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美劇 Interior Chinatown的港裔美籍男演員歐陽萬成(Jimmy O. Yang),日前在社交平台上載跟成龍的合照,並留言說「My hero成龍」,令不少香港網民擔心:Jimmy會否成為「成龍魔咒」的下一個受害者呢?
歐陽萬成視成龍為偶像,不是新聞。他之前受訪已說,自己看很多成龍和甄子丹的戲,「我一直很關注他們的近況」。至於他最喜歡的香港電影,則是周星馳《國產凌凌漆》,覺得夠無厘頭。儘管他表示有關注成龍近況,但「成龍魔咒」這類都市傳說,移居外國多年的他可能聞所未聞。
「成龍魔咒」,英文可稱為"Jackie Chan Curse",用一句話解釋,就是:Jackie Chan is a jinx to anything or anyone he endorses.六年前,我在蘋果專欄寫了一篇〈一遇成龍便化蟲〉,已舉例說明魔咒威力:
「眾所周知,有一種代言叫成龍代言,有一種魔咒叫成龍魔咒。成龍代言小霸王,小霸王倒閉;代言愛多VCD,愛多老總坐牢;代言汾湟可樂,汾湟可樂消失;做禁毒大使,兒子吸毒;去年初成龍說『只有一種電影叫中國電影』,年中大陸影圈即颳起『陰陽合同風暴』,無數電影計劃停擺;兩年前成龍為香港航空代言,上月底港航又有財困傳聞。」
上述例子只更新到2019年頭,往後還有長長的名單,可加入吳亦凡、王力宏,甚至上月底才在澳洲網球公開賽被成龍「燈死」的Aryna Sabalenka和 Alexander Zverev。歐陽萬成如果看到這篇文章,可能問:「魔咒是真的嗎?」某程度上,是真的——但不因為魔法,而是因為成龍的品格。
關于成龍的品格,那些什麼「小龍女」、政治立場之類,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不如講一個較少香港人留意,卻令很多大陸人反感的醜聞吧。早年成龍在節目《魯豫有約》接受專訪,談及慈善,曾經這樣自爆:「慈善有真有假,我就是從假的做起來的!」此話一出,全場觀眾譁然。
成龍說他走紅之初,每天報紙都是他的新聞,然後就有慈善團體找上門,邀請他做「大使」,說「掛個名就行」。成龍很坦白,承認沒興趣行善,有空也只顧唱歌跳舞,但有人勸說,這對藝人形象和電影票房有好處,成龍便勉為其難做「慈善」了。
成龍在節目上「懺悔」,當然並非想自毀形象,他只是為接著講下去的「浪子回頭」故事作鋪墊而已:他自言被安排到醫院探望病童,同行者都介紹他很熱心、百忙中抽空來訪,令他慚愧得無地自容,從此他便「弄假成真」,開始做「真慈善」了。
光是看這個專訪,你可能以為「假慈善」只是成龍上世紀的黑歷史。但在2010年9月,大陸媒體《上海僑報》就獨家爆出一個「詐捐門」醜聞。2009年5月11日,即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前夕,成龍和李宇春、劉媛媛、金培達等人探訪正在重建的北川中學,成龍當場承諾捐獻電影新作《大兵小將》部分票房援建北川中學,一時傳為佳話。
2010年2月《大兵小將》在中國公映,票房收1.53億元(未計全球票房),現在看來票房不高,但當年是有錢賺的。到2010年9月1日,北川中學已重建完工,並重新招生了——說好的捐款呢?影也沒有。
同年9月2日《上海僑報》報導,北川中學校長劉亞春表示成龍承諾過捐款,但強調「我們從未收到過這筆錢」;負責新北川中學援建的中國華僑經濟文化基金會也表示:「我們沒有收到他所說的這筆錢。而且我們曾致信成龍先生,詢問他所承諾的這筆善款,但一直沒有回音。」
醜聞曝光後,成龍慈善基金會秘書長黨群即刻戰狼上身,稱成龍尚未拿到《大兵小將》分紅,並非「詐捐」,還揚言「對捏造事實的報章進行起訴」。當時香港文匯報也報導了黨群的反駁,卻似乎沒跟進《上海僑報》的回應。
《上海僑報》指出,記者已深入調查取證數周,鎖定所有證據,所以「成龍承諾捐款重建」、「重建主管部門催款未果」、「重建完成時捐款分文未見」這三個最重要、最基本的事實,「都完全經得起新聞道德、新聞規律、新聞規章的檢驗」,「不懼在任何時間,在任何地點,與任何人對質」。然後《上海僑報》還繼續把矛頭指向成龍,說:
「據了解,新北川中學的重建國家沒有投入,全部資金來源於海內外83萬華人華僑,最高1500萬元,最低1元。捐贈中不乏捐出重大積蓄、月工資、甚至低保收入者。成龍先生如果有空,不妨請閱讀《上海僑報》即將推出的"究竟誰捐助了北川中學"一文,或者去看看新北川中學的捐款牆上密密麻麻的捐助者姓名,當中沒有一個人是"分紅未到"者。
「而且作為資深電影人,既然知道分紅可能要兩三年、甚至三四年才能分配完畢,成龍又何必激情舞台、大放厥詞,對當時暫居他處、在板房教室里艱難複課的北川學子做出這樣的承諾?在此,我們可以引用某網友的調侃留言,供成龍先生反省:如果將來我掙了一個億,我一定全捐給北川中學。」
