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第一省會,真急了;中國利益再分配?迅速火爆全網【阿波羅網報導】

中小銀行的關停潮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年,現在還在繼續,,已經沒有多少生存空間。 廣州樓市,很著急,在進入11月份行情轉弱之後,接連發布了四個大招,但卻無力回天。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近日深入淺出地揭示了中國社會財富分配不公,有效消費需求不足等一系列敏感話題,演講內容迅速火爆全網。

由於經濟不景氣,中國的許多民營企業不僅要面對訂單驟減、業務萎縮的困境,還面對遭項目方拖欠巨額錢款的難題。

中小銀行的關停潮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年,現在還在繼續,,已經沒有多少生存空間。

廣州樓市,很著急,在進入11月份行情轉弱之後,接連發布了四個大招,但卻無力回天。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近日深入淺出地揭示了中國社會財富分配不公,有效消費需求不足等一系列敏感話題,演講內容迅速火爆全網。

號稱學3天能要回80%欠款,中國討債班坐滿老闆

據陸媒《時代周報》報導,「催收專家」最近兩年「漸漸露頭」。這類以幫人討債為主要業務的公司,大多以「諮詢」、「企業管理」、「信用管理」的名頭出現,以「上課」的形式對那些辦法用盡也要不回欠款的債主們展開「指導」,學習班裡坐滿了曾在市場上「翻手覆雲雨」的老闆們。

陸媒重點採訪報導了曾在同一期討債學習班上聽課的兩位老闆——陳立雄和呂勝財(兩名受訪者均為化名)。

現年42歲的陳立雄是一位建築公司老闆。他2023年初接下個百萬級別的項目,結果活幹了,項目款卻遲遲未結。另一位老闆呂勝財則是在2018年至2020年連續做了幾個大型的城建項目,結果是活做完了,上千萬元的項目款僅討回來不到150萬。他說,這幾年為討債,「花出去的錢遠比要回來的多」。

第一天的課聽完後,陳立雄記住的就一句話,「說軟話,做狠事。」

似乎是看出了「學生們」眼裡的懷疑,第一天結課前,講課的老師撂下一句話:「你們沒要回來的帳,上完課至少能要回來80%。」

呂勝財評論說:「工程項目但凡牽扯到上下游各種轉包,出借施工資質這種事,這些灰色的是不可能寫到合同里,那在法理上就給了對方賴帳的理由,這些道理我們都懂。」

在培訓班勸導下,老闆們大多簽下了一份「催收合同」,回收債務的服務費以欠款的總金額、收款的難易程度來計算,大約是回款總金額的7%~30%不等。

有廣東佛山網友留言:「催收可沒那麼簡單,表面上的心理戰只是皮毛,背後還得靠法律手段和專業技巧,否則胡來只會得罪客戶,錢更難要回來了。」

有陝西西安網友感嘆:「又被坑了一波,原來老闆們也是待宰的羔羊。」

銀行的苦日子,依然沒有盡頭

中小銀行的關停潮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年,現在還在繼續。

11月22日,金融監管總局網站公布的一則批覆顯示,寧夏金融監管局同意解散隆德六盤山村鎮銀行。

11月25日,山東金融監管局發布關於墾利樂安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解散的批覆,經審核,同意解散。

牆內自媒體「馬江博說趨勢」表示,今年以來,金融市場迎來了一波銀行機構解散的密集浪潮。這一浪潮不僅震撼了業界,更對涉及地區的經濟、就業及金融穩定產生了衝擊。

存貸款是銀行的主營業務。而淨息差的收窄和不良貸款率攀升,則對主營業務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城商行整體淨息差為1.45%,較全國商業銀行平均水平低了0.09個百分點。

同期,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1.56%,其中,城商行不良率1.77%,農村商業銀行不良率3.14%。

比如信用卡不良率方面,國有大行整體偏低,但截至6月末,盛京銀行與貴州銀行的信用卡透支不良率分別達到8.17%、6.95%,則遙遙領先於其他商業銀行。

總體上,以城商行和農商行為主的中小銀行不良貸款率普遍高於行業均值,直接導致其資本充足率下降至監管紅線以下,成為優先被合併重組的對象。

城商行和村鎮銀行這樣的中小銀行,主要的服務對象,一是地方國企及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二是地方城投以及在當地搞房地產開發的房企。

