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海淀家長群,又一次天塌了…

網傳,早培取消。

這是繼DZ取消後,北京小升初家長群又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

消息傳得是有鼻子有眼,只不過RDF方面還沒有官宣。但如果真的如傳聞所說,早培取消,我覺得這絕對是件好事。

為什麼會這麼說?恐怕要先從早培是什麼說起…

早培,指的是人大附中的早培班,和八少八素並稱為帝都「雞娃天花板」——

從本該上六年級,甚至五年級的小孩中掐尖,通過層層選拔,篩選出一群高智商的「超常兒童」,提前招進RDF,進行個性化培養。

被錄取的小孩在RDF會獨立成班,學校會砸下天團名師給予他們學術上的支持,直到把他們送進清北名校…

有個家長分享了某年早培班的錄取數據,50人的班級里45人進入了清北(含北醫),清北率高達90%,剩下的5個人,有的提前轉學,有的出了國。

這個錄取數據非常牛逼。

進了早培就相當於一腳邁進了清北啊!這個邏輯對家長來說有莫大的吸引力,以至於每年上萬人卷進這場關於「天才」選拔——

從幼兒園就開始為這場考試做準備,一年十幾萬投入、報了三五個奧數班,最後錄取率不超過1%。

也就是說,99%的小孩,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扮演了陪跑的角色,家庭的付出白白打了水漂。

早培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殘酷的。

為了一個空中樓閣般的目標,這批小孩喪失了童年。

從小就上輔導班、參加各種競賽,但從最終錄取的比例來說,無論他們付出多少的努力,最後也彌補不上基因天賦上的差距,擠不進那1%。

當然,也不排除有人運氣好,刷中了考題成為漏網之魚,最後進了ZP的班級,那在和天才的競爭中,也會很快敗下陣來。考上早培後掉隊的小孩常有,讀著讀著就讀不下去了,精神狀態還出了問題…

但很多家長不以為然,他們在拼ZP的時候,都覺得自己的小孩就是那1%。

實際上,如果真的屬於這1%,那實際上也不太需要參加ZP,在任何一所學校里都會出類拔萃,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而且,對於這1%的天才來說,不進RDF的ZP可能會更好。邏輯很簡單,升學這條路,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頂尖名校里學神扎堆,必然會分出個三六九等,有人拔得頭籌,就有人墊底,哪怕都是各校的尖子生。

人大附ZP一下收進來80來個清北的苗子,裡面有強有弱。強者必然心理優越感極強,站在巔峰的巔峰,那弱一點兒的怎麼辦?

普通學校里一路秒殺眾生,想要什麼資源沒有?到了人大附的早培,一切就是浮雲流水,只能自己調整心態…

當年四中建實驗班,一個班40的學生,20個學生會主席20個書記,都是帝都各校挖出來的奇才怪才,身懷絕技,不是寫書出書、南極科考,就是在全球科技比賽拿獎,反正就不是正經考試但出類拔萃的主兒。

但就是這麼一群牛娃,也會遭遇「自我蔑視」的人生滑鐵盧。

只因為四中當年一屆畢業400多人,命中100多個清華北大。要只考個中傳人大都沒臉參加同學會(同情這些大學…俺招誰惹誰了?平白當了清北的襯托)。

本來是目空一切的學霸,從來沒有嘗過失敗的滋味,一旦墊底心態就很容易崩塌。

有個人大附中的小孩特別牛,升學走的早培。

萬里挑一的少年很有思想,高中選擇從早培出來,進了人大附普通班級,普通班級讀完申請去讀美國的康奈爾。

排名前20的學校,他從來沒有一次自我炫耀。直到第一學期考試結束,他拿到了一個全A的成績,史無前例地發了一個朋友圈,說「在牛孩的壓抑下的我終於熬過來了,我可得插腰多站一會兒。」

人大附、早培、康奈爾,十幾年在牛娃堆里熬,拿到了名校的優秀成績,才有勇氣片刻揚眉吐氣。

與其這樣臥薪嘗膽壓抑自我,還不如選個普校當學霸。

北京很多學校的資源也不差啊,只要是出頭,中科院研究所、美國交換的機會樣樣不落下。

所以,早培這樣關於升學的掐尖里,實際上的贏家只有學校而已。

對小孩來說,其實價值不怎麼大。學神在哪個學校都難掩鋒芒,學霸在普校更容易發光發熱。

有很多家長覺得,這話有點問題吧,師資總歸還是這些牛小頂尖,人大附里的大神如李永樂、申怡,名師天團個頂個地牛啊。

是的,名校師資確實牛逼。但老師能教的學生數量終歸是有限的,有幾個大神能輪到你家娃頭上?

天團資源全部投放在了重點班,越是牛校越如此。因為在「天才」身上砸資源的報酬率高啊!牛校揚名立萬,靠的就是重點班+重點栽培+重點收割。

其他的都是陪襯,不重要。

陪襯到什麼程度?前一段時間有個牛校的娃媽諮詢紐西蘭,她說小孩在國內厭學,實在熬不下去了。

問她原因。

她說,小孩讀的是牛校普班。剛進校的時候很激動,覺得老師都很open,學生也能暢所欲言。於是在地理課上,大膽提了個關於宇宙的問題,想和老師探討一下…

結果,地理老師在全班面前讓他閉嘴,說這個問題高考根本不會考,所以你也沒必要知道。

小孩當場石化了,從此厭學,再也不好好上課。

萬萬沒想到啊,這件事還有續集。就在今年的高考題上,她家小孩問的問題赫然寫在了地理卷上…

氣得這個媽媽狠狠吐槽,對牛校的幻想徹底破滅。

牛校的師資,分配就是不均。

也許老師的學歷都是名校研究生以上,那教學的水平很參差,普班學霸想要撈到一星半點的優質資源,全憑運氣。

但為什麼這些牛校都能一本保本呢?

仔細想想就知道了,因為他們用清北錄取率做幌子,用中考最高分數線劃拉出了,那些本來就能讀到一本的學霸啊!

所以,在北京這個地方,你還以為高考是一考定終身?

NO!清北、985、211的盤子,早在中考結束的時候就已經分完了…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Miki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24/2071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