹慎以及彬彬有禮。他的個人形象與身為一個職業外交官,負責處理美中緊張和高風險的關係似乎存在巨大反差。

尤其是習近平對中共體制的掌控超過歷任黨魁,這也讓伯恩斯的工作更具挑戰性。比如:當時任國會眾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後,伯恩斯曾八次被找去聽取中方抗議,每次抗議會談都持續兩到四個小時。

「他們強烈抗議,我則捍衛佩洛西作為美國政府同等部門負責人訪問台灣的權利。」伯恩斯說。

伯恩斯在採訪中告訴《金融時報》:「中國現在的壓製程度比幾十年前任何時候都要高。」

他表示,美中很難進行外交中的非正式對話。他說,現在只有正式的「談判外交」,然後應該有晚餐或小酌時的「幕後外交」,但這種非正式對話已經「少之又少」。

2023年,中共時任外交部長秦剛和國防部長李尚福失蹤。無人知道他們的下落,只知道很多中共官員因腐敗指控被免職。現任中共官員比他們的前任更不願意與外國外交官交換非正式的趣聞軼事。

美駐日大使拉姆‧伊曼紐爾(Rahm Emanuel)曾在社交媒體X上大膽詢問李尚福等中共官員的下落,引發媒體關注。

他在近期接受媒體「連線」(The Wire)採訪時表示,「現在,(說出中共的)事實可能很痛苦,但這就是事實。」

這位駐日大使說,伯恩斯的工作幹得超棒。他說,伯恩斯是「好警察」,而他則負責扮演「壞警察」。

「約翰‧F‧甘迺迪(John F Kennedy,前美駐蘇聯大使)談到了『漫長的黃昏之戰』」,伯恩斯告訴《金融時報》說,「這可能是21世紀的版本,我們必須競爭但又保持接觸,這樣我們才能降低發生衝突的可能性。」

伯恩斯補充說,「我們陷入了與北京的思想鬥爭中——我們的民主價值觀與他們的威權思維。我們每天都在進行這場鬥爭,試圖捍衛我們對未來的看法。」

美中最高領導人去年11月在舊金山會晤,美中政府層面的交往開始緩慢恢復,民間關係的恢復更是長路漫漫。在疫情爆發前,中美每周有345個航班。目前,僅恢復到不到100個航班。

2020年,中國有1.5萬名美國留學生,如今只剩下800人。雙邊旅遊人數也從數百萬人次下降到數千人次。

上周,四名愛荷華州交換教師在中國東北被刺傷,但原因至今未明。伯恩斯隨後曾跟受害教師通話,並公開表示,對此事感到憤怒和深感不安。其中一名教師已經在美國使領館的幫助下返美。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6/2067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