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將過去,中共由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到低頭認慫,不由得讓人想起美團王興2019年的一句話,「今年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
日前中國國內兩位做投行的經濟學家付鵬和高善文的演講都火了。
付鵬演講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世界經濟運行規模的本質是「意識形態」,從2016年開始經濟周期已經轉變了,全球經濟框架已經不在了,再也回不去了,看問題不能再用過去的邏輯框架了。中國近40年的快速發展開始掉頭向下了。
他還表示,中國的有效需求沒有了,槓桿已經加不動了,所以內卷是死路一條,勝者為王已經不適用了。
高善文說的更直白一些,他估計過去三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可能被高估了10個百分點,失業人數則少估了4700萬。
他將中國疫情後的社會概括為三句話,「生機勃勃的老年人、死氣沉沉的年輕人和生無可戀的中年人」。
洗版了!2025中國經濟重大轉折到來?
國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周二(12月3日)在深圳舉行的投資者會議上引用了對各省區域數據的分析,發現全國累計有4,700萬中國勞動力無法正常找到工作。根據彭博社使用官方統計數據計算,這相當於2023年中國城鎮勞動力的10%。
他的發言迅速引起了包括微博在內的中國社交媒體的關注,甚至在海外社交媒體X上也成為熱議話題。
「文章可以發出來真是不容易。」一位中國大陸網民在入口網站對該演講發帖說。
「這個依照數據分析是正確的,非常棒的一篇報告。」另一位網民跟帖說。
到本文截稿時,新浪等門戶網還能點擊閱讀高善文的演講文稿。
中國社會乾坤顛倒老年人得意年輕人死氣
多個中國國內平台直播了高善文的公開講話。他表示,他的結論有些反直覺,但可將中國疫情後的社會概括為三句話,「生機勃勃的老年人、死氣沉沉的年輕人和生無可戀的中年人」。
他表示,近年來的消費轉變反映了退休人員養老金收入保持穩定,而年輕人就業前景黯淡的事實。
「我們傾向於認為,疫情後,買房人總體是年輕人,一個地區的年輕人對未來越沒有信心,他們的消費越弱,買房的意願也會越弱。」他說,「但老年群體的收入預期沒有被限制,生活幸福感強。」
經濟增速與消費數據自相矛盾同時也被就業數據打臉
高善文表示,疫情之前,消費增長與經濟增長差不多,消費增長還要略快一些;疫情之後,消費增長比經濟增長低得多得多。
他還說,「我們以疫情前的數據為基礎,疫情後,要麼是消費增速低估了,要麼是經濟增速高估了,(因為)在其它科目中沒有看到這種吸收關係。」
「如果我們認為就業數據可信,那麼經濟增速就太高了。如果我們認為經濟增速數據可信,那麼就業數據就太低了。」高善文提到,「就業和增長的關係在過去兩年,也顯得非常反常。」
在就業方面,他的估計是,在城鎮實際找到工作的人和趨勢線累計岔口為4700萬人口。換句話說,累計有4700萬中國勞動力無法正常找到工作。根據彭博社使用官方統計數據計算,這相當於去年中國城鎮勞動力的10%。
他表示,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這些勞工返鄉或留在農村老家,另一部分可能是做零工,開網約車和在家。這意味著,他們不會被計入官方統計的失業數據。其它獨立分析也指出,中國的就業市場比官方數據更疲軟。
中國經濟增速三年高估了10個百分點
高善文估計,過去三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可能被高估了10個百分點,這是基於他對經濟增長數據與消費、投資和勞動力等領域擴張之間差異的分析。
「在中國總量數據中,最可信的是價格,抽樣就可以,各種力量很難操縱;另外一些數據的可靠性就弱一些,容易受到非統計因素的擾動。」他說。
他表示,如果把中國經濟增速每年下修3個百分點,所有的數據都能對得上。
2025年,可能要準備過苦日子了
牆內自媒體「智谷趨勢」表示,美團的王興曾說,2019年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股市重返3300點以下。以堅定看好股市出名的,基金經理李蓓表示,我們說得多,但做的少,這裡面有巨大的預期差,所以外面的資金缺乏信心。
另一位大佬,農夫山泉的鐘睒睒,炮轟張一鳴和拼多多。
可你發現沒有,中國最大的消費降級股拼多多,也漲不動了。
拼多多最新的三季報,營收和淨利潤明顯放緩,下沉市場的存量紅利消耗殆盡,主打低價的策略也慢慢踢到鋼板,拼多多高層也說,「我們已經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拼多多漲不動本身是一個信號,預示著全民消費心態,過去從消費升級到消費降級,而現在從消費降級走向另一種可能性。
說到全民的心態,很有必要看看教育,因為教育是對未來的投資,
而2024年高考,警校分數線暴漲,考生放棄985報了免費師範生,大眾在放棄所有可能性,湧入最大的確定性。
國考,報名人數比去年暴增40萬,條件艱苦的西藏因為上岸容易,競爭激烈程度甚至超過北京上海,廢除科舉119年後,讀書入仕再次成為窮人唯一的出路。
