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輟學是美國學生的老傳統了,以至於很多數據避而不談那常年徘徊在30%的輟學率,畢竟也不是什麼光彩的數字。
上到哈佛斯坦福,下到州立和社區大學,輟學無處不在,公平地成為學生在財務、家庭和興趣三方面出現問題時的統一解決方案。
其中財務問題和家庭突發狀況已經無可救藥,尤其是學費和生活費,勸退學生只是時間問題。
唯一還有挽救餘地的,是剩下三分之一因為學業困難或壓力而輟學的學生,且這一原因不以國籍為轉移,留學生同樣遭遇輟學滑鐵盧。
當全世界都哭著喊著要轉碼,CS計算機科學專業正在以9.8%的輟學率遙遙領先。
不愧是CS,確實非常全面地占據了輟學三大原因中的兩個,即財務和興趣,前者能讓學生每年的學費超過25000美元,上夠四年在灣區領包之前先喜提破產。
興趣,或者說學業困難則是更難克服的問題,財務至少可以豐儉由人,但學不會就是學不會。
(本科新生第一年的輟學率)
三一學院的學生表示,「People might really want to be a games programmer or something, but there’s a slight disconnect between playing a lot of computer games, and learning the skills needed to create those games,會玩遊戲不代表會做遊戲」
對CS更現實的銳評則來自中國著名作家王小波:大家都念computer,有那麼多的computer嗎?
圖|網絡
Business相關專業也是財務問題的主要受害者,即使他們看上去光鮮亮麗。
以前我們學校商學院的文化衫都與別的學院不一樣,有學院專屬logo,前胸後背還有名字刺繡,合理懷疑學費的一部分都拿去做高檔次校服了。
因此其高昂的學費並不在意料之外,只是在MBA成為商業領域入場券的當下,當然也有大把人支付不起這十幾二十萬美元的門票。
除此之外商學院往往還需要學費之外的支出去支持各種社交活動,8.6%的輟學率情有可原。
圖|網絡
在全美前十高輟學率的專業中,廣告Advertising艷壓新聞和藝術,排在了第三。
大多數人選擇廣告專業可能還是有憧憬的,想像自己像《廣告狂人》裡的Don Draper一樣有喝不完的酒、出不完的軌以及取之不竭的創意。
然而取代眼睛一閉一睜就想出絕妙香菸廣告的現實是,熬十個大夜比不過一首洗腦廣告歌的威力,傳統廣告業的式微成為很多人輟學改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Mad men是做不成了,只剩下mad。
圖|網絡
新聞專業和藝術專業甚至不用什麼解說,大多數人眼中這兩個專業主打坑蒙拐騙,這兩個行業主打招搖撞騙。
財務問題因此不是這兩個專業高輟學率的罪魁禍首,或者說至少沒有那麼大的影響。
反而是行業前景的灰暗讓人心生絕望,新聞業是一個競爭激烈的領域,越來越多的人才進入該行業,而媒體巨頭卻不斷縮減規模和裁員。
藝術行業則是另一番慘澹光景,很高興你也喜歡藝術並且找不到工作。
圖|網絡
高輟學率專業中的很多都是普世價值下的熱門,就比如建築專業。
美國很多建築專業在本科階段是五年,最終授予BArch學位,意味著不需要攻讀研究生就可以作為建築師執業。
這讓很多學生忽略了多出來一年的成本、考證的難度以及微積分物理和統計學等看似不相關學科的課業壓力。
與之相似的是Engineering和Biology,這幾個專業無論國內外都被視為成功的必經之路,但在時間成本、金錢成本和學業壓力的輪番暴擊下,輟學也許還不是最壞的結果。
圖|網絡
在所有輟學生泛濫的專業里,教育學可能是輟學理由最具體的一個。
學生對薪資、班級規模、資源支持和學生行為的多重失望,使得他們在畢業前就及時止損,避免自己成為美國收入最低的職業之一:教師。
於是在財務、家庭和壓力之外,期望與現實不匹配成為許多教育專業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
圖|網絡
你可能會奇怪,八年都無法睡個好覺的醫學生怎麼沒上榜。
再考慮到4+4的醫科學制、高達30萬美元的負債以及競爭激烈的醫學院,輟學率不超過2%簡直是個奇蹟。
……醒醒吧,這個世界上哪有真正的奇蹟,只有平均年薪31萬美元的美國醫生。
相比之下,一位入行21年的教師,年薪剛剛超過九萬美元。
本文的參考來源眾多,包括紐約時報2019年的報導《大學輟學危機》,U.S. News和Business Insider多年來對美國大學輟學率和畢業率的追蹤,另外還有研究團隊EDUCATION DATA針對高等教育領域所搜集的數據。
有趣的是,在所有參考文章中都常常能看到一句話:平均而言,沒有大學學位的人每年的收入比有學位的人少21000美元。
圖|網絡
它要麼出現在開頭,要麼出現在結尾,總之一定要提到,是數據,也是挽尊。
這句話就放在那裡,與前面一路滿堂紅的輟學率和一路走低的畢業率形成格外鮮明的對比,冷冰冰的數字竟有些諷刺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