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德中經貿面臨更多不確定性,權威媒體看好德美經貿前景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左 Robert Habeck)在參觀朝韓邊界非軍事區板門店時對記者講話。(2024年6月21日)

華盛頓—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在周五(6月21日)開始對中國的為期三天訪問開始之際表示,德國將努力尋求保持與中國的經濟關係。有專家認為,在德中經貿關係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的時候,多種政經因素正在朝著有利於德美經貿關係的發展,美國有可能取代中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哈貝克預計將會在這次訪問中向北京官員就歐盟最近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征懲罰性關稅的決定作出解釋,同時試圖緩和中國對歐盟進行報復的風險,這種報復可能會影響到德國的出口行業。

本月早些時候,歐盟宣布了大幅度加征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進口關稅,關稅提高後,中國出口到歐盟的電動汽車關稅稅率將從目前的10%,提高至27%到接近50%不等。

歐盟的這個決定公布之後引起中國的強烈反對,中國企業和政府正在籌劃對歐盟採取反制措施,中國已經宣布要對歐盟的豬肉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並在考慮提高對歐盟大排量汽車的進口關稅。

就在這個時候,德國聯邦統計局周五報告說,上個月,德國對華出口同比下滑14%,出口總額為75億萬歐元。而與此同時,德國對美國的出口增長了4.1%。

今年第一季度,德中貿易為600億歐元(640億美元),也明顯低於同期美德貿易的630億歐元。倫敦金融時報周五報導說,這些數據顯示,在德國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出現問題的時候,德國可能會將貿易重點轉向美國。

中國曾經連續八年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國。但是,除了與美歐關係日趨緊張之外,中國經濟正在遭遇多種嚴重的困難--房地產業危機,地方政府債台高築,失業空前嚴重,國內消費極度疲軟,經濟活動受到了巨大的抑制。一些專家認為,中國正在面臨類似日本在上個世紀90年代所遭遇的「失去的十年」。

東德國商會執行董事馬克西米利安·布泰克(Maximilian Butek)表示,德國的貿易夥伴目前仍致力於發展中國市場,他們相信未來幾年中國的需求將會復甦。

路透社引用布泰克的話說,「不過,如果中國私營部門和消費者的信心持續低迷,美國有可能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他認為美國的領先地位可能會得到鞏固。

德國對歐盟決定將中國電動汽車進口關稅提高至最高達48%的決定持批評態度。柏林官員擔心,德國龐大的汽車製造業嚴重依賴中國市場,因此特別容易受到北京方面報復的影響。

哈貝克並不指望他的這次訪問能夠解決歐中之間的貿易爭端。金融時報引用哈貝克的話說,「衝突不可能在中國得到解決。」

哈貝克周五在韓國停留期間表示,「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建立一個解決問題的模式。」「如果我的訪問能夠為此做出一點貢獻,那就太好了,」哈貝克補充道。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22/207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