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儘管外資入市 但其規模僅占中國股債市4%

中國外匯管理局10月22日公布結束連續半年的逆差格局美聯社資料圖片

中國外資持續撤出,出口也在放緩,但中國外匯管理局10月22日表示,由於中國股債市場對外資有吸引力,外匯收支從第二季的逆差轉變成第三季的順差。這是否反映了中國經濟向好回穩?或是又一波的托市假象?

中國外匯管理局周二(10月22日)公布,以美元計,9月的銀行結匯為2377億美元,售匯為1895億美元,順差482億美元,結束連續半年的逆差格局。不過,前3季的結售匯依然有逆差1213億美元。

中國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紅燕在國新辦記者會表示,結售匯從逆差回到順差水平的關鍵在於9月底的股市上升現象。

李紅燕說:「受境內股市上漲帶動,9月下旬以來,外資淨購入境內股票總體增加,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的意願進一步增強。目前,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的資本市場總體處於起步階段,持有人民幣資產的規模和比重不算高,外資在國內股市、債市的占比在3%至4%左右,受多重有利因素支撐,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李紅燕表示,外資持有人民幣債券的總量,已處於6400億美元的歷史高位,相信隨著政策進一步落地見效,中國股債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有望繼續增強。

資料圖:國家外匯管理局。(路透社

大水漫灌救市吸引熱錢割韭菜難長留外來資金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座教授謝田表示,中國外匯收支突然好轉,與近期中國股市狂熱,吸引看準中國民間300萬億存款的外資短暫回流有關。但只要外資撤出中國市場的主軸沒有改變,進入股市的外資也不會長期留在中國。

謝田說:「中共在9月底大水漫灌,注入了很多資金來試圖拉動股市,有一個短暫的上揚。華爾街有些資本家在呼應中共,鼓動一些華爾街的資金也進入中國,又套走了一些韭菜(中國股民)的一部分的儲蓄,我想是造成中國看起來外匯收入狀況還不錯的原因。但是這個股市的拉抬效果是很有限的,我相信也沒有那麼多的外資會傻到繼續進入中國。」

中國能通過操控外匯出入創造順差效果

台灣文化大學國發所兼任教授陳松興也表示,救股市政策只能吸引短暫的投資,又說,從實體經濟數據看,中國在9月的進出口下滑,創造外匯的能力相應下滑,中國政府在急需創造利多挽回信心的情況下,可以利用操控的手段營造外匯順差的效果。

陳松興說:「為了要保持對人民幣的信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它(中國政府)勢必在第三季度要做出一個正數。因為中國外匯要匯出的部分,它(中國政府)完全有能力做管理,包括減少中國企業在海外的購併行為,外資企業打算把資金匯出來的時候都有碰到困難,或者有一些的延滯。如果中國在海外的企業可以同時有一些資金的匯入跟匯出的話,都可以達到它(中國政府)希望外匯順差的一個效果。」

陳松興表示,中國除了面對內部房地產、地方債和銀行系統風險提高等問題外,也可能因為美國降息幅度不如預期,使中國卡在降息應對通縮,還是保匯率的兩難局面,如果北京不出台配合結構性改革的救市措施,相信第4季度難以靠干預外匯買賣維持順差的趨勢。

操縱匯率創造向好假象無助走出經濟困局

經濟學者司令表示,9月的外匯呈現的順差,不等於外資重新回到中國市場。對照中國近期公布的數據,經濟增長不達標,出口放緩,青年失業率處於17.6%今年第2高的情況,數據上的回穩不是真正的經濟回穩。

司令說:「在外匯市場上大量的動用上萬億的外匯存底,隱形的操縱匯率是中國政府十分擅長於做的技術性安排。中國不再是以前的世界工廠地位,但是中國可以是一個貨幣操縱的元兇。至少可以讓人看到人民幣在匯市上的表現比較堅挺,貶值的步伐也慢了下來。但這個東西(結售匯順差)沒有實體經濟支撐,導致了老百姓的實際感受,和中國管理當局製造的空中樓閣之間落差極大。」

司令表示,隨著各國對中國出口再加關稅的狀況持續,北京難以再用犧牲外匯存底總量和干預手段等方法,為外匯收支營造向好的假象。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023/211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