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越來越有趣,
因為總有一些奇思妙想出來。
比如,加沙問題
從2023年10月起,雙方就處於一種大決戰的狀態。弱勢一方無所不用其極,強勢一方各種投鼠忌器,衝突膠著一直到現在。
加沙現在的狀況是,超過70%的房屋被摧毀,一片廢墟的狀態。我思來想去,也沒想出好方案。
1、如果以色列占著加沙,那管理這好吃懶做的二百萬人,對防衛和經濟都是巨大負擔。
2、如果還是HAMAS當家,那又將陷入援助--襲擊--痛揍--哭訴--援助的死循環。
3、前面曾想,要不就把加沙交給約旦河西岸的法塔赫管理?但20年前已經交過一次,法塔赫明顯無能,很快就給更激進的HAMAS奪權了。
4、還有想法,能否讓旁邊的埃及和約旦來管理加沙?但這幫阿拉伯弟兄的德性,埃及人和約旦人都已經領教過了。雖然嘴上喊著支持的口號,心裡想的卻是「滾得越遠越好」。
這四條路,就是拖延問題,等待下次衝突,其實都走不通。
一個俗氣的方案來了
美國直接占領加沙,建設一個國際化的海濱旅遊區。
這個方案,
以色列肯定沒意見。有大哥的基地在旁邊,自己睡得就安心了。而且,亞伯拉罕和平協議將會快速推進,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將徹底改變敵對狀態。
普通加沙人也沒意見。無論去哪裡安置,至少不會比現在更糟了。正如多名加沙平民在接受採訪時所說,一天都不願意再住帳篷了。
而旁邊的阿拉伯國家,態度會很微妙。
從面子上來說,阿拉伯(伊斯蘭)世界不願意承認加沙的阿人缺乏自治能力。這也是五次中東戰爭屢敗屢戰的原因,面子過不去但又能力不足,只能挨打。
更重要的,是巴地阿人缺乏立國意願,無論法塔赫還是HAMAS都是如此,而這一點被很多人忽視了。因為一旦建立國家,就需要自己管理自己發展,哪裡有現在這樣哭著喊著吃福利的狀態舒適啊?就憑著UNRWA、USAID、歐盟、阿聯等各種援助,巴地阿人根本不用勞動,生活水平雖然沒有生活在以色列的兩百萬阿拉伯人高,但已經超過大多數開發中國家了。
當然,這樣的狀況也是周圍阿拉伯國家有意為之。中東各國的伊斯蘭激進分子一直相當活躍,這是其傳統文化的高度封閉性與現代世界的不兼容導致。於是,出現了各國爭相利用外部衝突將激進分子禮送出境的操作。前面蘇聯入侵阿富汗,沙特不止出錢還出人,開通聖戰特惠航班把好戰分子成批送到白沙瓦。而加沙的存在,某種程度上也有這個效用。身邊有個更差的樣本存在,對民眾多少是個心理安慰。
相對前面四個只是拖延問題的便宜方案,這是難度最大卻是長期主義的新思路。方案的難點,一是說服周圍的阿拉伯人,二是壓制歐美各種人道主義旗號的政治正確。
真要下定決心幹起來,365平方公里的加沙,差不多新加坡的一半大,從平整土地到大興土木,這倒是一個萬億美元級別的巨大商機啊。
聽著俗氣,確也務實。
另外一個大戰之地,又一個俗氣的方案來了:
美國佬要求烏克蘭人以稀土資源交換軍事援助。
乍一聽,俗,真俗啊。
歐洲各種小清新不願意了,這么正義的偉大的事業怎麼能談交易呢?必須堅持到徹底勝利啊。雖然他們除了口號啥都不願意多出,2024年還從北方進口了比往年更多的天然氣擔心自己取暖火力不夠,但一點不妨礙他們的大義凜然哈。
轉念一想,這稀土資源就是一個空中大餅嘛,現在美方的軍援是真實的,烏方的採礦連影子都看不見哈。再一想,這一半的稀土資源都在烏東的俄占區,只有打回來才談得上開採資源,否則純屬泡影。再一想,就算後面和談,烏東變成中立區,那雙方的採礦協議可是實打實的,這不就是美國人需要保護自己的利益了嗎?
所以,司機這麼聰明的人,馬上就接招了:歡迎合作方案,熱烈熱烈歡迎。
對美帝來說,租借的項目更容易監管和審計,畢竟誰的錢也不是天上飄來的。更嚴重的是,無償援助裡面名堂太多。現在有爆料,三年對烏克蘭的軍援,有一半被半路截流,議員拿回扣,掮客賣物資,甚至有部分武器賣給了出高價的墨西哥毒販,怪不得人家的火力比正規軍還猛。
看著俗氣的方案,也許是雙贏的結果。
而且,面對越來越大的停戰壓力,交戰雙方承壓並不對等,一方可以有彈性務實對話,一方硬話連篇很難退讓。現在這麼俗氣的交易方案一出來,形勢越發明朗,壓力完全不在司機這裡了。
一直以來,很多人嘲笑24小時內停戰的說法,這當然有誇張的成分。但如果能在短時間(如三個月)內終止這場持續三年的醜陋消耗戰,雙方不再有平民死傷,不知可以換算成幾個和平獎?
隨感
二個方案,一個要多占地方,一個要多占資源,看著都很俗氣。不禁想起了一句流傳很廣的話:「我們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其實還有後半句,時任外交大臣帕默斯頓對英國下議院的議員們的原話是這樣的:We have no eternal allies, and we have no perpetual enemies. Our interests are eternal and perpetual, and those interests it is our duty to follow。
我們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但(英國的)利益是永恆不變的,我們這些人的職責就是為國家謀求這些利益。
想來,升米恩鬥米仇,先賢早就盛讚子路受牛而批評子貢贖人,互惠互利的合作才能是健康的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