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驚人的命運法則:你相信什麼,就會發生什麼

人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但可以支配對待命運的態度。

1956年的最後一天,《真理報》刊登了一篇小說。

莫斯科電台同時跟進,全文播報這篇小說,聽過的市民無不淚灑當場。

這就是諾貝爾獎獲得者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說《一個人的遭遇》

小說講述了普通人索科洛夫充滿苦難的一生。

面對命運屢次的詰難,索科洛夫從未放棄生的意志,努力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

這不禁讓我們思考:人的一生中難免遭遇困厄,當厄運降臨,幸福的生活剎那間覆滅,你又會怎樣面對?

索科洛夫以他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

人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但可以支配對待命運的態度。

而你相信什麼,就會發生什麼。

索科洛夫是個普通工人,與妻子一起過著平凡的生活。

他們相識於工廠做工時。當時,索科洛夫的家人都在饑荒中餓死了,他一個人無依無靠,為了生存,賣掉了鄉下的房子來到省城。

也就是在這裡,他邂逅了同樣是孤兒的妻子。

兩人都深刻體會過生活的苦,因此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幾年過去,兩口子有了一兒兩女。家庭的生活開銷加大,為了賺更多錢養家餬口,索科洛夫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靠著辛勤的雙手,他攢了一些錢,蓋了一所新房子,還買了兩隻山羊。

眼看著生活越過越好了,索科洛夫滿腦子都是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

然而,這種幸福的日子過了沒幾年,命運卻給了索科洛夫一記暴擊:衛國戰爭爆發了。

索科洛夫受命要去前線打仗。

他深知,一旦上了戰場,命運根本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剛剛邁入幸福殿堂的索科洛夫,又一次面臨失去一切的可能。

得知丈夫要上前線,妻子哭了一夜。

臨行前,她緊緊抱著索科洛夫,渾身發抖,嘴裡還哆哆嗦嗦地說著永別的話。

索科洛夫本就傷心於離別,看到妻子這樣,他一下子氣惱起來。他用力推開了家人,毅然登上了去往前線的火車。

衛國戰爭剛開始時進行得異常激烈,每天都有不少人犧牲在炮火下。

一起戰鬥計程車兵大都與索科洛夫一樣,是被迫拋卻自己原有的幸福生活,投入到戰爭中的。

他們總會在深夜鼻涕一把眼淚一把地給家裡寫信,在信中哭訴戰場的殘酷,感嘆命運的不幸。

但索科洛夫並沒有這樣做,在他看來,眼淚改變不了任何現狀,既然命運給了自己這樣的安排,那就接受吧。

與其每天沉浸在悲痛中,倒不如調整心態,接受現實,做好眼前事。

有人說:成長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學會接受。接受孤獨挫敗,接受世事無常。

正如索科洛夫,當戰爭奪走他得之不易的安穩生活時,他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接受命運的安排,做好當下的事,一步一步走出新的道路。

人生在世,學會把坎坷的命運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方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加坦然。

在一次戰鬥中,索科洛夫受傷被俘,被押送到了俘虜營中。

法西斯的俘虜營簡直可以用人間地獄來形容。

在這裡,俘虜們像牲畜一樣被趕到各種地方干苦力活兒,稍有不慎就會遭受毒打,甚至被一槍打死也是常有的事情;

俘虜們的食物更是差到極致:每人僅有一百五十克麵包代用品,其中還和著一半木屑。

毫無營養的食物加上超負荷的工作,以及敵人的鞭打和槍殺,使得俘虜們生不如死。

在這種環境中,很多人都被磨掉了求生意志,變成了麻木的行屍走肉,預備在這裡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索科洛夫從來沒有這樣的想法,甚至從第一天來到這裡時,他就計劃著怎樣逃出生天。

