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中在南中國海軍力較量:盟友VS萬噸大驅

資料照:中國海軍055級飛彈驅逐艦南昌號在青島參加中共建立海軍70周年紀念儀式。(2019年4月23日

美國及其盟友在南中國海進行「勇敢之盾2024」聯合軍演之際,中國十分罕見地將3艘055型「萬噸大驅」齊聚部署在南中國海,時間點又恰逢中國海警執法程序新規「海警3號令」實施前夕。分析人士說,中共出動3艘「萬噸大驅」是為了傳遞與美國針鋒相對、絕不示弱的政治訊號,展現北京認為他自己才具備實際控制南中國海現況的「老大哥」地位,並為其未來執行「海警3號令」作執法後盾。

接連軍演

美國主辦的「勇敢之盾2024」聯合軍演18日落幕。接下來,本月底還有美日韓三國首次舉行的「自由之刃」聯合軍演,以及29國聯合參演的「環太平洋演習」登場,展現中國所沒有的盟友力量。

「勇敢之盾2024」今年首度納入加拿大、日本、法國等國機艦參與,部分聯演課目也移至日本本土的自衛隊基地舉行,強化美國與盟邦夥伴快速反應能力,以共同應對印太挑戰。

就在美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里根號」和「羅斯福號」在「勇敢之盾」分別巡航在南中國海和菲律賓海之際,中國也派出4艘驅逐艦,包含3艘055型萬噸大驅「咸陽艦」、「遵義艦」、「延安艦」,以及一艘052C型飛彈驅逐艦「海口艦」赴南中國海進行6天5夜的跨晝夜長航時實戰化訓練。

咸陽艦和遵義艦都是中國海軍去年才剛服役的萬噸級驅逐艦,另外一艘延安艦在2022年服役。也就是說,中國現有的8艘055型萬噸驅逐艦里,這次就拿出最新銳的3艘,齊聚部署在南中國海。

中共官媒央視說,南部戰區海軍的3艘055型飛彈驅逐艦和1艘052C型飛彈驅逐艦組成編隊抵達南中國海某目標海區後,展開快速機動並占領有利陣位,組成綜合防禦隊形,各作戰系統進入一級戰鬥部署,並說艦艇編隊演練對海突擊、對潛作戰、單艦防空等內容,檢驗多項戰法訓法運用成效。

台灣國際略學會秘書長張明睿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之所以要在南中國海派出3艘055型萬噸大驅,是因為他們認為相對的域外力量、也就是美國的海上兵力相當龐大。

軍力存在威懾存在

美國與盟友這邊除了有美軍「羅斯福」號航母和3艘「伯克級」驅逐艦外,還有法國海軍1艘護衛艦、加拿大海軍1艘護衛艦以及美軍「費里號」兩棲船塢登陸艦等。有分析說,這個級別的航母打擊群能夠殲滅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海軍。

張明睿表示,為了對抗美國的海上力量,中共出動具有「航母帶刀侍衛」稱號的055型飛彈驅逐艦,其裝備的新型防空、反導、反艦和反潛武器系統可在海上綜合編隊中擔任指揮與防空作戰中樞,是搭配中國航母戰鬥群的重要水面艦艇。它同時擁有強大的單艦作戰能力,可發射多種飛彈,包括紅旗-9B防空飛彈、鷹擊-18反艦飛彈、鷹擊-21高超音速反艦飛彈、魚-8反潛飛彈和長劍-10巡航飛彈。對於防禦者來說,是不小的威脅。

張明睿強調,有軍力存在的地方,便能有威懾力存在。他說:「它既然是一個演習,對方也是用演習的名義進來之後,那彼此之間就可以去比較力量。」

維繫老大哥地位

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附屬研究員區肇威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也表示,這是中共的一種兵力展示,尤其,過去中共大量建造051型驅逐艦,那是不到4000噸的驅逐艦。經過30年的經營跟建設之後,中國現在有了現代化、萬噸級的055型艦,所以不吝於對內與對外宣傳展示,以營造中國崛起的形象。

區肇威說:「他這個大型又現代化的驅逐艦,除了戰力強之外,也是他想說在南海這邊來彰顯自己老大哥的地位。所以主要就是要對當地的各國展現自己的實力,就是說誰才是老大。」

區肇威表示,畢竟,不管是美國也好,或者是過去的英國也好,都不是常駐在南中國海的國家,儘管他們的影響力及於該處的每個國家,但對中國來說,他就處在當地,他認為自己才是南中國海的「老大哥」。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鍾志東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如果從時間點來看,中國3艘萬噸大驅齊聚南中國海的時間正好是美國「勇敢之盾2024」在南中國海和菲律賓海演訓的時間,所以北京的針對性非常強,它想要透過軍事演習展現與美國針鋒相對、絕不示弱的一種示威,表達「這是我的地盤」。這是第一個訊號。

