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被「騙」到乳山買海景房的那些人,現在怎麼樣了

11塊錢就能全款買房,你敢相信嗎?

近日,江蘇鹽城一女子以11元的價格,拍下山東乳山銀灘一套40多平海景房的新聞引發熱議。

據悉,該房屋起拍價僅需1元,房子過戶產生的契稅費用也全部由拍賣公司承擔。

對於這種極其離譜的操作,網友表示無法理解:

「現在買杯奶茶都得15塊錢,11塊錢居然能買到房子!」

不過,該新聞衝上熱搜後,有關方面已經給予了回應。

11塊錢買房這件事確實是真的,但拍賣方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蹭雙十一的熱度給乳山的房子引流,後續不會再開辦相關活動了。

這則回應讓人恍然大悟:

「他們這哪是在引流,這是實在騙不動了吧!」

01

乳山銀灘綿延20多公里的海岸線,沙質潔白如銀,有著「天下第一灘」的美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旅遊度假和養老地產的需求不斷增加,很多開發商都對銀灘青睞有加。

由於當地土地資源相對豐富,土地成本較低,且政府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在2005年前後,一棟棟高樓在銀灘拔地而起,前來買房的人也絡繹不絕。

但如今,銀灘卻被稱為「鬼城」。

2024年銀灘海景房均價3000元/㎡左右,一套80㎡的房子25萬元左右,相比幾年前總價便宜了3-5萬。

這還算是相對好一點的房價,有些房子的房價,甚至跌到了每平不到1000元。

銀灘的房價之所以如此慘澹,還要「歸功於」當年仲介們的神操作。

乳山銀灘不僅風景如畫,還被稱為「長壽之鄉」,很適合老年人調養身心、安享晚年。

但眾所周知,老年人的錢包有時候根本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仲介。

當年,乳山銀灘海景房的廣告遍布全國,為的就是吸引全國各地的老人來此買房。

在仲介們的描述中,銀灘海景房不僅「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且價格十分優惠,將來還有巨大的增值空間。

隨著來自天南海北的看房團大巴不斷湧入,銀灘一天能成交500套房,甚至一些房型還要靠搶和托關係才能得到。

2003年前後,銀灘普通住宅價格均價不到千元,但是在2005年之後,房價就上漲到3000-5000元/平左右,2010年以後更是節節攀升。

但飆升的房價,是很多老年人一輩子的血汗錢堆出來的,最後養肥的是那群吃人不吐骨頭的黑心仲介。

02

來自武漢的老中醫王先生,在幾年前的某一天,被一張買房傳單吸引住了。

傳單上面寫著「100元威海旅遊看房」,還印著風景醉人的海景房圖片,給王先生帶來了很強的視覺衝擊。

而「購房有升值空間,可產生租金收益」的宣傳,更是戳到了王先生的心坎上。

70多歲的王先生家庭情況複雜,兒子因病常年臥床,兒媳因此與其離婚,他和老伴只能靠著為數不多的退休金照顧兒子和年幼的小孫女。

考慮到自己和老伴年事已高,一旦離世兒孫便無人照顧,王先生萌生了給孩子們留套房子的想法。

他寄希望於通過購買有升值空間,且能產生租金收益的海景房,為兒孫的將來提供經濟保障。

就這樣,王先生跟著看房團來到了乳山。

隨團到達乳山銀灘後,銷售人員就寸步不離地跟著王先生,在帶著他到樓盤附近遊玩了一圈後,又開始喋喋不休地宣傳樓盤的好處。

銷售表示銀灘的房子有「售後包租」服務,前三年支付業主房屋總價5%的收益,第四年到第十年拿出利潤的60%返還業主。

王先生當時身上沒帶多少錢,他本想回家和老伴再商量一下,但銷售人員根本不讓他離開。

隨後,銷售將其帶到成交區進行各種誘導,幾乎是逼著王先生寫下了2萬元的欠條。

王先生看中的房子總價61萬,首付5萬,還差3萬。

銷售人員為了儘快成交房屋,居然一路跟著他回到武漢,逼著王先生到醫院用工資卡付了3萬元首付,並拿回了2萬元欠條。

至此,這群黑仲介完成了對老人剝骨吸髓的全部流程。

購房後,王先生才發現自己上當了。

購房時,銷售人員拍著胸脯許下的「買房後按揭部分會以工資形式返還,贈送VIP旅遊卡、簽訂售後包租返租協議」等承諾,在購房後成了一紙空文。

仲介所說的「具有很大的增值潛力」的房子,此時卻因位置偏遠、配套設施差等原因根本難以出租,更別提轉賣出去了。

更可惡的是,黑心仲介在哄騙王先生簽合同時,未將承諾的各項優惠和服務明確寫入合同條款,導致購房者在維權時證據不足,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像王先生這樣,被迫買房後發現自己被騙卻維權無果的老人,在當時比比皆是。

