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路透獨家透露美中五年來首次非正式核會談 談了什麼?

據路透社周五(6月21號)獨家報導,美中於3月份恢復了五年來的首次半官方核武器談判,據兩名與會的美國代表透露出來的細節顯示,北京代表告訴美國代表,他們不會因台灣問題訴諸核威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周五拒絕就此置評。

路透社周五(6月21號)獨家報導,美中於3月份恢復了五年來的首次半官方核武器談判,據兩名與會的美國代表透露出來的細節顯示,北京代表告訴美國代表,他們不會因台灣問題訴諸核威脅。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周五拒絕就此置評。

中美關係資料圖片 CHINA-USA/TAIWAN REUTERS/Jason Lee/Files

路透社報導稱,為期兩天的討論在上海一家酒店的會議室舉行,華盛頓派出了約六名代表,包括前官員和學者。北京則派出了一個由學者和分析人士組成的代表團,其中包括幾名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回答路透社的提問時表示,「二軌會談」可能「有益」。該發言人表示,國務院雖然知道三月份的會議,但並未參加。此類討論不能取代正式談判,「正式談判要求參與者就(中國)政府圈子內往往高度分化的問題發表權威言論」。

中國代表團成員和北京國防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周五例行記者招待會上被問到時也簡短說不予評論。

聚焦台灣

政府與政府之間的談判被稱為「一軌談判」。前官員和學者的相關談判形式是「二軌談判「,他們即使沒有直接參與政府立場的制定,也能對政府立場發表權威意見。二軌會談是持續二十年的核武器與態勢對話的一部分,該對話因川普政府於2019年停止提供資金而陷入停滯。路透社稱,美中兩個核大國之間進行非正式討論之際,重大經濟和地緣政治問題上存在分歧,華盛頓和北京的領導人相互指責對方不誠實。

新冠疫情爆發後,雙方就更廣泛的安全和能源問題恢復了半官方討論,但只有上海會議詳細討論了核武器和核武器態勢。去年11月,兩國曾短暫恢復關於核武器的一軌會談,但談判隨後陷入停滯,美國一位高級官員公開對中國的反應遲緩表示失望。

路透社指出,此前美國代表表示擔心,如果中共在台灣問題上失敗,可能會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在路透社首次和獨家報導的二軌會談的細節中,此次「二軌會談」的美國組織者、學者戴維·桑托羅(David Santoro)說:「中方告訴美方,他們完全相信自己能夠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在台灣問題上打贏一場常規戰爭。」

桑托羅是夏威夷太平洋論壇智庫的負責人,他描述了雙方在最近談判中的「挫敗感」,但表示兩國代表團認為有理由繼續談判。他說,計劃在2025年舉行更多談判。

桑托羅認為,美方要討論的一個關鍵問題是,中國是否仍然堅持自上世紀60年代初製造第一顆核彈以來一直奉行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最低限度威懾政策,即擁有剛好夠用的核武器來震懾對手。桑托羅透露,中國代表告訴美國代表,北京堅持這些政策,並且「我們對與你們達到核均勢不感興趣,更不用說優勢了。」

「對話很重要,但絕對不抱有任何期望」

桑托羅總結北京的立場時表示:「『什麼都沒有改變,一切如常,你們太誇張了』。」他對此次討論的描述得到了美國代表、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安全學者萊爾·莫里斯的證實。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的核政策分析師威廉·阿爾伯克沒有參與三月份的討論,但他說,在中美關係冷淡時期,二軌談判很有用。在核武器問題上,他表示:「繼續與中國對話很重要,但絕對不要抱有任何期望。」

中國也是兩個承諾不發起核交鋒的核大國之一(另一個是印度)。中國軍事分析人士推測,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是有條件的,核武器可能被用來對付台灣的盟友,但這仍然是北京的既定立場。

桑托羅表示,有關此次討論的報告正在為美國政府準備,但不會公開。

據路透社,美國國防部去年估計,北京目前擁有500枚核彈頭,到2030年可能將部署超過1000枚。相比之下,美國和俄羅斯分別部署了1770枚和1710枚作戰核彈頭。五角大樓表示,到2030年,北京的大部分武器可能會處於更高的備戰水平。

史汀生中心的阿爾伯克表示,中共嚴重依賴「風險和不透明性」來削弱美國的核優勢,北京「沒有必要」進行建設性的討論。他說,中共擴張和升級的武器庫——包括反艦巡航飛彈、轟炸機、洲際彈道飛彈和潛艇——超出了一個威懾力最低且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國家的需求。美國代表稱,中共稱其努力是基於威懾的現代化計劃,以應對美國飛彈防禦系統改進、監視能力增強和聯盟強化等事態發展。

去年,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簽署了一項共享核潛艇技術並開發新型潛艇的協議,而華盛頓目前正與首爾合作協調對潛在核襲擊的應對措施。

華盛頓的核武器政策包括在威懾失效時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但五角大樓表示,只有在極端情況下才會考慮使用核武器。五角大樓並未提供具體細節。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向路透社表示,北京「拒絕實質性參與」有關核擴張的討論,引發了人們對其「已含糊其辭的『不首先使用』政策及更廣泛的核理論」的質疑。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21/2070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