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台灣「漢光演習」7月登場 取消展示性科目、儘可能模擬實戰

台灣7月下旬將舉行「漢光40號演習」。不具名的台灣高級國防官員表示,今年演習取消大部分展示性科目,強調進行「沒劇本」、「儘可能接近實戰」的模擬訓練,因應來自中國快速上升的「敵情威脅」。

2023年的台灣漢光39號演習,一名士兵揮舞國旗。

中國聲稱民主自治的台灣是其領土,儘管中國共產黨從未統治過台灣。中國過去幾年來不斷提升對台灣的文攻武嚇,施壓要求台北接受北京的主權主張。

台灣將於7月22日開始為期五天的年度重大演習「漢光演習」。7月20日將開始下達敵軍灰色地帶侵擾、集結等徵候,讓參訓官兵進入「戰時情境」。

關於今年演習的不同之處,路透社星期日(6月23日)引述台灣一名軍方高級官員報導指出,近年「敵方」威脅變化迅速,台灣的防禦作戰計劃必須不斷滾動修訂,綜合作戰訓練的緊迫性也越來越重要。

「我們迫切需要重新思考演習的開展方式,」這名官員說。

該官員表示,一些主要用於展示的內容已被取消,而為了強化夜戰能力,今年將有夜間演習、日夜連續性演練等。不同尋常的是,參訓部隊會頻繁出現在鄰里街道,首都台北也將包括在內。

「這不是關於考績,」這位官員說。演習將儘可能模擬實際的戰時情境,「我們想讓士兵們甚至懷疑這是不是真的。」

官員還指出,去中心化指管是今年演練的重點,目的是要落實確立接戰規則(ROE)、授權與責任區分工,驗證基層部隊在通訊中斷時的獨立接戰能力。

官員說,取消大型火力展示等項目,演習或將不如往年「好看」。民眾很可能看到演習部隊發生裝備故障、動作不純熟、服裝儀容不整等狀況,都是實戰中可能面臨的問題。

他強調,目的就是「不務虛、不玩假、照實做」,希望社會大眾能接受此觀念。「只有通過實時的實地核查,才能真正了解部隊的能力和局限性,」這位官員說。

台灣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這次演習取消讓官兵疲累的預演、預校科目,採取實戰化演訓,也預告可能會打擾民眾。這可以看出新任國防部長顧立雄「貼近真實」的政策方向,他樂見這樣的改變,讓台灣國軍強化實戰化訓練。

此外,台灣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排定星期三(6月26日)邀請國防部報告漢光演習。除了防長出席之外,參謀總長梅家樹也將列席。這將是台灣立法院史上第二位參謀總長赴立院備詢,格外引人矚目。

時值周末,中共國防部沒有接聽路透社尋求置評的電話。中共國防部6月曾威脅台灣說:「以武拒統是死路一條,花台灣老百姓血汗錢買再多的武器都是徒勞的。」

台灣軍方拒絕評論關於總統參與的細節,也不回應演習中是否有美國觀察員的參與。

台灣國防部在4月份電腦輔助演習時曾表示,想定場景包括灰色地帶侵擾、對台封鎖及「由演轉戰」快速犯台等敵方可能行動。

中國一直對台實施灰色地帶「飽和式襲擾」,除了軍機頻繁跨越海峽中線,中國也頻頻以空飄氣球、無人機、民用船舶等手段,增加台灣應對的負荷。

台灣總統賴清德5月就任後不久,中國還在台灣周邊舉行了大規模針對性的軍事演習,稱這是對賴清德就職演說的「懲罰」。

(此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導。)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24/207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