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烏髮動史上最大規模空襲,俄羅斯大規模斷網

烏軍利用無人機和飛彈,對俄羅斯軍事設施發動了「史上最大規模襲擊」!烏方稱削弱俄戰略航空能力的複雜行動已經完成!

襲擊深入俄境內200至1100公里,俄羅斯圖拉地區、恩格斯市、羅斯托夫地區、坦波夫地區、沃羅涅日和奧廖爾地區等多地遭到襲擊。

烏軍襲擊了包括位於薩拉托夫州恩格斯空軍基地的儲油設施,位於布良斯克州的生產火炮彈藥、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彈藥、航空彈藥、工程設備彈藥以及 Kh-59巡航飛彈零部件的化工廠,位於薩拉托夫和喀山的煉油廠等12個目標。

基輔一次就發射了六枚美制ATACMS飛彈、六枚英國制風暴陰影巡航飛彈!

要知道烏克蘭剛剛從美英手裡獲得這兩種飛彈,造價昂貴且數量有限,一次就發射十多枚說明攻擊的目標非常重要。去年在得到美國總統拜登的批准後,烏克蘭於11月19日首次向俄羅斯發射了ATACMS和英國「風暴陰影」飛彈,這是第二次使用。

法新社稱,烏克蘭軍方表示,這是自近三年前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此類襲擊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這種飛彈與無人機相結合的攻擊方式,給俄羅斯的軍事設施以及工業基礎設施造成沉重打擊。

烏克蘭總參謀部在社交平台上發布消息稱:「烏克蘭國防軍對俄羅斯聯邦境內縱深200至1100公里處的俄方軍事設施,實施了規模最大的一次打擊。」

烏克蘭武裝部隊無人系統部隊通報稱,當天凌晨與烏國防軍其他部隊合作,對俄羅斯布良斯克化工廠進行了精確打擊。通報稱,該工廠主要生產火藥、炸藥和火箭燃料部件等。

烏軍還稱,14日凌晨烏無人系統部隊第14獨立團操作人員多次襲擊俄羅斯薩拉托夫州「恩格斯2」軍用機場的基礎設施,特別是航空燃料油庫。

通報稱,烏軍為期多天的削弱俄戰略航空能力的複雜行動已經完成。

而據俄羅斯聯邦通信、資訊技術和大眾傳媒監督局發布的消息,俄多個地區發生大規模網絡中斷事件,固定網絡和行動網路均受影響。至當日17時55分,部分與金融、導航、共享服務相關的移動客戶端仍無法正常使用。俄方沒有說明網絡中斷原因,至於是不是烏軍的行動之一,咱們在等等烏方及國際新聞媒體的消息。

倘若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和能源系統都可能會受到嚴重削弱。因為俄羅斯境內大部分地區對於烏克蘭的遠程巡航飛彈缺乏有效的攔截辦法。再加上烏克蘭的無人機極其難以攔截,其航程已經提高到1000多公里。

更為關鍵的是,近期,各國援助的大量軍火被運往波蘭的熱舒夫,以持續支持烏克蘭軍隊作戰。從空中運輸情況來看,在一個月期間,有193架次的大型運輸機從熱舒夫機場起飛,滿載著武器彈藥飛往基輔。同時,波蘭港口也在忙碌地運輸各種坦克、步兵戰車、裝甲車等裝備。據統計,美國已經通過海運向波蘭提供了超過1000輛重型軍事裝備,這些裝備抵達波蘭後停泊在港口,隨時準備支援烏克蘭軍隊。

而此前,美國總統拜登剛剛宣布對俄羅斯經濟實施新一輪制裁,涉及該國兩家最大石油公司及183艘油輪,堪稱「史無前例」的嚴厲制裁。這一動作旨在趁最後執政時間,給予俄羅斯沉重一擊。

白宮官員表示,這些制裁是迄今為止針對俄羅斯能源部門最為嚴厲的措施,旨在切斷俄羅斯主要的俄烏衝突資金來源。新措施還包括對多個能源相關實體的封鎖,並限制俄羅斯通過能源出口獲取美元收入。

