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某些領導人來說,乘飛機的形式不外乎兩個極端:要麼極其正規,或深情送行或熱烈迎接;要麼忒不正規,別說迎送,和他們深愛的人民連招呼不打就走了。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星期天就趕上了後一種,匆匆起飛,飛機尚能見影,守衛機場的敘利亞軍隊就直接就地解散了——不是回營房,而是全體「復員」。
敘利亞總理穆罕默德·加齊·賈拉利8日在社交媒體發表視頻講話表示他仍在家中,沒有離開敘利亞。他說:「我們已準備好和人民選出的任何領導階層合作,並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協助。」
這就是說,人民有決定權,他們讓誰當大領導,我都同意,保證積極配合。
真值得寫入大事記,這可以說是賈拉利從政以來說的最正常的一句話,也是最不容易的幾個字。
技術官員出身的賈拉利在講話中還表示,「為了這個國家,我們向反對派伸出友好之手」。他強調說,國家屬於所有人民,呼籲所有國民不要破壞任何公共設施。
這段話跟前面相比,純度要差一半。前面那句是硬貨,對目前臨時管事的賈拉利來說,其對」合作」的表態具有歷史意義,連總理都在巨變首日戲劇性地恢復了正常說話的機能。
難道,賈拉利總理之前不會正常說話嗎?
那要看說什麼。說「國家屬於所有人民」這類套話沒問題,這也是阿薩德家族多年來看家的話。但是,「和人民選出的任何領導階層合作」絕對不可以,想說這句話的人別說進不了內閣,連普通國企都沒位置,倒是有另外的地方可以安排,而且進去就可能出不來了。
所以,星期天之前的敘利亞人,包括貴為總理的賈拉利這樣的政府官員,都只具有部分表達機能,這是由現實決定的,因為在敘利亞,一切言行都要納入執政的敘利亞復興黨的思想軌道。
1970年11月,時任敘利亞國防部長的哈菲茲·阿薩德發動軍事政變,掌握了執政的復興黨的領導權。從那時到2000年,黨歸老阿薩德領導。2000年到一天前,接茬歸其子阿薩德領導。媒體中所稱的阿薩德家族對敘利亞54年的統治就是這麼計算的。這種家黨國三位一體制度足以讓一個1970年出生的敘利亞人在鬱悶中年過半百,直到上周之前還一直說話不利索。
儘管國家前景仍不明朗,但好在沒了一座大山,賈拉利總理說話開始正常化就是明證。但好事不成雙,敘利亞這邊剛見好,俄羅斯官方的表達又開始彆扭了。
莫斯科外交部發表聲明稱:「根據巴沙爾·阿薩德與敘利亞境內衝突各方的會談結果,他決定辭去總統職務並離開敘利亞,並指示進行和平權力移交。」
真是辭去嗎?剛剛開進首都的反對派武裝聯盟不會認同這種用詞。權力不是「和平移交」,阿薩德是被推翻的,是在其父奪權半個多世紀後被忍無可忍的群眾反奪權的。更不要說「指示」了——可見老毛病不好改,都這陣勢了,還去不了好當領導的慣性。
相比俄羅斯,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表態更靠近真相,他在社交平台上寫道:「野蠻國家終於垮台了」,「我向敘利亞人民致敬,向他們的勇氣和韌性致敬」。
因為巨變,人們才有可能正常說話。這種完全能力的獲得不是處處都有份,比如在朝鮮,那裡的官員也得像賈拉利在上周之前,像賈拉利的前任們直至上世紀70年代,那樣一絲不苟地講話。
不過,馬克龍不是馬斯克,他很多時候不靠譜,但這次他是對的,敘利亞人應該獲得真正的和平、自由和團結。
只是,進了城不等於萬事大吉,敘利亞的情況錯綜複雜,不能走了一個阿薩德,又來幾個賓·拉登,要防止極端勢力取代家族統治,更要克服民族頑疾,不能再群眾鬥群眾。一句話,保衛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