「海警3號令」後盾

他表示,第二個訊號是3艘萬噸大驅現身是在中國「海警3號令」即將正式實施的前幾天,中國有意藉此展現北京才是目前實際上控制南中國海的力量,並以此作為未來執行「海警3號令」的後盾。

鍾志東說,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把3艘055大驅結合在一起運用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他說:「可以預期,未來055大驅是展現了中國所謂的近海防禦以及遠海護衛的這種戰略的一個很重要的工具。」

隨著中共和菲律賓在南中國海島礁議題上的對峙升溫,美軍「勇敢之盾2024」結合盟國軍演,為盟友撐腰。但中共反制美菲結合的動作也越來越大。

海上相撞

6月17日,中國海警船跟菲律賓船隻在中菲屢爆衝突的仁愛礁附近發生碰撞。菲律賓指控中國惡意阻撓菲律賓的例行運補工作,強調中國海警的持續咄咄逼人行為正在升高區域緊張局勢。

中共則稱,菲律賓非法闖入中國仁愛礁鄰近海域,企圖向「非法坐灘軍艦」運送物資,是危險接近,蓄意碰撞中方「正常航行」的船隻。

美國駐菲大使出面譴責中共造成菲國人員受傷、船隻受損,並阻礙合法的食物飲水補給行動。

分析人士說,中共從使用高壓水槍到故意碰撞菲律賓船隻,已經時常受到馬尼拉和國際社會的譴責。現在「海警3號令」的實施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南中國海的緊張局勢。

6月15日正式實施的「海警3號令」(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允許中國海警部隊可以在中國自己認定的領海範圍內逮捕涉嫌非法進入的外國人和外國船隻。可以未經審判拘留外國人30至60天,外國船隻則會被扣留。

日經亞洲說,菲律賓戰略與國際研究所(Stratbase ADR Institute)總裁丁多·曼希特(Dindo Manhit)指出,中國的新規增加了「封鎖和延誤的可能性」,從而使菲律賓向離島運送補給的任務變得更加複雜。

灰色衝突運用

鍾志東表示:「海警的運用是一種灰色地帶力量衝突的運用,他(中共)想要把這種所謂的灰色地帶衝突的運用法律化、機制化,以及常態化。」

鍾志東表示,但以中共的極權政體來講,法律是替政治服務的工具,不過,這也相當程度地為中國海警在執法上面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正當性。他說,在中國,法律只是參考性,雖然「海警3號令」日前才正式實施,但中國在今年3月時早已扣押台灣的一名金門迷航釣客,至今好幾個月過去了,人還沒有回來。所以中共的海警法要如何運用,完全取決於政治考量。

鍾志東認為,「海警3號令」在實際運用上,中國海警要抓人的時候應該會非常謹慎,也可以說是「欺善怕惡」。它在面對美國的時候會非常地自我克制,事實上,美軍在前幾年就曾在南中國海穿越中國所謂的12海里領海範圍,以凸顯此為國際水道,可以自由航行,中共也莫可奈何。但對於台灣和菲律賓這種較不願升高衝突的國家,北京就會採取很強硬的做法。因此,中共這種欺善怕惡的本質將會在未來海警執法時充分顯露無疑。

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附屬研究員區肇威說,值得注意的是,中共雖然運用的是警察而非軍隊,但中國海警具有軍隊的戰力跟實力,也就是說,中共在不宣戰的情況下就可以用執法的名義去做驅趕甚至逮捕。比如中共在5月實施2024年度南中國海地區的禁漁令,期間長達4個月,到9月才會結束,這將對南中國海周邊以捕魚為生的漁民造成相當大的生計影響。

有效管理

台灣國際略學會秘書長張明睿表示,雖然中共在執行海警法的任務時將不可避免引起相關國家的強列反應,區域緊張也會隨之升高,但中共用海警、而不是海軍下去執法,可以達到「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的不訴諸「武力」、以和平方式解決領土和管轄權爭議的承諾,並有效管理目標。如此一來,中共對東協的承諾,以及非武力手段的克制行為,可能對中國的形象有所助益。

張明睿並表示,美國從今年4月份以來加大島鏈內部水域同盟演習的頻率與力度,尤其針對日本海、東中國海、南中國海形成聯動式與一體式的海上軍演,展現美國對盟友承諾的支持和維護區域和平穏定的決心。但與此同時,美軍也與中共解放軍保持海上活動的溝通與理解,避面誤判,才能讓看似不斷升溫的南中國海衝突又得以因為美軍海上力量的存在而獲得控制,不致上升至武裝衝突。他說,美軍在南中國海的軍事存在與軍事演習所想要達到的設想目標,依照目前的狀況來看,符合美中兩國的國家利益,確實來之不易。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9/2068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