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大疆無人機有望在全美禁用,美國製造商將迎來黃金時代?

美國國會正在研究針對中國無人機壟斷美國市場所帶來的巨大國安風險的限制法案。這使得中國無人機公司在美國的前景變得岌岌可危。美國無人機製造商和國安專家認為,美國本土的無人機行業正在抓緊歷史機遇,提高產能和速度,甚至在細分市場上表現出優於大疆無人機的技術和性能。他們建議美國政府出台優惠政策,包括提供補助和投資關鍵材料等,以重振美國國內的無人機供應鏈,縮小與中國的成本差距。

美國海軍陸戰隊員2017年2月8日試驗無人機(美國海軍陸戰隊照片)。

國會出台限制中國無人機的法案

美國眾議院6月份通過的《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中包括的《反制中共無人機法案》(Countering CCP Drones Act),要求將全球最大的無人機製造商中國大疆(DJI)的特定設備和服務加入聯邦通訊委員會的「涵蓋清單」(華為、中興、海康威視等中國公司也在該名單中),不得用於美國通信基礎設施。該法案還有待參議院通過其版本,兩者合併後可由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簽署成為法律。

發起這項立法的美國紐約州共和黨眾議員埃莉斯·斯特凡尼克(Elise Stefanik)將大疆無人機描述為「帶翅膀的TikTok」。「大疆帶來不可接受的國家安全風險,早該將中國製造的無人機從美國撤出,」她說。

大疆資助的無人機倡導聯盟(Drone Advocacy Alliance)指出,如果⼤疆被列⼊涵蓋名單,聯邦通訊委員會將不再批准在美國繼續銷售⼤疆的產品或軟體。該機構還有可能撤銷現有授權。這意味著今後美國不僅不會批准任何新的⼤疆產品,⽬前獲准在美使⽤的⼤疆⽆⼈機未來也可能會面臨停⻜的命運。

大疆公司21日回復美國之音的問詢時表示,大疆一直與美國立法一員合作,強調無人機技術對美國經濟的重大貢獻。該公司敦促美方糾正有關該公司背景的任何錯誤信息,並解決毫無根據的數據安全問題。

」我們致力於與決策者合作,確保決策基於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而不是基於公司的所屬國,」該公司表示。

除了大疆,美國商務部上個星期還將另一家中國無人機製造商道通智能(Autel Robotics)列入黑名單,禁止美國公司與之開展業務。

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主席約翰·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和斯特凡尼克眾議員曾揭露該公司和中共軍方的深厚聯繫並於6月21日發布聲明說,商務部將道通智能列入黑名單是一個強有力的第一步,「但參議院現在必須捕手並通過眾議院已通過的《反制中共無人機法案》,禁止與中共有聯繫的新的無人機進入美國空域。」

「投資大疆的美國公司應感羞恥」,中共戰時攻美利器?

保衛民主基金會(FDD)網絡與技術創新中心總監、退役海軍少將馬克·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告訴美國之音,《反制中共無人機法案》將遏制美國用戶購買新的大疆無人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會衝擊大疆擁有的市場份額。

他說,一直關注這個問題的公司和行業會知道,美國國會在過去三年中一直在非常積極地解決這個問題,讓中國無人機脫離美國軍隊和政府其他部門,並開始討論讓其脫離美國的執法和急救人員,減少美國的脆弱性。

「換句話說,如果你是一家公司而你仍在投資大疆無人機,並且正在營運我們的關鍵基礎設施,你應該為此感到羞恥,因為你可以看到美國政府在過去幾年裡一直在這麼努力的解決這個問題,」他說。

數據顯示,大疆和道通智能等中國無人機公司的產品壟斷了美國業餘無人機市場77%的份額和商用無人機市場90%以上的份額。美國應急人員操作的無人機有超過九成都在中國製造。

近年來,中國產無人機在華盛頓被普遍視為中共監視和操控美國的工具。美國共和黨聯邦參議員里克·斯科特(Rick Scott)說,你得把每架中國產的無人機視為那隻橫跨美國的中國間諜氣球,「每一架(無人機)都能在美國的軍事設施上收集數據或攜帶有害物質,針對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自然資源、企業和家庭。」

