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華電動汽車關稅依然是德語報刊高度關注的話題。瑞士《新蘇黎世報》認為,造成如今局面的主要責任在於習近平,他寧可犧牲經濟也要堅持地緣政治對抗。
瑞士《新蘇黎世報》以「歐洲正在遠離中國當權者,北京自己需要為此負責」為題,刊發評論指出,歐盟對華汽車關稅標誌著歐中關係的重大轉折。作者認為,歐洲這樣做的原因既有跟隨美國的動機,也是因為在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爆發後認識到了依賴中國的危險性。而中國市場本身重要度降低,也成為了這一趨勢的重要推手。
文章注意到,2020年以來,德國對華出口的占比穩步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疲軟導致進口需求下滑。
「習近平似乎並不怎麼熱衷於大規模救助計劃,他更希望對經濟進行結構性轉型,減少對房地產以及建築行業的依賴。北京似乎已經接受了今後幾年經濟增速大幅放緩的局面,其結果便是中國市場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下滑。」
「近幾個月來,中國採取了一些措施來爭取吸引歐洲。中共外交部讓歐洲幾個大國的公民免簽入境,還向烏克蘭派出調停特使。習近平還強調了要對外國投資者保持開放,並表露其改革意願。可是,中國政府的魅力攻勢還是在地緣政治的現實面前敗下陣來。」
「歐洲並不是習近平的優先事項,經濟也不是。他的矛頭對準了美國,並且將其他一切都置於中美對抗之下。在這場權力鬥爭中,他有俄羅斯、伊朗、朝鮮作為盟友,兩個傾向專制的歐洲國家也是中國的好朋友:匈牙利和塞爾維亞。2023年,中國對歐直接投資的一半都流向了匈牙利。」
「所以,歐盟越發疏遠中國,北京自己要為此負責。歐盟對華汽車關稅是一大步,今後還會有更多的此類措施。習近平堅持自己的路線,而歐洲也會加速疏遠中國。很顯然,這是北京願意付出的代價。」
(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