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活久見,華爾街扛把子斷供棄樓跑路了

你說,一個老百姓沒得錢供房了,斷供變成失信人,然後被法拍的事我們見得太多不奇怪。

但堂堂世界級投行,華爾街扛把子貝萊德,居然也斷供跑路,這我真有點看不懂了...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因決定不償還7.8億元的銀行貸款,旗下所投資的兩幢上海辦公樓宇已被渣打銀行收走。

這兩幢辦公樓宇是位於上海普陀區的北岸長風(Waterfront Place) E幢辦公大樓和G幢辦公大樓,樓面2.78萬平方米。

2018年1月,貝萊德以1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向保德信金融的房地產子公司購入,是貝萊德在中國內地市場投資的第二個商業地產。

12億買的,這裡面有一些銀行貸款,然後現在斷供棄樓,也就是說,原先付的一部分不要了....現在看,至少4個億的損失...換算成美刀,也是大幾千萬刀了。當然對貝萊德來說,小菜一碟。

本來這錢23年底就該還了,展期了一年,沒想到大名鼎鼎的專業處置不良資產的貝萊德來個棄樓跑路,震的吃瓜群眾目瞪口呆....

為毛跑路,以貝萊德的人脈你不會覺得他找不到買家吧!

如果連貝萊德都找不到買家,那麼只有一種情況,就是,真的沒有接盤俠了....事實上,2024年貝萊德曾謀求以30%的折扣出售上述上海辦公大樓項目。

這兩年,商辦一塌糊塗。數據其實都不重要了,隨便聊聊吧。

商辦進入中國時間不長,改開初期許多外資來華,沒有辦公室大多暫住在高級酒店....隨著越來越多,這個需求就越來越大。

1985年,商業辦公樓這個業態,終於從已開發國家走到了中國。

上圖就是中國最早一批商辦,中信國際大廈建成交付,5萬平方米的空間分分鐘被98家外國銀行、公司全部租賃完畢。大廈外牆呈黑灰色,網格狀,酷似巧克力,被外國人形象地稱為「巧克力大廈」。

之後越來越火,2000年之後的10年,一線城市的商辦基本都是供不應求....

這些商辦也成為地方zf最愛的地產項目,想想一棟大樓,每年交一億稅收是什麼概念?一億稅收多嗎?太多了!

一億多嗎?在一線最高級辦公大樓,也不算啥。

2020年,在上海陸家嘴金融城的285幢辦公大樓中,有4幢稅收超60億元,20幢超20億元,32幢超10億元,110幢稅收達億元。

我就問你,你是市長區長縣長鎮長,你愛不愛?

愛!愛就拼命建....那幾年住宅最火的時候,地方批出住宅地都很難,但想建商辦基本暢通無阻...

住宅只能收一次錢,商辦能源源不斷的收錢,孰香?

香,就不要停。這些年商辦建造的速度,那真是...不信你去任何一個一線的「CBD」看看,那些鱗次櫛比的超級辦公大樓群....

建的多,需要的租客就多....

但是,哪有左腳踩右腳能上天,一直勇猛發展的市場呢?當辦公大樓建到最高潮的時候...

咔嚓毛衣戰來了,咔嚓口罩來了....

這些不是原因,這些只是時間節點,時間節點到了,且已經過去了。

於是:

這個數據你覺得咋樣?

我明確告訴你,不知道低估到哪去了.....否則貝萊德棄的樓,並不在荒郊野外,還是那句話,以他們的資源,租不掉?真的難,好租他們都不賣了,好賣他們都不跑了....

現在有些業主壓根不求能有租金,免費給你,你交下物業費就可以了...

否則大樓空著,物業費還要交,家大業大也吃不消啊.....所以貝萊德一看這情況,硬挺就是不斷虧損,不如提桶跑路,減少損失...

目前,貝萊德集團在中國境內還控股貝萊德建信理財,全資擁有貝萊德海外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後者主要開展從境內募資投向海外的合格境內有限合夥(QDLP)業務。以上兩家公司與前述貝萊德境內實體無關....

蠻有趣的,口頭還挺看好的:「中國市場始終是貝萊德集團的戰略重點。」近日,貝萊德中國區負責人范華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一路走來,貝萊德對中國市場的承諾沒有改變。」

其實中國市場不在乎貝萊德的承諾,渣打銀行才很在乎貝萊德的承諾....

我不要樓,你丫還錢!

商辦這個市場,是真的太太太冷了。不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不是資產,而是負債。

實在不行,改造改造,改成城市公寓酒店,趁著魔都還有外來人口的時候,賺一毛算一毛吧。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鳳羽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215/217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