6月18日,美國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主席馬克·格林(Mark Green)和能源與商業委員會主席凱西·麥克莫里斯·羅傑斯(Cathy McMorris Rodgers)致函國土安全部和能源部,要求行政部門解密公開包括大疆創新和道通智能等中國公司所生產的無人機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的風險。

美國網絡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和聯邦調查局今年1月警告說,中國「頒布了法律,為政府提供了訪問和控制在中國公司持有數據的擴展法律依據」,並且「在關鍵基礎設施操作中使用中國製造的無人機系統有可能將敏感信息暴露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局」。

為了消除美國政府對數據安全的擔憂,大疆本月初表示,「同步飛行數據」( Sync Flight Data)選項將從美國用戶的設置頁面消失。大疆近年來還推出了可以離線使用設備的「本地數據模式」(offline mode),並表示只有在得到客戶同意的情況下,才會訪問客戶數據。

但前美國國家安全局網絡安全總監羅布·喬伊斯(Rob Joyce)20日在美媒《國會山》發文指出,用戶無法完全控制大疆的訪問權限,從事建築、通信和運輸等行業的美國公司越多地將中國無人機引入日常營運,國安風險就越大。

他在文章中說,「美國公司不能簡單地審查其無人機的軟體以確保它們不會與北京聯繫。正如上述機構指出的那樣,『由中國實體控制的更新可能會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引入未知的數據收集和傳輸功能』。只需幾個按鍵就可以將無害的無人機變成高效的間諜設備。」

美國無人機公司BRINC的戰略和市場溝通副主席、前深圳大疆員工大衛·貝諾維茨(David Benowitz)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我們很難持續不斷地了解和評估大疆所發布的產品,它可能有與無人機本身的標準生產分開安裝的後門晶片(backdoor chip),這種情況我們以前看到過,在衝突期間,流氓國家確實會在消費產品上安裝後門晶片來進行間諜活動。」

若有朝一日美中之間爆發戰爭,蒙哥馬利認為,大疆公司在商用無人機市場的主導地位使其有機會繪製美國的基礎設施地圖,並提供給中國情報機構,以備作戰使用。

他說:「我所說的繪製是指在極高的程度上觀察、查看和記錄美國的基礎設施。結果是,我認為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在突發事件爆發的危機期間更有效地針對我們的關鍵基礎設施的脆弱之處進行打擊。」

另一方面,他認為,中共當局還可以訪問大疆無人機中潛在的惡意軟體來破壞或阻止無人機的運行,從而讓美國在戰時無法使用來中國的無人機設備。

資料照:中國大疆一名雇員在上海展示新型無人機。(2019年5月22日)

替換大疆無人機阻力重重,更強法案醞釀中

《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的眾議院版本還要求,在法案生效後90天之內,國防部長應通過國防技術安全管理局局長並與國防創新部主任協調,對一架由大疆創新製造的無人機進行完全拆解,確定無人機內部每個組成部分的來源,並向國會進行報告。

美國國會此前通過的《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要求禁止國防部購買和使用中國製造的無人機和部件;作為《2024財年國防授權法》的一部分而獲得通過並已簽署成法律的《美國安全無人機法》(the American Security Drone Act)要求從2025年12月開始,聯邦資金不得用於購買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製造的無人機以及使用這些國家製造的某些組件的無人機。

大疆正在採取多項措施規避美國不斷加強的監管和制裁,包括通過授權協議「換殼」在美繼續運行,資助「無人機倡導聯盟」以發動美國公民聯繫國會議員,反對立法。

由於多年來大疆無人機已然成為從地方執法機構到普通業餘愛好者的首選,《反制中共無人機法案》也面臨著來自美國殊利益集團的抗議和反對。

一批美國應急人員聲稱該法案「將賦予聯邦通訊委員會權力,在無需國會批准的情況下,追溯性撤銷所有大疆許可證,實質上拆解了約90%的公共安全無人機操作。」

代表加州800多個消防機構的加州消防局長協會(CFCA)、執法無人機協會(LEDA)、空中公共安全協會(APSA)等倡導團體日前也致信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稱該法案是有還的,因為它忽視了公共安全機構的緊急行動的需求,損害了急救人員有效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

