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哪吒之魔童鬧海》,我有個強烈的感覺,電影裡的哪吒是假哪吒,不是個純粹的哪吒,或者說是一個複雜哪吒綜合體,不再是1979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哪吒鬧海》裡的哪吒了。這部電影裡的真哪吒其實是申公豹,或者說他更像是成年版的哪吒,另外還有兩個具有真·哪吒精神的群體,一個是愛吃的土撥鼠,一個是被困海底的妖族,無常且被壓迫的人生,使他們都具備「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革命基礎和「逆天改命」的階級需要,後面可以給他們拍個《哪吒3:全世界土撥鼠聯合起來》《哪吒4:侯門一入深似海底撈》。
很高興看到《哪吒之魔童鬧海》的票房收入超越了《長津湖》《戰狼2》這兩個爛片,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榜首,導演餃子也有望成為中國影史導演票房榜榜首。還記得二十年前,我在杭州的第一份工作是動畫編劇,朋友是動畫導演,《黑神話:悟空》的聯合創始人兼美術總監楊奇在我們公司畫原畫,那時候我們開的最多的玩笑就是,美女為了進入影視行業,找了個導演當男朋友,後來發現男朋友是動畫片導演,這當然是自嘲,也是行業地位不高的體現。
現在,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動畫崛起了領先了,在我看來這二十年基本沒什麼進步,就拿《哪吒》系列來說,特效畫面的確精緻,導演分鏡設計的確有思考,能看出成熟的動畫工業製作水平..,可這二十年前就可以有就有。在動畫製作這塊,早在十幾年前,中國就遙遙領先於世界上絕大數國家,朝鮮也遙遙領先,跟我們旗鼓相當。我們國內的很多動畫公司和團隊,都替日本動畫打過工畫過畫,還僱傭過朝鮮人來做這些事。比如《聖鬥士星矢》比如《海賊王》,以及其他很多很多知名動畫片,我們都參與過,也僅限參與,核心層面都不是我們完成的,我們做的更多的是體力勞動。故事、角色設定、設計稿、原畫…,都是別人完成的。
跟大部分國產動畫片一樣,《哪吒》系列的文本依然不夠優秀,跟精良的設計和製作是脫鉤的。其實這也沒什麼,之所以提這點,是又有很多人在意淫「大國動畫崛起」,這背後還有抵制日本動畫、西方動畫的氣味,這樣的人很適合送去煉丹,動畫簡簡單單的分成好看的和不好看的不行嗎?就像這次有100多家中國動畫公司共同參與製作了《哪吒2》一樣,很多優秀的作品都是全世界協同完成的,即便沒有用到外國人或者外國團隊,但很多製作軟體也是外國的..,即便用到了外國團隊,那也不應該影響我們的觀影感受,那種心裡時時刻刻繃著一根國內國外東方西方弦的人,其實既不懂什麼內外也不是什麼東西。
很多人看完《哪吒》感覺就一個字,燃!燃在哪?不清楚,但的確很燃,但的確不清楚哪裡燃。我覺得是革命小將哪吒的革命口號感燃了革命群眾。在第一部里,哪吒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聽上去好像「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第二部里,「從來生死都看淡,專和老天對著幹。我命由我不由天,小爺成魔不成仙。」頗具「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革命精神,人人都愛爽文爽劇,《哪吒》系列裡的爽,是人民當家作主一般的爽,是翻身農奴把歌兒唱的爽,這比霸總愛上我,霸總的保姆小嬌妻可爽太多了,畢竟後者只是實現了階層跨越,錦衣玉食罷了,而前者則是成為領導階級,站在權力的巔峰,既然都是意淫,淫得亂點,豈不是更爽。
