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過年檔電影的海報發出後,我想大家應該就對這次過年檔的含登量有一個預期了:
一鍵查詢這些電影中的含女量。
當然,肯定會有人來捂嘴說這部或者那部電影裡有女的啊,塑造得還很好呢。我覺得這究竟是卑微和低自尊到什麼程度了,哪怕主角團裡面女男比都到1:10了,哪怕高光和主線幾乎全都給了男主男配,但是只要他們還安排了一個女角色,你就不准說這是老登電影,甚至還得感恩戴德。
電影大爆時,受益的走紅的是男演員男導演;電影挨罵時,又拿出女角色出來當擋箭牌了。為含女量如此之低的電影強行辯解,只會讓他們的底線越來越低。
我們再說具體電影。
哪吒是這次過年檔的票房冠軍,根據貓眼預測,最終票房可能要突破60億,成為中國影史第一。然而,還是那個問題:故事很精彩,但其中濃濃的登味卻顯示出片方的故事並非是寫給65.6%的票房貢獻者的。正如「菜很好吃,但我人在廚房」。
一個明晃晃的讓觀眾不舒服的地方就是:影片裡多次出現甚至刻意特寫哪吒隨地小便的鏡頭,這一點從第一部開始就是這樣。很難不懷疑男導演這是把自己的日常行為帶進了電影裡:
男的隨地小便是可以堂而皇之成為社會組成部分的,而女人來月經卻是提都不能提的。
這部電影裡的女角色塑造與情節安排更是無法直視。全劇只有哪吒的母親死亡(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稱呼只有「殷夫人」)——本次過年檔電影中有多部都是全劇只有女人死亡的。然而現實中,這麼容易死的另有其人。😉
無端獻祭的女人,沐浴榮光的男人。我不知道這樣「登」峰造極的橋段還要出現多少次。在他們眼裡,女人只是男的之間交流感情的仲介,是他們成長道路上的工具,最終還是要和男的鋼交的。怪不得嗲男文學能在他們那裡如此風靡。
有人說,原著里殷夫人確實死了啊。然而原著里被哪吒抽筋扒皮的敖丙是可以和哪吒成為朋友的,哪吒的抗爭對象李靖是可以成為「父愛如山」的正面形象的,但殷夫人必須得死。就好像在小說里,如果呈現歷史上存在過的虐女情節,他們說歷史就是這樣的;而如果是歷史上沒有存在過的,他們就說都虛構了還講這些幹嘛別在虛構里找真實。嗯,男寶的下面如果鬆了,話上來的就快了。
以及,在過去經典的哪吒塑造里,其核心特徵是沉甸甸的反抗主題,其形象也是無性別化的,無論外貌還是聲音:
在以往,無論女孩男孩,都可以認為自己是哪吒。但在電影裡,卻變成了一個100%的超雄男寶小登……中立形象就是這麼被男的壟斷的。而哪吒的精神內核也不是膚淺的男頻網文爽文,大喊幾聲龍傲天語錄,cos神話界李明德,而是一個鉛一般沉重的古老話題:反父權。
而在電影裡,這一情節和精神是無影無蹤的。只剩下了父男情深、父愛如山、小登老登一家親……甚至還安排了一個哪吒的母親愧疚自己忙於斬妖除魔而沒有多陪哪吒的橋段,怎麼李靖是死的嗎?從男導演的採訪里,我們可以確認,我們的推測無誤。他認為哪吒自刎這一反封建情節是糟粕。😅
▲嗯,然後「懷胎三年」保留了。原來在導演眼裡,反封建反父權是「糟粕」,而殷夫人懷胎三年和最終死亡是一定要保留的。別太恨了。
此外,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電影裡面的NPC和妖怪基本全部都是男的(判斷依據是它們全用的男聲配音,並且根據這部電影的德行,如果是女妖怪一定是要給她畫滿第二性符號以示區別的)!並且除了哪吒一家裡還有個殷夫人,其餘全都是全男家庭!!!我好像一直沒看到有人說這一點。
在銀幕上反覆這樣塑造扭曲的性別形象,最終會給大眾形成一個什麼樣的認知?女性被非人化,視為人類特例,而男性被無害化甚至光輝化,視為人類普遍。關於這種認知污染的後果,我曾經寫過這樣一個測試:想像下列場景/人物,一位老者和一名青年在交談。大漠中戴著斗笠的俠者。意氣風發恣意張揚的少年。一身正氣、風骨凜然的義士。初露鋒芒、才華橫溢的青年才俊。白髮蒼蒼、德高望重的泰斗。以及各地區各國家的擬人形……你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的形象,是女性還是男性呢?但這些描述本身帶有任何性別屬性嗎?
▲男的又開始咯噔文學了
而全男家庭更是這部電影的「登」前絕後之處:
人是女人生的。只有女人能生人。這本該是常識的東西,但在男權文化中,卻是極端不可思議的東西。例如,在葫蘆娃的故事中,一個老頭撿到了葫蘆籽,拿回家就生出了七個男寶。而後就只有男寶和爺爺鎮壓女妖怪的故事了。你想想,那根被老頭「撿」回家「收留」的,沉默的,像死物一般的,生了七個男寶的葫蘆藤,是什麼?