還有考研,今年考研報名人數直接少了50萬,11.4%的跌幅,過去20年從未見過。讀研3年去博一個更高薪的工作,這條路今年已經走不通了。
最後再看看外部,洲際飛彈第一次用於實戰,歐洲已經建議居民儲存能量棒、碘片、和罐裝食品。2024年底,幾處熱戰的烈度在加大,2025年會不會擴散,我們需要提防的是南邊。
除了地緣挑戰,明年最大的經貿衝擊,一定是川普2.0。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內卷、躺平、996、007這些現象,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大體上可以對應到2018年的貿易戰。
以前,我們是以外需為導向的經濟體,但外需受阻、全球化逆行的大環境下,必須要靠內需撐起來,但談何容易,
我們雖然有14億人口,但經濟一直是生產型經濟體,我們的平均工資和最低工資水平,失業、醫療、養老的保障水平,幾十年來的慣性,都是為生產而不是消費服務的,
這就導致卻換到內循環,東西要麼賣不出去要麼賣不出價格,企業要麼不掙錢要麼少掙錢,打工人要麼996要麼沒工作,這才是內卷的核心癥結。
明年川普歸來,某部委發文,必須構建以內需為主導的國內大循環。但內循環不能成為內卷。
經濟學家趙健有個觀點,最大的擔心是當開放受到阻力,改革也開始裹足不前,甚至向後退步,導致事實上的內卷化。
秦鵬:付鵬揭露殘酷真相,很多人解讀偏了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最近在滙豐銀行的演講,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時事評論員秦鵬分享了他自己的看法。
付鵬在演講中,說了很多殘酷的現實,比如,網約車司機吃豬腳飯,肉可能是10年、20年的凍肉,但既然消費降級了,你只要活命就行了。還說網約車司機增加了2000萬,哪來的?中產階級崩潰了。怵目驚心,但這些數據都是官方公開的。
他還說了自己認識的全國最大的美容院連鎖老闆,生意很差,因為不管是正宮娘娘還是非正宮娘娘,都沒錢了,她背後的男人們都沒錢了。
他的演講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呢?兩個周期,一個是外部大周期,國際環境,一個是中國內部大周期。
付鵬說的外部大周期,是2016年開始,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一切都和過去不一樣了。因為本質不是中美貿易戰,而是意識形態之戰。
他說:「過去40年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從2016年開始,中國也不再是過去40年的中國,美國也不再是過去40年的美國,日本也不再是過去40年的日本,東南亞也不再是過去40年的東南亞,你資本運轉的邏輯框架都在發生巨變,而這種時刻下,如果你保持著過去的思維,你並不能理解我在講什麼。」
世界經濟運行的規律,就像金字塔,最底下是各種交易,如何抓漲停,但是2008年的次貸危機讓很多人明白了,宏觀經濟很重要,原來世界是一體的,金融市場是連動的,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金融。金字塔再往上,是政治,美國兩黨,各國政治。而最頂端、最核心的,「實際上是意識形態」。
付鵬說,關於左右的框架和特徵,才是他那本書的真正精髓,但是被刪掉了。而「你把它理解了,你對應的穿透到經濟上,穿透到利率上,穿透到資產上,你會門清兒的,這就是大類資產的精髓,真正的精髓。你要問這東西誰創造的,索羅斯那批人,本森特那批人,整體框架大家都是一樣的。」
企業家和有錢人如何在全球配置資產呢?付鵬是這樣說的:
他說,新興市場就是當年的中國,原則上你購買他。「比如說你們配置型的會配新興市場債券,我們投機倒把型的直接在新興市場放高利貸,任何新興市場早期第一件事情都進去放貸。」「中國早年也是放款的,新興市場有個特徵,金融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央行和銀行的利率並不能正確地反映經濟周期的資本供應和需求,所以說銀行的利率一定低於實際經濟的投資報酬率。」
他提醒,不要覺得越南勞動成本低。「加班是要給加班費的,4點59是必須下班的,工會真會罷工的。中國勞動成本低的原因是啥?牛馬可以隨便壓榨,這才是勞力低的根因。」
那怎麼辦呢?有些搬到越南的老闆看到動不動罷工,就想遷回來,付鵬說別,「因為中國的00後們也很快崛起了,他們整頓職場已經開始了。」
付鵬還特別提到,有一部分人說巴菲特持有大筆現金,美國股市要崩盤,付鵬說這是把巴菲特當成大散戶了,巴菲特持有的現金是「零波動率4.5%股息的股票」,「說巴菲特買現金說因為美股要崩,做做短視頻蒙蒙老百姓可以,咱們自己就別這麼幹了,這大概就是美股。」
秦鵬指出了付鵬演講中提到的國際經濟大周期,金字塔理論的實質,中國占盡世界便宜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但與此同時,世界、新興國家和美國,還有很多投資機會。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