地方中小企業和房地產商已經每況愈下。如今不少銀行基本上就沒有信貸業務了,貸款增速還跟不上存款增速。

甚至一些村鎮銀行,已經出現了貸款占比低於總資產50%的情況了,而50%的指標線,是中共監管部門提出的要求。

托底樓市,屢敗屢戰!中國第一省會,真急了

廣州樓市,很著急,在進入11月份行情轉弱之後,接連發布了四個大招,試圖扳回局面。

11月26日,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了《關於調整住房公積金政策的通知》,上調了個人和家庭的公積金貸款額度。

和之前對比,個人公積金貸款額度提高了10萬,之前是70萬。家庭購房額度提高了40萬,之前是160萬。

在公積金政策發布前,廣州已經出台了三個大招,加上這次的公積金政策,已經是連出四招。

之前的三招分別是:

第一招,外圍區擬購房設籍。

11月18日,廣州發布了公告,不僅放鬆了人才設籍門檻,而且推出了外圍區購房設籍政策,在白雲區、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和增城區7個行政區內,擁有合法產權住宅房屋且在本市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1年的人員,可申請入戶。

第二招,回購商品房。

第三招,取消豪宅線。

11月22日,廣州跟進上海北京深圳,取消豪宅線。

公眾號「廣州房產」針對廣州最近的四連招,給出的評語是,「廣州已經傾盡所有」。

作為首個不再限購的一線城市,在經歷了9月末新一輪救市之後,廣州為何還要在11月份火力全開,連出四招?

根本原因在於,廣州樓市遭遇了尷尬局面:

尷尬一:量漲價跌。

10月份,廣州作為唯一一個全面不限購的一線城市,放開力度最大的一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仍在下跌。

廣州新房環比下跌0.7%,二手房環比下跌0.4%。

尷尬二,進入11月份,上海、深圳,火熱依舊,廣州的行情卻再度跳水。

深圳方面,11月1日-17日,深圳新房日均網簽量為276套,創2007年以來新高。

上海方面,上海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11月13日,上海二手房(含商業,下同)成交套數為811套,11月以來成交量達11325套。

而廣州方面,11月前十天,新房網簽量又跳水至2024套,11月11日至10日新房住宅網簽量2467套。

尷尬三:賣地收入跳水。

2024年前三季度,廣州市共成交涉宅地15宗,總出讓金345.2億元,同比去年的825.9億元,下降58.2%,創2017年以來新低。

2024年前三季度,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22149.9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0%。無論增量還是增速,在GDP十強城市中,均位列倒數第一。

廣州經濟失速背後,有工業下降尤其是汽車工業下降、房地產低迷兩個因素。

工業下降方面:前三季度,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2%。其中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7.4%。

房地產低迷方面: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0%;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0%。

中國利益再分配?迅速火爆全網

今年11月24日,上海滙豐私人財富規劃在上海浦東文華東方酒店舉行了一次內部活動,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發表了主題為《2024年年終回顧和2025年展望——對衝風險 VS軟著陸》的演講。

付鵬將世界經濟的運行機制比喻為金字塔結構,最頂層是意識形態,中間是政治,底層是市場和資產。他直言,從2016年開始,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年川普(即川普)首次當選美國總統。從這個時間點開始,全球開始從左翼轉向右翼化,標誌著二戰後形成的全球化秩序正在瓦解。中國、美國、日本、東南亞,整個資本運轉的邏輯框架都在發生著巨變。

他表示,現在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而且上來的全是實幹派,右翼化已經完全沒有牽制。對應穿透到經濟上,利率上,穿透到資產上,你會清楚地看到,中國面臨的這場仗,比2016年那一屆還難打。

付鵬指出,中國消費能力的下降不是短期現象,而是一個結構性的轉變。要想解決這個難題就必須提振內需,核心是在政府和居民之間,貧富之間,債務和槓桿之間進行利益的再分配。

這種需求不足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結構性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中產階級的加速隕落。付鵬舉例說,這兩年網約車司機突然激增兩千萬,這些人是從哪兒來的?答案很簡單,就是中產階級的隕落。

在談及房地產市場的問題時,付鵬表示,過去20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上漲主要建立在兩個基礎上:一是人口紅利,二是槓桿的放大作用。現在需要年輕人來當「接盤俠」,但年輕人的接盤能力嚴重不足,這個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一般來講,新興市場如果出現這種狀況,一是利差會推著匯率貶值,二是政府的債務會推著匯率貶值,會導致資本流出,導致你需要加息去應對,但一加息,經濟會崩潰,資本進一步流出,這就是新興市場危機。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204/2139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