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大眾德國車廠要關門 震驚了德國

大眾汽車集團(Volkswagen AG)在其87年的歷史中首次考慮關閉其在德國的工廠,此舉違背傳統並冒著與工會發生衝突的風險,反映出歐洲汽車業的深層困境。

大眾汽車標誌 AP- Nam Y. Huh

彭博社今天報導稱,德國和法國汽車製造商在電動汽車生產競賽中失利,正面臨工廠關閉的混亂浪潮。而多年來,這家德國汽車巨頭一直忽視產能過剩和競爭力下滑的問題,如今,其舉措很可能引發行業更廣泛的反思。原因很明顯:歐洲在電動汽車領域與中國對手和特斯拉公司的競爭努力正在失敗。

據 Just Auto的數據,由於歐洲汽車銷量仍比疫情前的水平低近五分之一,包括大眾、Stellantis NV和雷諾 SA在內的製造商30多家工廠,營運水平並不盈利。大眾位於沃爾夫斯堡的龐大本土工廠,稱是歐洲最大的工廠。

歐洲大陸正面臨內燃機時代的末期。與美國不同,該地區的汽車行業在全球金融危機後繼續支撐著高成本工廠。電動汽車競爭需要大量投資,俄羅斯廉價能源的流失以及中國前景黯淡,這些日子即將結束。

令人不安的跡象不斷出現。大眾汽車的股價接近2015年柴油危機後的低點。7月,由於上半年銷量下滑,該集團下調了全年業績預期。新車型支出導致汽車淨現金流為負值,而去年同期為正值25億歐元(28億美元)。

包括大眾品牌在內的量產品牌的利潤率有所收窄,而包括奧迪在內的品牌群的盈利能力也有所下降。

由於電動汽車普及速度放緩,雷諾執行長盧卡·德梅奧(曾任菲亞特和大眾高管)一直主張建立聯盟,整合整個歐洲的資產,類似於飛機製造商空客與波音公司競爭的聯盟。但實施此類戰略舉措的時機似乎已經不多了。

AIR Capital駐倫敦股票分析師 Pierre-Olivier Essig表​​示:「如果大眾考慮關閉德國工廠,考慮到這個過程的艱難程度,這意味著形勢已經變得非常嚴峻。形勢非常令人擔憂。」

在德國和瑞典等一系列國家減少或取消激勵措施後,歐洲引領了全球電動汽車轉型的放緩。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和大眾合作夥伴上汽集團旗下的 MG等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紛紛加入這一行列。在預期大幅增長之際,電動汽車市場增長乏力導致今年出現逆轉。

作為德國戰後經濟奇蹟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眾汽車集團數十年來一直在擴張——收購了捷克共和國的斯柯達、英國的賓利和義大利的蘭博基尼,並在歐洲五個國家建立了十個品牌。

這是因為,該公司在結構上傾向於通過工會的強大作用以及其總部所在地下薩克森州的股權和董事會席位進行擴張。即使在2015年柴油醜聞之後,該公司也積極投資電動汽車。但這些投資並沒有帶來回報。

7月份,大眾集團旗下的豪華品牌奧迪宣布計劃裁減布魯塞爾工廠3,000名員工中的90%,這表明該公司正在轉向裁員模式。德國通常是大眾的禁區,但周一的公告改變了這一現狀,也增加了執行長奧利弗·布魯姆(Oliver Blume)的賭注,他還在努力扭轉大眾汽車最大市場中國市場份額的下滑。

大眾汽車公司最高員工代表丹妮拉·卡瓦洛(Daniela Cavallo)在一份工會通訊中表示:「最終的賭注是這個國家工業的未來生存能力以及相應的連鎖反應。我們不會允許大眾汽車公司出賣德國作為業務所在地。」

大眾汽車計劃的削減對於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來說是又一次打擊,該經濟體正陷入經濟停滯,並面臨移民、能源成本上漲、預算緊縮和烏克蘭戰爭等挑戰。

彭博社說,轉向電動汽車本應是該工廠和整個行業的新篇章。所有員工都接受了高壓電池操作和電動機安裝培訓,設備也進行了升級,包括在相當於15個足球場的面積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

西歐的老工廠面臨關閉的威脅尤其嚴重,因為那裡的工資和成本都比較高。關閉一家工廠對當地經濟有重大影響。這些工廠直接僱傭了數千人,並支持了從零件供應商和物流到清潔工和麵包師等數千個額外工作崗位。這些崗位很難被取代。

由於影響範圍巨大,關閉工廠並非一項簡單的決定,需要與當地政府和員工代表進行長時間的談判,以尋求替代方案或成本高昂的措施來減輕打擊。例如,關閉布魯塞爾工廠可能使大眾損失約10億歐元。比利時首相亞歷山大·德克羅參與了談判。

但大眾表示,除了採取更激進的策略,別無選擇。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904/209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