此外,美國宣布對塞爾維亞石油公司(NIS)實施制裁,稱該公司與俄羅斯兩家石油天然氣公司有關聯。

同日,英國政府發表聲明稱,對俄羅斯兩大石油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蘇爾古特油氣公司實施制裁。

這一輪制裁是拜登任期最後一次對俄制裁,也是美英聯手的被認為「前所未有的最強硬最嚴厲措施、對俄羅斯最致命的制裁」。

俄羅斯能源部門是其經濟的命脈,也是支持烏克蘭戰事的主要資金來源。美英對其痛下殺手,試圖通過切斷能源收入瓦解俄羅斯經濟,繼續鞏固對烏克蘭的支持。

這輪制裁不僅延續了對俄油氣行業的金融和貿易限制,更進一步對全球航運、能源服務和石油交易網絡進行了「精準打擊」。

要知道,俄羅斯的經濟主要依靠能源經濟,能源收入在俄羅斯的財政收入來源中占到非常大的比重。

看看天然氣,戰前,在歐洲進口的天然氣總量之中,俄羅斯的天然氣大概要占到40%,是歐洲主要的供應商了。而俄羅斯光過境烏克蘭向歐洲輸送天然氣,一年就大概能賺65億美元。

所以,這幾十年來,俄羅斯以能源為武器,對歐洲頻頻威脅,實現自己的意圖。

但隨著歐美痛下殺手,過境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被關閉,俄羅斯天然氣在歐洲的市場其實聊勝於無了。

管道被關閉,作為應對措施,俄羅斯開始使用「影子船隊」繼續向歐洲和其他地區出口石油和天然氣。

這些船隻通常在公海上進行轉運,通過「混油」等方式掩蓋俄羅斯石油的真實來源,使其得以進入歐洲市場。

而美英的這次制裁覆蓋大批參與俄油運輸的「影子船隊」及相關保險機構。

超過180艘油輪因涉及俄油或伊朗油的「灰色交易」被列入制裁,構成了「前所未有規模」的航運制裁行動。此外,兩家總部位於俄羅斯的海事保險公司也被制裁,進一步限制了俄油在世界範圍內的流通。

衛星照片顯示,「先鋒號」油輪(上圖)去年8月初離開了俄羅斯後,在四個月里跨越了半個地球仍然沒找到客戶。作為一艘被衛星盯上的影子貨輪,沒有一個買家敢出手購買,最後不得不返回停靠在堪察加半島科里亞克浮式儲存設施附近,卸下船上的天然氣。

這就是美國制裁的影響力,不管是不是屬於長臂管轄。很多俄羅斯石油的大客戶,諸如印度也在紛紛採取行動,不再購買涉嫌違反西方制裁的俄羅斯石油,甚至不再允許任何運載俄羅斯石油及其製品的油輪入港,擔心遭到美國財政部的二級制裁。

而繼美國宣布新制裁後,瑞典丹麥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正在呼籲歐盟調整俄羅斯石油價格上限。

當地時間1月13日,歐盟六國呼籲歐盟委員會下調七國集團對俄羅斯石油設定的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認為這將減少莫斯科的收入,同時不會造成市場衝擊。

七國集團設定了對俄羅斯海運原油以及成品油的價格上限,以限制莫斯科從石油貿易中獲得的收入,從而限制該國投入至俄烏衝突中的資金。

俄羅斯的危機還不止於此。

哈薩克斯坦總檢察長辦公室發布消息表示,哈薩克斯坦已向俄羅斯發出國際調查令,以確保全面和完整調查阿克套空難事故。

2024年12月25日,一架從亞塞拜然巴庫飛往俄羅斯格羅茲尼的客機在哈薩克斯坦阿克套近郊墜毀。這架客機屬於亞塞拜然航空公司,機上有62名乘客、5名機組人員。截至目前,已有38人在客機失事事故中喪生。事件發生後,俄方先是稱系鳥撞擊客機,後在輿論壓力下向哈薩克斯坦道歉。要知道,哈薩克斯坦是俄羅斯為數不多的夥伴之一,它在俄烏戰爭中保持中立立場。

很顯然,俄羅斯現在面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巨大壓力,那麼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中還能堅持多久?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田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117/216140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