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工作職業 > 正文

體制外的教師要倒霉 體制內也保不住

作者:

關於熱搜上這個討論教師編制的話題,這裡想給大家做一個拓展介紹。一定要注意,不僅是體制外的教師要倒霉,而且體制內也保不住。這裡是由一套特殊的教師崗位算法決定的。這個話題最早是我在2020年公開寫的。當時是有位老師不太忍心看很多高分考生報師範導致前途出問題,所以讓我寫個提示。寫出來之後大家罵得特別凶,在當時都覺得只要去考就好,將來肯定有辦法。

而事實上,是沒有辦法。

相關的算法我之前在V+文章中做過介紹。開始用的是上海的例子,因為和學區房綁定太過嚴重,影響不太可控,所以最後改成了黑龍江的例子。簡單說教師和學生有一定的比例。出生人口減少,那麼需要的教師也會減少。我們國家為了應對這個方案,之前是設計過比例的。比如黑龍江幼兒園,就是「事業編制總額的30%,應實行定編不定人,用購買服務的方式聘用人員」。

那麼出生人口少量減少,相對應的,砍掉事業編制定編不定人的崗位,也就是體制外的人,就能保住體制內的人穩定。

但是現實情況太嚴峻了。因為出生人口萎縮太快。從高點的1700多萬直接砸到了現在的900萬。體制內一樣保不住,也不存在說北京上海就怎樣,大城市出生率尤其低。

而且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編制在2011-14年做了大幅度的擴張。比如黑龍江數據很清楚:「三年來(2014年),全省新增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9655人,在編教師總數達到13455人,比2010年增長了82.5%。」就是當時預計放開二胎之後會出現出生人口的爆發,所以提前招了很多老師,並且規劃了很多師範類的學校。比如大家看昨天熱搜,到現在還有新的師範類學校要出來。

可是沒有孩子教了。你說怎麼辦呢?

對現在的師範生來講是要提早準備轉行,對體制內的年輕人,是要準備好學校合併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轉崗。從目前來看,小學階段全面鋪開這個過程也就3-5年的時間。

另一方面就是教師崗位的待遇也會大幅度的縮水,原因是地方財政結構在變化。地方財政總體要收支平衡,土地出讓金大幅度縮減之後,收入減少,支出自然也要相對減少。而教師崗位是最典型的,要被第一個縮減開支的地方。

原因很簡單,首先是教師崗位出現了嚴重的供大於求。師範生太多了,教師崗位卻很少。其次,是教師往往跑不掉。因為他們的教學技能離開學校用處不大。所以也就導致教師這個職業長期都有「體制邊緣人」的說法,財政一窮,就先窮教育。

比較典型的案例大家可以看看深圳之前30萬年薪招聘教師的事件。當時開高薪,招聘了一大批頂尖名校的碩博。現在他們都集體遇到了減薪,年薪普遍在20萬稍多,接下去還會減少薪水。他們絕大多數並不會離開體制,原因是社會上沒崗位,他們脫離本專業時間又久,想走也走不掉。其次也是因為現在根本不缺人當老師。在深圳一年開個18萬薪水,多的是985的畢業生搶破頭去當老師。

這個社會現狀對大家來說很難接受,但是有些話還是攤開來講更好。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sven_sh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129/2167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