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黑噪音:美國24年來最嚴重空難的背後真實原因

1月30日,美國一架載有64人的客機,在首都華盛頓里根國家機場降落過程中,與一架正在進行訓練的美軍黑鷹直升機相撞後墜河。

慘劇導致兩架飛機共67人全部遇難,其中包括兩名中國公民。

相比其他一些空難在幾年之後都沒有任何調查報告,美國這次空難在發生後立即就有了一些相關的調查結果,目前所知的主要原因可能有這樣一條——機場塔台的工作人員居然存在短缺,存在一人身兼數職的情況。

從兩機莫名其妙相撞的視頻來看,塔台指揮與直升機飛行員之間的溝通應該是明顯存在失誤。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發現,負責空中交通管制的管制員同時承擔了兩個人的工作,這可能是重要的禍端之一。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表示,已經找到客機的兩個黑盒子,將會送到實驗室評估。更詳細的調查報告將在讀取黑盒子之後公布,大約需要30天。

也是長見識了——原來找到黑盒子30天就能出結果了啊,一直以為好幾年都出不來呢!

飛機乘客當中包含約20名花式溜冰選手和教練——都是美國的未來花式溜冰新星。美國花式溜冰協會表示,這些滑冰運動員剛剛從周末在堪薩斯州威奇托舉行的美國花式溜冰錦標賽發展訓練營歸來。

其中包括華裔花滑新星Angela Yang,和一對姊妹滑冰新星以及她們的滑冰舞伴。

出生於俄羅斯的波士頓滑冰俱樂部教練、前世界冠軍葉夫根尼婭‧希什科娃(Yevgenia Shishkova)和瓦季姆‧瑙莫夫(Vadim Naumov)都在這架失事航班上。

北維吉尼亞州滑冰俱樂部的華裔滑冰選手Edward Zhou也在失事航班乘客名單上。Edward Zhou曾在2022年美國滑冰賽的青少年組獲得佳績。

對於這些新聞播報,我看到很多國內的評論卻是:這些人都是美國人,幹嘛要提他們是華裔?其冷血和殘酷可見一斑。

在很多公共事件當中都是如此,總有一些人缺乏最基本的人類共情和憐憫心,想到的永遠都是那些意識形態和政治的東西,人性全無,變成了冷血的機器。

其中喪生的一位運動員萊恩,是2025年中級東部賽區冠軍,在社交媒體的滑冰圈中很受歡迎,他在 TikTok上擁有數千名粉絲。周三,他發布了一段視頻,展示了他在發展訓練營中做三周後外點冰跳,隨後在飛機從威奇托起飛前發布了一張自己在飛機上的照片。

古丁也是一名滑冰教練,她決定留在德拉瓦州的家中,而基爾薩諾夫則飛往堪薩斯州參加發展訓練營。周三,當丈夫登機時,她與丈夫交談,說她「失去了一切」。

「我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學生,失去了朋友,」古丁告訴 ABC新聞。「我需要我的丈夫回來。我需要他的遺體回來。」

美國奧林匹克和帕運會委員會執行長薩拉·赫什蘭表示,此次事故對美國奧林匹克和帕運會委員會來說「極為沉重的打擊」。

那麼言歸正傳,這次嚴重事故的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

按理說,飛機相撞事件發生的地點是最不該發生的地點——它在世界上控制和監控最為嚴格的空域之一,距離白宮和國會大廈以南僅3英里多一點。

墜機前不到30秒,一名空中交通管制員詢問直升機是否看到了這架飛機。幾秒鐘後,管制員再次通過無線電呼叫直升機:「PAT25從 CRJ後面飛過。」隨後,兩架飛機相撞。

從這個情況看來,很難講清楚,飛行員和管制員之間誰出問題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只能等調查報告出來再看了。

不過,川普馬斯克第一時間指出了他們所認為的事故根本原因:DEI。川普在周四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促進多元化、公平和包容(DEI)的政策「可能」是導致這次空難的原因。

川普說,只有「智力最高和心理素質強大」的人才應該被允許成為空中交通管制員。「我們想要有能力的人,」他說。

這一點是真的。我以前也了解過一些關於空中交通管制員的情況,任職者被要求擁有極高的個人素質,包括智力、注意力、快速反應能力,尤其是極強的心理素質,非一般人所能勝任。

他們需要時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以及非常敏銳的意識和判斷能力,因為在他們手底下,就是幾百條人命。所以對於這個職業的篩選標準極其嚴格,任職當中也會一直保持輪換和評估,避免他們出現任何可能有風險的心理因素。

當被問到如何能夠如此確定DEI(民主黨的多元化)在墜機事件中產生影響,川普告訴記者,這是因為他有「常識」。儘管不能說川普現在說的是真,但DEI問題的確是左派長期執政下,美國企業存在的嚴重問題,但這個問題過於敏感,無人敢說破。

DEI,就是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這三個詞的簡稱,它是一種組織框架,旨在促進所有人的公平待遇和充分參與,特別是那些因身份或殘疾而容易受到歧視的群體。

這本來是好事,它的發端也是源於1964年美國國會通過的《民權法》。但是從2011年開始它逐漸變味。在那一年,歐巴馬簽署了有關多樣性和包容性的第13583號行政命令。尤其是在「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興起後,《時代》雜誌在2019年表示,DEI行業的規模「爆炸式增長」。

DEI,成了一種「軟約束」和「搖錢樹」,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和政府機構必須要有DEI的計劃實施,才能得到很好的評價,尤其是投資和股價等都會受益。

於是,這就帶來一種「配額」現象,也就是說,在他們招聘的人當中,必須要有多少少數裔的比例、有色人種的比例,成了一種「道德綁架」。

這一點在美劇《無恥之徒》裡面有所諷刺,主人公——一個白人小孩為了能上西點軍校,不得不謊稱自己有印第安血統,然後很容易就被錄取了。相比之下,他之前作為白人的時候反而無法被錄取。

現在美國也存在一種爭議,就是DEI的受益者——比如一些「多元化」的錄取生,會自卑,因為他們認為自己「配額生」的身份反而是一種近似羞辱的身份。

也有一些公司或者政府機構,必須要招到一定配額的跨性別人群,以彰顯自己的形象。

我們當然不能說保證弱勢群體、邊緣群體的權益是錯的。但是,當這事兒變成一種巨大的商業利益、無處不在的道德綁架,甚至為之降低用人標準、改變行業標準,就是通往自我毀滅了。

很簡單——無論任何膚色、人種或者是否弱勢,都必須達到一個統一的標準,那就是符合要求並且能勝任職責。

目前,在川普上任後美國有一些大企業已經放棄了DEI,但改變這個進程,依然路漫漫。前不久的洛杉磯大火,馬斯克也曾指責DEI導致的環保設施不符合標準,是重要原因。

至於這次空難究竟有沒有跟DEI相關的因素,還不得而知。但只能確認一點——因為「政治正確」的敏感話題無人敢碰,在美國,也只有川普和馬斯克會指出這個問題。

無論如何,問題重重的美國依然在不斷自我糾錯的路上;至少,他們的黑盒子真實數據能夠被公開。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黑噪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201/2168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