1979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哪吒鬧海》,裡面的小哪吒對父權的切割更徹底,革命意志也更頑強,同樣是殺龍子抽龍筋的行為,1979年版的更具有反抗強權屬性,在小哪吒眼裡,龍就是最大的責任人,就是最大的惡之源,管你是神仙還是妖魔,說干就干。而後面的哪吒,雖然經常把「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小爺是魔,那又如何」等灑脫無比的爽話掛在嘴上,但其實心裡已經有了階層之分,也認同了魔比仙地位的低下。至於他說「什麼神仙妖魔,不過是禁錮異族命運的枷鎖」,既是他形成世界觀後的悲憫認知,也成了他日後人生發展的方向,就像是宋江一樣,反奸臣不反皇帝,反昏君不反大宋…,反無量仙翁不反元始天尊,領導裡面有壞人,但闡教是好的..,總有一套他自己的投降主義邏輯。
在《西遊記》裡,做壞事的妖精,很多都是神仙的坐騎,要靠神仙來降伏它們。有陣子我很迷惑,神仙怎麼不管好它們,怎麼能允許它們幹壞事,書中給的答案是,它們幹壞事的時候,是趁神仙不注意的時候,一個「不注意」,背了所有的鍋,總之,神仙是法力無邊的,是潔白無瑕的。就像無量仙翁幹壞事的時候,它的領導元始天尊也是不注意,因為他在閉關,領導總有不在場的理由,領導必須不在場,否則以後誰出來主持公道,誰出來主持大局,不論是行俠仗義,還是替天行道,都是個體行為,代表不了官方。高層閉關、中層使壞、底層遭殃,不論是歷史、現實還是文學作品,都是這樣的架構。所以,滿嘴革命詞彙的哪吒,最終也跳不出這樣的戲碼,有那麼一天,踩著風火輪的逆鱗少年,突然成了開著奧迪A6的共青團書記,觀眾們也是喜聞樂見的。
所以我說,這部作品裡,真的哪吒,或者是真具有哪吒革命精神的,是土撥鼠一族,它們人畜無害,它們自給自足,它們只是享受生活貪吃一點,就被拿去煉丹了,這樣的群體,被傷害最深,是最容易覺醒的,最容易發動的,也是反抗最徹底的。這個群體的存在,也顯明了哪吒身上自我矛盾的地方,「小爺是魔,那又如何」,這是一個嘴上敢跟天鬥跟地鬥跟命運鬥到底的人,當擁有的被剝奪,他就會奮起反抗,那他為什麼還要去傷害無辜者,剝奪他們的生命權呢?或許,只有敖丙的存在才能解釋這一矛盾,敖丙和哪吒是一體兩元的混元珠分離出的兩個人,一個是靈珠轉世,一個是魔珠轉世,他們各自背負著不同的命運。「靈珠」「魔丸」本是一體,或許,哪吒、敖丙的結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哪吒。
在《西遊記》當中,每一次瑤池宴會,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都會吃龍肝鳳髓,毫不顧忌四海龍王的心情,而四海龍王一族,好像也從未說個不字,這難道就是地位懸殊所致?在《哪吒2》中,終於看到龍族的反思和反抗了,天庭的一句話就可以讓他們永困深海,富麗堂皇的龍宮是他們的煉獄,於是敖丙被龍族賦予了堅不可摧的萬龍甲,承載著龍族反抗的重任,從那一刻開始,他的族群就已經是自由的了,踏上取經之路比抵達靈山更重要,開始為自由而戰,就是自由的開始。
至於申公豹,也可以專門拍一集,《哪吒5:小鎮做題家申公豹》,他出身一般,但很勤奮,很努力,考上了985,畢業後也當上了公務員,他的父親老實巴交,身為妖族卻一心想走正道,成為仙人,無奈仙界比妖界還妖,於是申公豹更加努力,什麼髒活累活都替領導干,卻依然得不到青睞,他在玉虛宮修煉千年,卻依然只是個處級幹部,只得到寥寥幾顆丹藥,但他依然將這些丹藥分給弟弟,當他的弟弟申小豹也想考公進入玉虛宮時,他阻攔了,因為他知道裡面的苦與難,髒與丑。他跟敖丙一樣,身上肩負著豹妖一族全族的希望,卻在闡教一次次的欺騙與規訓中被擊碎。即使如此,他依然在關鍵時刻,展現出了善良的一面。
「我命由我不由天」,這應該是申公豹的座右銘。
誰才是哪吒,什麼才是哪吒,哪吒是那個腳踩風火輪的少年,是那個身披萬龍甲的敖丙,是承擔全村人希望的小鎮做題家申公豹,是喜歡美食的土撥鼠,是陳塘關百姓,是破鼎的紫焰蛇矛火尖槍,是對抗邪惡的勇氣…沒有誰是哪吒,哪吒不是一個人,真正的哪吒,不是闡教弟子,不是太乙門下,不是翻江倒海成仙成魔,而是沐浴在永恆真理的光耀中,為暗處的仇敵和萬眾,點燃一盞救贖的燈,光照耀之處,就是哪吒。
上價值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