由2009年5月揚言捐錢,到2010年9月人家重建完畢也沒有下文,被傳媒踢爆還戰狼式反擊,「成龍式慈善」是什麼性質,大家應該一目了然。那麼成龍最後有沒有找數呢?抱歉,我沒有在網上找到相關資料,也不覺得有什麼分別。
順帶一提,北川中學老師唐高平當年受訪稱,那次活動的主辦方不是當地政府,也不是學校,而是成龍那邊,「他們要求學生都參加,娃娃們忙活了兩天吧。成龍他們來的時候自己帶了好多記者。」
以上的陳年舊聞,無關政治,無關情史,反而更反映到成龍是個怎樣的人,由於沒太多人提及,我就趁機會記錄一下。跟這類「恥與為伍」級別的人合照,譽之為"my hero",是會實實在在影響自身形象的,歐陽萬成真要「好自為之」。
附:
2019年01月13日
一遇成龍便化蟲——馮睎干
歲月不饒人,今年便六十五歲的成龍大哥,法律上已是「長者」了,即使龍精虎猛,也不宜打打殺殺,他可以做什麼呢?答案是QC。QC當然不是御用大律師(Queen's Counsel),而是品品管制(quality control)。
眾所周知,有一種代言叫成龍代言,有一種魔咒叫成龍魔咒。成龍代言小霸王,小霸王倒閉;代言愛多VCD,愛多老總坐牢;代言汾湟可樂,汾湟可樂消失;做禁毒大使,兒子吸毒;去年初成龍說「只有一種電影叫中國電影」,年中大陸影圈即颳起「陰陽合同風暴」,無數電影計劃停擺;兩年前成龍為香港航空代言,上月底港航又有財困傳聞。「中國製造的會爆,成龍代言的必傷」,在這個分裂的世界,人類罕能達成什麼「共識」,但以上一句話,相信兩岸三地很多人都會認同,不妨稱之為「成龍共識」。
天將降大任於企業,必先由成龍代言。像成龍這樣的代言魔人,註定是塵世間最強的QC──由他代言的品牌,只要安然無恙,就是品質保證。最近大陸出了一款遊戲,繼續由成龍代言,國內網友紛紛驚嘆,都說不知是遊戲廠商太有錢抑或「八字過硬」。看來在大眾心中,成龍魔咒不是笑話,而是跡近定律:大陸稱之為「代言必涼」,但「涼」字這用法對香港讀者有點陌生,倒不如翻譯為「一遇成龍便化蟲」。
「一遇成龍便化蟲」表面上類似「丁蟹效應」(Ting Hai effect),但細想截然不同。丁蟹效應會帶來股市崩盤,可視為「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自我實現預言是一種常見心理現象,指某個被視為真的信念(哪怕它根本是錯),可能影響人的行為,以致這信念最終成為事實。例如你常常跟自己說:「睇怕我呢世都系一碌廢柴!」那麼你一定會成為廢柴,除非變了一坨屎。因此,世上最準的預言,不是諾查丹瑪斯或劉伯溫預言,更不是每年一月的「大師」流年預告;世上最準的預言,就是自我實現預言。
是什麼驅使丁蟹效應自我實現呢?當然不是鄭少秋或丁蟹,是錢呀!任金融市場花開花落,雲捲雲舒,但錢,從來都有人賺到。升市能賺錢,跌市也能賺市,「丁蟹」不過是空軍淡友的藉口,所以才因利乘便,搭上那列叫大時代的快車。但「一遇成龍便化蟲」很不同,按常理,世上沒有品牌想自我實現那樣暗黑的預言吧?難道是希望蝕錢,抑或要實行「焦土」?我看不透。若成龍魔咒真有其效,似乎不易從自我實現預言角度來理解。
除了成龍魔咒和丁蟹效應,2019年又添了一句「逢九必亂」。坦白說,我之前從未聽過這句話,但自去年爆發中美貿易戰,習近平近日又說「中國正面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便越來越多人講「逢九必亂」,更有讀者問我:一,這句話出自哪兒?二,有沒有術數上的理據?先答第一道問題,「逢九必亂」出自何書,我只能說無從稽考,盼識者相告。但假如「逢九必亂」真有來歷,而非江湖術士杜撰,我懷疑是誤解了原意。清代褚人獲(《隋唐演義》作者)寫過筆記《堅瓠集》,在〈續集.天干地支謎〉記載了清人創作的天干地支謎語,有一題說:「逢九之年,防有失脫,必撇得去,方妥。」似乎就是「逢九必亂」的來源,但你不要忘記:這是謎語謎語謎語。謎底就是「乙」字,懂嗎?「甲」字謎面是:「今交申運,方是出頭之日。」看了這句,難道以為申日大吉大利?「丙」字是:「然賴內助有人,一無所損。」是否表示丙年家宅平安?「逢九必亂」說法,也許源自清人戲作的謎語,根本是一場誤會。
然則「逢九必亂」沒有術數理據嗎?本來應該沒有,但你喜歡的話,我可事後補充一個理據。凡以「九」字結尾的年份,天干必然是「己」,從紫微斗数角度看,所有人的命盤都會出現同一「干化」現象(即武曲化祿、文曲化忌等),大致上象徵資源匱乏,需要加倍努力,甚至無所不用其極地行事,也許可理解為一種「亂」。但亂也不一定壞,萬物必先亂而後變,既然成龍魔咒也可正面地視為QC,「逢九必亂」或許是一種祝福呢。
馮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