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移民留學 > 正文

留學生之恥:25%的人在國外學會了精緻啃老

"想送孩子留學?最近我發現一個嚇人的新現象..."

1

昨天和一個學生家長聊天,說起他朋友家的事,我差點沒當場笑噴。這位富二代小姐姐,本科上的某985,嫌國內考研太累,就跟家裡提了要出國念碩士。一開始誰都以為她是真想提升自己,結果這少爺倒好,第一年聲稱在"準備語言考試",第二年說在"調研院校項目",第三年居然開始研究"專業發展前景"...

說真的,作為從業13年的留學顧問,我太了解這種情況了。這不就是新型啃老的升級版嘛!打著留學的旗號,實際上是在給自己的"啃老生涯"找個體面的藉口。

最近這種現象簡直多得讓我頭禿。有的是打著考G/T的幌子,天天說在準備卻分數原地踏步;有的是號稱在research學校,實際上就是在家躺平刷劇;更絕的是,有些人連"留學申請"都能硬生生變成一個三年長跑項目...

而這背後,往往都有一對焦慮的父母在瘋狂買單。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已經回升到了62.3萬人,但其中有多少是真為了學習,多少是為了"鍍金式逃避",這事兒真得好好聊聊。

最讓我無語的是,這種"留學式啃老"比傳統啃老更高級,也更讓人難以識破。因為它披著一層特別光鮮的外衣:孩子是為了前途在奮鬥啊,是在為申請世界名校做準備啊,這誰好意思說什麼?

但作為一個每年要服務超過200個家庭的留學規劃師,我必須說:這事兒再不管不行了。不為別的,就沖我最近遇到的這些案例,那叫一個觸目驚心...

2

我先說說最近遇到的裴雨菲(化名)這個case。這姑娘本科同濟畢業,成績中上,但也不算特別出彩。畢業那年,她跟父母說想去美國讀商科碩士,還專門列了個十來所學校的清單。父母很支持,立馬給她聯繫了雅思培訓班。

一年後,她的雅思成績還在5.5分徘徊。她說是自己太焦慮了,想換考托福。父母又給她報了托福班。結果呢?又過了一年,托福成績照樣不達標。這會兒她開始糾結要不要先去語言學校...

說到這兒,不得不提個數據:2023年留學申請諮詢中,有超過40%的求助者存在"申請延遲症候群",平均準備時間比5年前延長了1.8倍。按我經驗看,真正需要這麼長時間的,其實沒幾個。

更有意思的是,我發現這些"長期備考者"普遍有個共同點:家庭條件都不錯。

就拿另一個案例來說。清華畢業的方宇辰(化名)告訴父母要申請英國G5,看著挺上進是吧?但一聊才知道,人家已經"準備"了兩年多了。期間光換考試就換了3次,從雅思到托福,再到GRE,每次都是考了一半就放棄。

最氣人的是什麼?他爸媽還特別自豪,覺得孩子"有規劃"、"不將就"。殊不知,人家在英國同齡人都快讀完碩士了,他還在國內研究"到底去哪個學校比較好"...

我知道現在就業形勢是真的艱難。2024年應屆生預計1187萬,這數字確實嚇人。但問題是,你以為到了國外就能躲過這場全球性的競爭嗎?

更可怕的是,我最近注意到一個規律:很多打著留學幌子啃老的孩子,都會出現一種我稱之為"完美主義症候群"的問題。"這個學校排名不夠好"、"那個專業性價比不高"、"這個國家就業政策可能要變"...

聽起來像是很認真在規劃前途,但其實,都是在給自己不邁出那一步找藉口。

3

記得前幾天,一位在國外某世界百強高校任教的老朋友告訴我一個讓人吐血的數據:近五年來,他們學校25%的中國留學生存在"延期畢業"現象,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因為"找工作沒頭緒",乾脆就一直在讀。

這事兒真是把我給整不會了。

國內啃老叫"社畜無望",出國啃老就變成"海外深造"了?這簡直是給啃老行為貼了個"高端"標籤啊!

說到這兒,我必須要提醒各位家長:不是所有的留學準備都是真準備。

最近接觸的案例里,有個叫寧翊(化名)的男生特別典型。他爸找到我時都快急哭了。這孩子說要申請加拿大名校CS專業,準備了整整兩年,換了三個留學仲介,愣是連申請材料都沒提交。

一對一深聊後才發現,人家根本沒有真學CS的想法,就是覺得這個專業"好就業",但自己又怕學不會,於是就一直在"準備"。這哪是在準備留學啊,分明是在逃避人生。

更驚人的是,根據我的統計,這兩年"留學式啃老"的平均花費能達到40-60萬/年。這裡面包括各種培訓費用、仲介費用,以及生活開銷。有些家庭砸了上百萬,結果孩子連學校offer都沒拿到。

而且,這種現象正在向低齡化發展。前幾天遇到個高二學生的家長,孩子放假就嚷嚷要去美國"體驗生活",美其名曰"感受當地教育氛圍"。結果人家在當地幹啥了?打遊戲、度假、購物...一個月花了20多萬。

說實話,看到這些現象,我是真著急。因為我太清楚留學的真正價值在哪裡了。

4

作為一個幫助過數千名學生規劃留學的老師,我想說的是:留學不是逃避現實的避風港,而是一個重要的人生轉折點。

有時候我會嚴厲地跟學生說:搞清楚,你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父母的血汗錢。別以為出國鍍個金,人生就能開掛。現在國外工作機會也不好找,你以為隨便去個名校就能立馬年薪百萬?我看過太多高分低能的留學生了,回國後還不是在國內啃老。

所以,我建議各位家長和學生,在考慮留學之前,先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真的清楚自己要學什麼嗎?

你是否做好了接受全新教育體系的準備?

你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嗎?

如果這些問題都答不清楚,建議先別急著去國外。與其虛度光陰,不如先在國內積累一些實際工作經驗,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說句不好聽的,現在那些動不動就喊"國內太難"的年輕人,很多到了國外一樣會覺得難。因為問題從來就不在於你在哪裡,而在於你是誰,你要成為誰。

給大家幾個建議:

設定明確的時間表,比如語言考試必須在6個月內達標

列出具體的申請院校和專業,不要漫無目的地"研究"

主動接觸目標院校的在讀生,了解真實情況

提前規劃實習和實踐活動,為申請增加競爭力

記住,留學不是逃避競爭的退路,而是提升自己的新起點。與其當個"留學偽備考者",不如做個行動派。

畢竟,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你不夠優秀,而是你連試都不敢試。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麥高的留學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208/2141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