對家裡有錢的老人來說這頂多算花錢買教訓,他們就當在乳山買了個度假房,每年過來住一段時間;

可對於把兒子的醫藥費都砸進去,將希望寄托在這套房子上的王先生一家來說,他們家的天都塌了。

當年花60多萬買的房子,現在出價10萬都沒人買。

黑仲介的手段狠辣,讓很多之前在銀灘買了房子的老年人慾哭無淚,本應拿著養老金安享晚年的他們,為了生計不得已賣起了煎餅。

不僅是老年人,想來乳山躺平的年輕人,有時也難逃一劫。

03

年近三十的李凌於2020年底,在乳山銀灘以每平方米11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套69平方米的二手精裝海景房。

李凌本想在此過上無人打擾的隱居生活,但入住後發現小區不僅沒暖氣,而且周邊大型商場、網約車少等生活設施匱乏,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來自南昌的朱女士,也是被銀灘海景房的宣傳廣告吸引來的,到了之後她在銷售人員的催促下簽訂了購房合同,並交付了3萬多元的首付款。

但是在辦理按揭貸款時,朱女士卻發現所謂的「辦事處」未註冊無法辦理貸款,而且房子周邊的配套設施也很潦草。

此時,她想要退房卻因為已經簽了合同無法實現,只能打掉了牙往肚子裡咽。

事實上,沒有一個樓盤會在賺錢的時候交代自己的缺陷,也沒有任何一個仲介會對購房者坦誠相待。

有時候,在開發商和仲介嘴裡聽不到的缺陷,需要購房者自己去發現。

其實只要稍微了解和思考一下乳山銀灘海景房的情況,就可以避免掉入陷阱。

銀灘海景房在開發之初,就是打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休閒養老」「增值潛力大」的旗號吸引老年人的。

老人來了之後,仲介主打一個死皮賴臉、速戰速決,連哄帶騙讓老人簽了合同後就翻臉,讓老人後悔也沒處說理去。

秉承著「掙快錢」的售房理念,開發商當年根本就沒考慮在銀灘搞基礎設施,因此銀灘周邊學校、醫院、商場要啥沒啥,居住價值不高。

海景房也只是聽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實際上存在噪音大、濕度高、海風鹽度高,易腐蝕等問題,房屋壽命存疑,不適合腿腳不好的老年人居住。

此外,乳山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緩慢,吸引不來勞動力,城市發展活力低不適合居住,而且冬天供暖不足,導致城市冬季成為「鬼城」,房價難以上漲。

總之,想在這樣一座城市尋求房屋增值潛力無異於痴人說夢,我們不否認有些東西是存在潛力的,但誰又知道它的潛力何時能爆發出來?

目前,乳山增值空間最大的不是房子,而是到處騙人吸血的仲介。

近期所謂的「11元全款購房」宣傳,在很多人看來都是這群人騙不到外地人後,使出來的引流新戰術。

況且,購房者拍下的也不是什麼好房子,而是位於頂樓的便宜房子,平常也不會過來居住。

房屋林立的乳山銀灘有著「海邊鶴崗」之稱,但它不是鶴崗那樣的資源枯竭型城市,而是個被過度包裝美化過的地方。

這也是它最危險的地方。

鶴崗低房價都是真的,不會打著任何旗號忽悠外地人,且鶴崗作為城市,經過長期的發展,教育、醫療、商業等生活配套設施都相對完善。

而乳山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它只不過是被資本包裝出來的城市,遍地都是想分客戶一杯羹的仲介。

普通人到了這裡,大多數時候只能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房子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早已被賦予了許多不該擁有的意義,人是否要為了一套房子搭上全家的幸福?

這始終是一個難以理清的話題。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毒sir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207/214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