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維權 > 正文

「白紙運動」兩周年 歐亞五城燭光悼念烏魯木齊遇難者

11月23日,約30位在英華人及港人聚在倫敦市中心的山頂聖母教堂(St Mary-at-Hill Church)參與烏魯木齊大火燭光悼念。記者陳家傑攝

兩年前,發生在新疆烏魯木齊的一場大火點燃了蔓延中國各地的「白紙運動」。兩年後的這個周末,在倫敦、巴黎等多個城市的中國人分別舉行燭光悼念活動,以紀念烏魯木齊大火遇難者和那些為自由勇敢反抗而被拘禁的異見民眾。

點點燭光中、悠悠樂聲下,約30位在英華人及港人聚在倫敦市中心的山頂聖母教堂(St Mary-at-Hill Church),在這座歷經二戰和兩次大火洗禮的教堂中尋找避風港,相互傳遞溫暖和力量。一首接一首的樂曲,寄託著人們對烏魯木齊大火死難者的哀思、訴說藏人遭受的壓迫,也歌頌港人在強權前展現的勇氣。

覺醒者的孤獨

即使身在海外,不少中國青年人仍無法自由表達意見,只能由活動主辦者代為讀出心聲,訴說他們對黨國的不滿,以及作為少數覺醒者的孤獨:「人的覺醒需要知識,需要訊息,激發出獨立的人格、思考和行動。目前大陸很難具備普遍性的條件,即使覺醒,多數人只能選擇默默地、孤獨絕望地老去,僅此而已,更體現了白紙抗爭的偉大。祝福那些熱血抗爭的年輕人,謝謝你們。」

中國青年:「獻忠事件」滿地 抗爭可能很快再爆發

來到英國僅約半年的中國青年Youhan(化名)這天獨自一人參與燭光晚會。兩年前,身在國外的他為國內同胞的覺醒而感動,而目前看到中國大地上各種以暴力襲擊報復社會的「獻忠事件」,他憂心忡忡地表示,想不到中國未來有何好的解決之路。

Youhan說:「兩年前,我看到國內的人民還是敢於抗爭,還是敢於喊出那些1989年以後再也沒有人喊過的口號。所以我感到非常的震撼,我覺得中國還是有希望覺醒的。今天來到這裡,一是為了緬懷當時因為疫情封控死亡的同胞,還有就是聽聽大家的想法。總而言之,我還是希望中國變得更好。從最近國內發生的那些'獻忠事件'來看,兩年前的那種抗爭過不了多久可能會再次爆發。因為疫情以後,中國的經濟沒有恢復的趨勢。」

活動現場展出一面自製的烏魯木齊中路路牌,這塊路牌曾穿越多個歐洲城市,在各地華人青年的手中傳遞。(記者陳家傑攝)

他表示,中國國內民眾的抗爭必然會招致當局打壓,但他認為,如果抗爭的力度足夠大,當局仍必須作出一些改變。他欣賞海外同胞舉辦的類似活動,但擔心國內很多人長期接收不到相關資訊,會使海內外中國人的割裂愈來愈嚴重。

港人同心:反送中、白紙運動一脈相承

主辦方在現場展出了因「白紙運動」或其他政治原因而被中國政府囚禁人士的資料,也展出幾天前剛被判刑的香港「47人案」被告的訊息。

剛到英國不滿一個月的香港人偉仔認為,香港和中國抗爭者都秉持同一信念,他理解中國青年人的無助和孤獨,認為中國的「白紙運動」和香港的「反送中運動」有密切的關係。

偉仔說:「其實是香港反送中抗爭者把抗爭意志傳遞給白紙運動的內地年輕人,有不公平的事要去反對。和香港疫情期間差不多,就是香港政府逼人打疫苗,這是不道德也是違法的;另一邊在內地,就是逼人挖鼻、逼人檢測,飯都吃不了的時候要檢測。烏魯木齊事件最可悲、最讓人憤怒的就是,當局竟然以防疫理由把人鎖在家中、不讓人出來,連逃生門都鎖死,這等於謀殺。」

歐亞五城串連

這次倫敦的燭光晚會由英國華人組織「中國反賊」(China Deviants)主辦,並串連柏林、巴黎、阿姆斯特丹和東京的華人青年,在當地舉行悼念活動。倫敦的活動現場展出了一面自製的烏魯木齊中路路牌,這塊路牌曾穿越多個歐洲城市,在各地華人青年的手中傳遞。兩年前的「白紙運動」正是由上海烏魯木齊中路的悼念活動開始,演變成大規模示威,進而蔓延全國。

現場展出因「白紙運動」或其他政治原因而被中國政府囚禁人士的資料。(記者陳家傑攝)

2022年11月24日,封控近四個月的新疆烏魯木齊市一棟高樓發生火災。封控措施使消防車無法進入現場,樓內消防門也因封控政策而鎖死,導致人們無法逃生。根據官方公布的數字,大火至少造成10人死亡,全部都是維吾爾人。烏魯木齊大火與前一個月北京的「四通橋勇士」抗議事件,成為後來「白紙運動」的導火線。

責編:何平網編:伍檫愙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125/213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