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溥儀退位後,資產媲美世界首富

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儀被迫退位,退位前的溥儀可以說是中國最有權力、最富有的人,退位之後,雖然他不再是塔尖上的人物,但是其財產仍可媲美世界首富。

1912年,當時的世界首富是約翰.雅各.阿斯特四世,當年4月,時年47歲的他與鐵達尼號一起沉沒在大海之中,去世後,阿斯特四世留下了1.5億美元遺產,其名下的土地和公司全部算在一起,可折算美元達10億美元。故1912年的世界首富擁有1.5億美元的遺產和10億美元的資產。為了方便比較,我們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換算。

1906~1915年,美元與銀元的比價為2銀元=1美元,故世界首富的遺產換算為銀元之後為3億銀元加上價值20億銀元的資產。

那溥儀呢?

1912年,關於宣統皇帝退位的問題,革命黨和清皇室雙方各有條件,經過革命黨和清皇室幾番談判後,最終形成《清宣統皇帝溥儀遜位詔書優待條件旨》,該文件共有十九條規定,其中涉及「錢」的有兩條,一是中華民國每年給清皇室撥款四百萬元用於日常開支,二是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其「原有之私產,由中華民國特別保護」,在這一條中,對於何謂私有財產並沒有嚴格說明。後來溥儀在退位後,從紫禁城中運出大量的國寶作為「私有財產」。

根據記載,僅1922年7月13日至9月25日,由宮內運出的宋元版古籍珍本達210部,唐宋元明清古代字畫達2000多件,其中還有顧愷之的傳世名畫《洛神賦圖》和閻立本的《步輦圖》,這些東西,可以說每一件都價值連城。

除了上述這些國寶之外,文件中還規定頤和園、宗廟、陵寢、承德行宮、瀋陽行宮等不動產,也屬於清室的「私產」,故這些地方也是清室財產的一部分。不僅如此,清室還有大量的土地,僅僅直隸地區,屬於清室的土地就有約120萬畝。同時,內務府開設的各種店鋪每年也有大量的進帳。

雖然溥儀沒有大量的「現金」,但是上述的各種資產卻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即使我們折算成貨幣,那也可以說是天文數字。

算到這,估計大家心中已有定論,1912年剛剛退位的溥儀或許比當時的世界首富亞斯特四世還要富有。

有人粗略的算過,剛退位的溥儀的總資產大概有8~11億美元,完全可以媲美當時的世界首富亞斯特四世。

雖然退位後的溥儀仍然有大量的財富,但幾年後,清室卻幾乎每年都入不敷出,需要靠抵押、售賣一件件的國寶來維持開支,或許是過慣了原先奢靡的生活吧,不懂得開源節流。

由於常年的入不敷出,最後溥儀不得不裁撤太監和改革內務府來扭轉局面。

1967年,一代傳奇人物溥儀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

這便是:青史幾行姓名,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阿豆談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120/213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