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網孫瑞後報導/10月31日,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0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1%,比前一個月上升0.3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PMI分別為51.5%和49.4%,比上月上升0.9和0.2個百分點;然而,小型企業PMI為47.5%,月減1.0個百分點。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及中國大陸研究所兼職教授陳松興表示,由於中共政府將資源主要分配給國企和央企,造成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經營困難。相形之下,儘管國企和央企生產效率較低、獲利能力不強,但是政府仍優先支持它們以穩定經濟數據。
「中國目前面臨經濟信心危機,中國政府必須在數據上力求正面數據,以免進一步加深民眾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因此,政府對國企的數據調整空間相對較大,」
旅美中國經濟學家程曉農表示,製造業PMI數據本身很主觀,只能做參考,不必太介意百分點上下有一點點變化。「原因是數據來源是訪問企業經理,看到上面抓得這麼緊,誰還敢講壞話。此外,中共國家統計局訪問得來的數據可以調整,改得讓習近平開心些。」
程曉農分析,「中國的債務問題並未真正消化,只是透過『搬家』的方式轉移債務,」地方政府財政困難,無力償還債務,每年需透過新債持續運作。債務已從地方擴展到中央。他談到中國中央政府也依賴銀行的資金填補財政缺口。雖然中國工商銀行等官銀名義上為商業銀行,但實質上是中國財政部的口袋,老百姓的存款被政府挪用,即便民眾想提款遭拒絕也無可奈何。
程曉農說,「如今銀行成為中共的最後支柱,已面臨資金短缺的生死存亡關頭。由於財政極度困難,公務員降薪、學校裁員,甚至削減對醫療與社保的補貼,導致公共服務系統崩潰。中國財政缺口持續惡化,形成惡性循環。因為政府必須更依賴銀行,但最終銀行體系也可能無法支撐。」
陳松興表示,中國目前的經濟政策充滿矛盾:一方面需要「放水」刺激經濟,以達成年底5%的經濟增長目標;另一方面,資金流向地方政府,若不進行基建投資,難以推高GDP。但並未解決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