公開信寫道:「過度依賴未經驗證的替代品以取代成熟的中國無人機技術是不切實際且危險的。簡而言之,我們尚未達到與中國的技術平衡。」

勞動力高昂、生產規模不足和定製晶片組的成本等因素被認為是阻礙美國無人機製造商降低價格的主要障礙。根據美國無人機經銷商公司Advexure創始人特拉維斯·威貝爾(Travis Waibel)的分析,美國的無人機在技術、可靠性和操作安全性方面仍落後中國三至五年,價格卻比大疆同類產品高出三到六倍,而且有時美國公共安全機構不得不等待162天才能獲得美國製造的、符合《國防授權法案》要求的無人機系統。

不過,佛羅里達州去年為其他尋求擺脫中國無人機的實體樹立了榜樣。該州實施了對於中國無人機的州級禁令,劃撥2500萬美元以補償執法部門的更換費用,並將不合規無人機移交給給南佛羅里達大學(USF)的網絡安全中心,分析是否存在網絡安全問題。

美國之音致信佛羅里達執法機構以及管理服務部查詢置換進度,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佛羅里達網絡安全中心在回復美國之音時表示:「我們正在安全地存放這些無人機,以期在某個時候獲得資金(以啟動研究計劃)。」

擔任過佛羅里達州州長的共和黨聯邦參議員斯科特今年2月撰文指出,美國必須繼續將中共支持的產品從美國人的生活中移除,結束中共壟斷無人機行業的暴政。他認為,無人機不僅是一場技術之爭,中共尤其想要通過技術領域摧毀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威脅美國的自由和安全。

他說:「與中國產業中的成千上萬家公司玩打地鼠的遊戲對美國政府來說完全不可行。全面停止採購這些無人機更為高效。」

總部位於維吉尼亞的國際無人系統協會(AUVSI)負責人麥可·羅賓斯(Michael Robbins)對美國之音表示,儘管替換大疆無人機存在重重困難,但不意味著美國應該繼續使用大疆無人機,而是加強了振興美國本土無人機工業的緊迫性。

「多個美國政府機構——包括國防部、財政部、商務部、國土安全部和聯邦調查局——已經明確表示,繼續依賴中國無人機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警告的緊迫性和頻率都在增加,」他說。「AUVSI支持制定合理的時間表,以擺脫中國製造的無人機,我們支持能夠創造安全系統需求並刺激對美國在自主和先進技術領域領導地位的投資的計劃,包括撥款、稅收優惠和貸款擔保。」

美國國會正在研究其他法案,以進一步擴大限制中國無人機的範圍和力度,振興本土工業基礎。

斯特凡尼克議員今年五月推出的另一項《急救人員無人機法案》(Drones for First Responders Act)要求對中國製造的無人機實施增量關稅,起始稅率為30%,每年增加5%;為急救人員、關鍵基礎設施提供商以及農民和牧場主建立新的補助計劃,以購買在美國或盟國製造和組裝的安全無人機;建立強化的原產地規則,要求到2030年進口到美國的無人機不包含如何在中國製造的關鍵部件。

保衛民主基金會的蒙哥馬利認為,從長遠來看,美國必須發展出一種高性價比的中國無人機替代品,而這需要政府提供支持。

「中國進入市場的方式讓美國陷入了功能失調。我們需要做的是創造條件,讓美國公司能夠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中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和中國競爭,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補助金,我們都需要某種補助項目,而《急救人員無人機法案》中有這樣的項目,」他說。

總部在西雅圖的無人機公司BRINC的創始人、曾在大疆實習的布萊克·瑞斯尼克(Blake Resnick)向美國之音展示BRINC的無人機。

不畏挑戰,美國無人機順風啟航,奮起直追

總部在西雅圖的無人機公司BRINC的創始人、曾在大疆實習的布萊克·瑞斯尼克(Blake Resnick)上個月在新品發布會上表示,該公司能夠做到不使用任何來自中國的電子產品和傳感器。