他逃跑過兩次,第一次是偶然間發現了逃跑的機會,拼死跑了一天一夜後,還是被敵人抓到,之後被折磨得血肉模糊。

換做一般人,可能早就放棄逃亡的念頭,聽任敵人的擺布。

但索科洛夫沒有,即使表面看上去平靜隱忍,但逃跑的想法一直在心裡瘋狂滋長。

沒想到,機會在兩年後才真正到來。

這一天,他被安排去給一位德國工程師做司機。

在一次任務中,他驅車來到前線,索科洛夫時隔多年又一次聽到了久違的炮火聲。

這炮火聲激起了他作為一個軍人的鬥爭意志和愛國熱忱,他決定主動出擊,利用這次機會逃回祖國。

而且他不僅要自己逃走,還打算把德國工程師作為「戰俘」也一起帶回去。

此時,一個計劃已在他內心悄悄醞釀著。

第二天,工程師命索科洛夫載自己去前線。

路上,工程師在後座打起了瞌睡。索科洛夫見機,立馬拿出事先藏好的砝碼砸暈了他,再用電話線把他綁在了車座上,保證他不會倒下去。

自己則換上事先準備好的德軍軍服,藉此來掩人耳目。

一切準備好後,他找准機會,利用工程師的身份掩護,開車衝過了德軍的前沿陣地,不顧機槍掃射,向著蘇軍的方向衝去。

他終於靠自己的勇氣和智慧逃出了那個牢籠。

人活一世,像索科洛夫一樣,我們註定會面對許多人生困境。

與其放棄自己,隨波逐流,不如擺正心態,積極尋求破局辦法,才能找到新的人生出路。

正如村上春樹所說:「當你穿過暴風雨,你就不再是原來那個人。」

回到祖國的索科洛夫第一時間給家裡寄去家書,卻驚悉妻女早在戰爭中亡故,唯一倖存的兒子也上了前線。

悲痛之餘,他到處尋找兒子阿納托利。

當得知阿納托利不僅活得好好的,而且在軍隊身居要職時,索科洛夫喜不自勝。

他開始謀劃戰後與兒子的安寧日子。在索科洛夫看來,美好的生活觸手可及。

然而,當他興沖沖趕去柏林要和兒子相會時,迎接他的竟是一個噩耗:就在戰爭勝利的那一天,阿納托利犧牲了!

得知消息的索科洛夫變得失魂落魄,他去到部隊,參加葬禮。

全程沒有留一滴眼淚,因為眼淚早在心裡枯竭了。

命運以一種極為殘酷的方式澆熄了他生命中所有的希望,剝奪了他一切的幸福,妄圖把他逼入絕望之地。

但悲痛不已的索科洛夫,內心始終存有對生活的希冀。

復員後,他選擇離開這個痛苦之地,去遠方開闢自己的新生活。

索科洛夫來到另一個城市,並在當地找了一份司機的工作。

本以為餘生的日子就只能這麼平靜而孤獨地過下去,殊不知命運的齒輪卻已在此刻開始悄然轉動。

有時候開長途回來,索科洛夫會去家附近的餐館吃東西。

接連幾天,他都在餐館看見一個渾身髒兮兮的孩子,孩子亮晶晶的眼睛吸引了索科洛夫的注意。

於是,他主動跟孩子攀談起來。原來,孩子名叫萬尼亞,父母在戰爭中亡故後,他孤身一人輾轉流浪到了此地。

孩子的悲慘遭遇令索科洛夫落淚,他當即決定要收養萬尼亞。

為了讓孩子接受自己,他告訴萬尼亞自己就是他的爸爸,找了他很久才找到他。

可能萬尼亞也是太想念父親,想都沒想就相信了,開心地抱著索科洛夫不停親吻。

就這樣,兩個孤獨的靈魂在戰後相遇,他們又成了彼此獨一無二的親人。

萬尼亞的到來給索科洛夫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

他會在夜裡醒來時忍不住坐起來劃一根火柴,仔細瞧瞧孩子的模樣,露出發自心底的笑容;

他給萬尼亞弄牛奶,燒雞蛋,做熱菜……單調的生活一下子變得多彩、充實。

有了萬尼亞的陪伴,索科洛夫感受到,自己那顆歷經了磨難,已經變得堅硬麻木的心,又重新柔軟起來。

有句話這樣說:

一個遭受重創的人,沒有理由永久地為自己的痛楚哭泣,只要他還活著,就應該不吝惜自己的愛,去溫暖比他更弱小的生命。

索科洛夫在飽嘗世間苦難後,還願意用善良之心去溫暖另一個生命。

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僅拯救了一個孤兒即將崩塌的世界,同時也用愛救贖了自己千瘡百孔的心。

人生在世,當你不停為自己的痛苦哭泣,痛苦就會一直圍繞著你;當你用善意對待這個世界,世界就會回報你更多的善意。

周國平在《人生不較勁》裡寫道:

人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但可以支配對待命運的態度,平靜地承受落在自己頭上不可避免的遭遇。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中,我們總會碰到一些挫折。

面對無法支配的命運,與其抱怨環境,不如改變自己對待命運的態度:

不執著於過去,學會接受人力無法改變的命運;

不放棄機會,在困境中亦能積極尋求人生出路;

不對生活絕望,永遠心存善良的種子。

小說結尾講到,索科洛夫的卡車在一次運送貨物途中不小心撞了一頭牛,結果被吊銷了駕照,不知何去何從的索科洛夫,選擇帶著小小的萬尼亞再一次踏上了新的旅途。

故事就在父子倆離去的背影中結束。或者說,這離去並不是結束,而是新生活的開始。

所以,希望此時正在經歷苦難的你,看到這裡,能夠重新燃起生活的鬥志,只要你相信,就有可能發生。正如那句話所說:

無論生活的苦痛多麼可怕,都會被嚮往幸福的強烈意志、獲得幸福的願望和贏得幸福之後的歡暢所壓倒、所征服。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十點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030/2122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