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微信朋友圈裡,不斷有人宣告父輩凋零的消息。人到中年,不可避免地要迎接一個個有關死亡的訊息。去年,寫過兩文,皆是此種中年人不得不面對的人生境況,與諸君分享。
衰老與死亡,終於到了我們這一輩
一大早,七點多,大哥連續打來三個電話。
回過去,他聲音低沉,問我:老三,有沒有時間回來一趟?
我問他:怎麼啦?他說:XX哥去世了……
XX哥,是堂兄,1955年出生,可能是我這一輩兄弟19個當中最年長的。
父親那一輩近些年相繼凋零後,我曾多次想過衰老與死亡即將降臨到我這一代身上,今天,終於來了。
XX哥與我們,爺爺輩是親兄弟,到了我們這一輩,關係遠了很多,但幾十年房前屋後緊挨著住著,走動很多,關係還算近。
我還小的時候,他就住在我們屋前,後來他們兄弟四個陸續成家,添丁進口,他搬到了我們屋後蓋了新屋,原來的屋搬進了他們家的老二一家。他長我24歲,他的女兒也就是我的侄女,與我同齡,只比我小個把月,算是小時候一起長大的玩伴。
說起來,這是一個大家族。父親那一輩,兄弟6個,他最小。到了我這一輩,兄弟十九個,我最小。
老家的習俗,每年大年初一是家族內部相互拜年。很多年,兄弟十多個聚在一起,加上子侄輩,二三十人成群結隊逐家上門拜年,在村里算是一個景觀。
家族雖然龐大,但過去很多年貧窮並分裂,在村里並不強勢。貧窮,會讓人軟弱怕事。
貧窮對人心的摧殘與折磨,是異常可怕的,可以讓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從小生活在農村,見了不少這類的事情。八十年代,農村常有老人喝農藥自殺的情況,多半是因為窮,老人無力自養而子女也欠缺贍養的主觀意願和能力。
家族大,事也多,父親早年常出面統籌家族裡的事情,尤其是早年他處在人生巔峰時,熱心於家族裡的大小事務。八十年代,家族裡從家長里短的小事,到婚喪嫁娶之類的大事,他主持操辦過不少。他的侄兒們,也就是我的堂兄們,那時都還算尊重他。暮年,到了人生低谷,自家的日子一日日艱難,他不再有過去的影響力和威望,偶爾才出面處置一些事。
近二十年,父親那一代逐漸凋零,如今,他那一輩只剩下一位伯父。有一次回鄉在街上遇到他,正和伯母在早餐攤上過早,伯父喝著早酒,下酒菜是兩塊鹵乾子。我給他添了點下酒菜,然後買了單,笑著離去。活到八九十歲,還能有這樣的日子,他是讓人羨慕的。
對家族事務,我沒有父親那般的熱情,各種瑣碎的家事常常讓人頭疼,偶爾想介入一些事情,但很快就會被現實勸退。故鄉,離得太遠讓人思念,走得太近又一地雞毛,讓人心力交瘁。
這幾日,自顧不暇,但還是準備回鄉去送堂兄最後一程。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自然規律和現實,兄弟們終將和父輩們一樣,逐一凋零。此後,同輩故去的消息將一個接一個撲面而來,誰也逃不脫衰老與死亡,包括我自己。
2024年1月3日
人到中年,故鄉不斷有逝訊傳來
最近,相繼在長沙見了兩撥同鄉,有的是此前從未謀面的新面孔,有的是相識多年的老同學。寒暄間,不免被問到最近這些年回鄉多不多。
當然多。這幾年,回鄉較之十或二十年前頻繁了很多。至於原因,很簡單,過去年輕,父輩們都還健在,故鄉有人離去的消息未必一定會通知我們,如今我們人到中年,父輩逐漸凋零,我們得自己面對這些生老病死,因此老家一旦又有長輩去世的消息傳來,甚至開始有同輩去世的消息傳來,就不得不回鄉。
今年三月,最後一位在世的伯父去世。堂兄讓大哥捎話說,老一輩的最後一個了,讓偉偉一定回來一趟。偉偉,是我曾用過十六年的名字。
父親和他的兄長們,從此徹底凋零。他們那一輩人,吃了無數的苦,忍辱負重。父親兄弟六人,年齡最小的他因病去世得最早。他生前愛抽菸也愛喝酒,但抽的都是最廉價的煙,喝的也是論兩打的散酒。後來很多年,在世的伯父伯母們一遇到我就感嘆:你老頭沒福氣,要是多活幾年,幾好哦,酒喝不完。是啊,子欲養而親不待。
我,有兩個哥哥,是家裡的老么,大家族裡我這一輩的兄弟一共有十九個,我排行老十九,也是老么。身為么房裡的老么,與最年長的堂兄相差二三十歲成為很平常的事。因此,當父輩逐一凋零後,傳來的死訊漸漸有了同輩人的。
一月初,一位堂兄去世,他1955年生,比父親只小7歲,他的大女兒與我同歲,屋前屋後住在一起,算是小時候的玩伴。小時候直呼其名,如今遇到了則客客氣氣地喊我為叔叔。
過去十年,有三位堂嫂相繼因病去世,但堂兄弟十九個還完整,他是第一個離去的,我當然要回去送最後一程。
正如我在《衰老與死亡,終於到了我們這一輩》一文中說的: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自然規律和現實,兄弟們終將和父輩們一樣,逐個凋零。此後,同輩故去的消息將一個接一個撲面而來,誰也逃不脫衰老與死亡,包括我自己。
人到中年,除了有血緣關係的長輩與同輩相繼有人去世外,友朋的長輩去世的消息也越來越多。
前不久,初中同學波波的父親去世。波波沒有兄弟,只有一個姐姐,父親久病,他去國離鄉四年多,總擔心老父親去世時不能送終盡孝,老父親也希望自己走的時候唯一的兒子能在膝下。六月中旬,他轉輾回國,也就半個月的樣子,久病數年的老父親撒手離世。波波在家陪伴了老人家最後的一段日子,老人走得應該是安心的。
生死循環,生生不息。
偶爾,孩子問我:爸爸,人死了後去了哪裡。還在猶豫時,他的媽媽說:人死了後就變成了天上的星星。大概是他意識到變成星星也就再也回不來,偶爾我逗他說爸爸也會老去,他會難過甚至大哭。後來,我告訴他:人死後,會變成孩子,重新出生回到這個世界。
自此,他不再那麼害怕提到死亡了。
2024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