「這非常難,因為整個全球電子行業,實際上,更具體地說是全球無人機行業都以一個城市為基地,這就是深圳(大疆總部)。但我們已經能夠去建立一條美國製造的供應鏈,」他說。「成為首屈一指的美國製造的公共安全(無人機)公司,這就是一切的意義所在。」

BRINC副主席大衛·貝諾維茨是大疆企業部門的創始成員,曾於2016-2020年在深圳工作。他告訴美國之音,中國製造的無人機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大量補貼,生產成本明顯低於美國的產品。

貝諾維茨看到了中國政府在把深圳建設為硬體產品製造基地過程中所給予的支持,這讓他印象深刻。

「從內部角度看,當你背後有政府之手的全力支持,投資不同的製造能力,幫助建立總部、獲得辦公空間,事情進展得非常之快,這很有趣,」他說。

貝諾維茨還表示,在中國公司內部,有很多東西在合同上規定只有中國公民才能閱讀審查或者參與其中。

「該公司在中國國內的許多活動以及政府的互動,和像我這樣的外國人之間肯定存在著一道黑牆,」他說。

但他補充說,中國政府在不同行業投入大量資金,造成了供應過剩,這確實降低了成本。但從長遠來看,這不一定是可持續的,而且確實會排擠外國企業。

中國無人機不可替代的神話是虛假宣傳

儘管如此,美國的公司正在迎頭趕上。

國際無人系統協會的羅賓斯今年5月在美國國會作證時強調,所謂中國無人機不可代替的神話是來自中國公司的虛假宣傳。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公共安全部門唯一可行的無人機選擇來自中國。事實並非如此,這是中國無人機公司及其發言人傳播的一個方便的神話,」他說。

他說,現在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無人機能夠與中國無人機匹敵,甚至提供更強的能力。

「由於對創新和先進位造業的投資,近年來美國和其他非中國無人機公司在大多數用例中已經基本縮小了能力差距。隨著持續投資,這一差距將完全消失,」羅賓斯說。

BRINC最近推出一款專為公共安全和緊急響應所研發的無人機「Responder」,可接入美國911的報警系統,還能夠投放急救設備,使得911呼叫解決率提高25%,響應速度提升50%。

貝諾維茨對比指出,BRINC目前在公共安全領域最受歡迎的無人機Lemur2可以做很多大疆無人機比如Mavic3 Enterprise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打破玻璃並進入建築物、進行雙向通信。

「大疆無人機無法在任務中降級風險(deescalate a mission),它可以四處飛行拍攝漂亮的照片或視頻。 BRINC的無人機不僅可以做到這一點,還具有玻璃破碎功能,直接與911呼叫系統同步,部署速度也快得多。BRINC的部署時間大約為5秒,大疆大約需要45秒。當你需要爭分奪秒時,這種速度至關重要,」他說。

貝諾維茨表示,目前他所接觸到的大多數美國急救部門都認識到BRINC無人機在很多情況下比大疆產品表現得更優秀。

「很多機構實際上慢慢地轉向BRINC和其他製造商的無人機,因為我們確實更多地傾聽美國急救人員的需求。如果回顧一兩年前,(美國無人機落後於中國)這種論述可能是真的。現在我們的無人機在功能、能力和可靠性方面已經達到了同等水平,但成本肯定存在差異,」貝諾維茨說。

他指出,身邊的很多美國無人機公司都投入了大量資金,儘可能地提高競爭力,肩負著取代中國製造無人機的使命感。

「我們開始看到不同參與者專注於市場的各個部分,例如BRINC專注於公共安全,其他公司專注於公用事業或建築業。這是美國無人機行業的發展方向,我們看到大量的行動和個體參與者在儘可能快地提高產量、加快速度、擴大產能,」他說。

除了通過上述法案,貝諾維茨建議,為了幫助美國無人機在成本上追趕中國,美國政府還應加大投資擴展生產無人機關鍵部件的能力。

他說:「總體而言,大疆具有垂直整合的優勢,也得益於中國政府對無人機組件所需的定製矽膠等產品的投資開發。我們應該看到(美國政府)類似的投資,幫助美國供應鏈基礎真正提高原材料能力和性價比。」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25/207164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