在各種神話中,人類可能是肋骨變的(基督教),可能是巨人的血化成的(北歐神話),但絕不能是女人生出來的。從古代神話到產翁制,從葫蘆娃動畫到哪吒電影,他們一直都想把自己假扮成「創生者」,女冠男戴,卻企圖把女性降格為一個純粹的器物。
▲產翁制。
我們總說這是一個愛男的世界。但這個世界裡的人絕不是生來就愛男的,而是後天塑造的。如果我們天天浸泡在哪吒電影這樣的文化環境裡,每天接收到都是這樣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那愛男的世界也就「順理成章」了。
所以,要求含女量超過50%並不是女性電影更不是女權電影的標準,只是正常的、人能觀看的電影的標準。達不到的那叫反人類,根本搭理都不用搭理。
當然,只要我們發出這種呼籲,必然就會有人狡辯稱,女的愛看男的多怎麼了,那男的愛看後宮番,含女量可高了,是不是意味著愛女作品呢?這些人無非就是想給自己找個藉口和幌子。男的所謂愛看女的,是把女人當物品以及非人化,他們的「看」是居高臨下的審視與物化,他們絕對不會為女人付出任何時間精力。而那些說「就愛看男的」的女人呢?她們對男的只有崇拜和仰視,還會在他們身上花費大量的精力、心意、關注和金錢:
▲這個對比還不夠強烈嗎?
一部電影的爆火有天時地利人和等多種因素,除了內容之外,還有投放宣發、外部環境、整體市場趨勢和經濟周期等等原因。但僅從內容的角度上說,哪吒電影能爆火歸根結底就是內容太下沉了。依靠藕餅和敖光等能吸引腐人同人女,依靠哪吒和申公豹的男頻語錄能吸引廣大小登,依靠超雄男寶的塑造能吸引男寶媽爸,依靠國漫崛起和影射美國等幌子能吸引中登老登,依靠對父權家庭結構的歌頌以及男角色的高光更是能吸引最廣大的基本盤。但這些群體表面上動機各異,但歸根結底,其實都是因為這部電影足夠符合他們的男性視角下的世界觀。
一定會有很多人反對,說批判哪吒電影的腦子裡只裝著性別議題了。但為什麼我一直強調性別視角是重要的?因為如果沒有女性視角,故事再好也和你無關,你只是桌上的一盤菜。正如很多「德高望重」的男名人卻頻頻被曝光辱女丑聞。因為他們的確對「人」有大愛,但這個「人」指的只是男人,女的不算。你為了他們故事和世界觀而鼓舞,但他們的故事裡卻只包括男人。如果沒有人指出作為女觀眾看哪吒電影時的不適,那以後全男的、虐女的電影會更加鋪天蓋地。片方會覺得內容能討好男的就行了,反正怎麼辱女也不會丟失女性群體的票房。
我們再說封神第二部。過年檔進行到現在,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徹底撲街了。但唯一一個出彩的點就是鄧將軍的人物塑造。
但這個角色依然存在極大的爭議,最大的爭議點之一就是她洗澡時被男下屬撞見,而後男下屬惶恐的片段。支持的一方認為這個情節設計是反男凝的,此時女性不再是被凝視的對象、驚慌失措的一方,而是具有權力的上位者,女人的身體就是身體,而不是被性化被扭曲的觀賞物,該害怕的應該是男的。而反對的一方則認為為什麼非要安排一段女將軍光著身子洗澡,到底想表現什麼?想表現她的品質那安排她在軍帳中讀兵書、看地圖、調兵遣將不是更好?想表現她的權威為什麼讓她放任那些對著她唱情歌的男的而不是下令殺掉他們?如果是男將軍也會這麼安排嗎?
我經常刷到這一處情節的爭議,雙方都爭執不下,甚至語言很激烈。我自己對此也思考了很久。我的結論是:這兩種觀點其實不衝突,或者說衝突的地方不在這裡。
什麼意思呢?從客觀層面上講,女性當前的確太欠缺作為主體的、自然裸露的權利了。要麼身體不能被人看到(黑袍),要麼只能以性化的方式裸露,女性身體卻被異化為非人的觀賞物。反觀男的,可以隨時隨地自然裸露,當然不是給人觀賞的,只是他自己想露就露,並且他們不會遭遇任何非議以及危險。而女性作為男權社會的失權者,裸露時要麼會把自己當成客體審視,要麼會擔心自己的危險。所以,電影裡的這個橋段確實一種新的表現方式,單單拎出來這一個情節本身,說這是反男凝,在道理上說得過去(但也有精神勝利之嫌)。但問題是!!!這個橋段並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個男導演男編劇演員幾乎全男的小登電影裡出現的,他們會具有女性意識?反方姐妹質疑的是男導演男編劇設置情節的動機,而非批判女性。因為這並非一段現實中的監控錄影,而是男編劇男導演安排出的橋段,鄧嬋玉只是劇本里的角色,並非真實存在的、具有能動性的女人。所以,一些真心實意的正方姐妹,其言論實際上不是在為她而辯解,本質其實是在給這些男人的動機和目的開脫。不要為了虛假的女性而維護真正的男人。
我們評判一個行為的意義時,應該考慮更廣泛的社會環境,而不只是行為本身。例如都是「鍛鍊身體」,二戰時的德國納粹號召青少年鍛鍊身體參加法西斯,和我們現在為了身體健康而鍛鍊身體,同樣的行為,意義一樣嗎?我還是那句話,如果這是現實中真實發生的,是一段監控錄影,那我認為這是反男凝。但既然在這樣一部登味電影裡,是一群老登主導設置的情節,那就不能割裂整部電影去善意揣測甚至讚揚他們的情節設置。
有人說,那我們能不能單拎出來這一個情節或者只對這一個角色夸一夸?我認為至少現在不能。現在這部電影還在上映期間,任何夸鄧嬋玉的言論都不可能和封神電影脫離干係,都不可能不使男導演男演員實際受益。事實上,鼓吹鄧嬋玉本來就是他們老登看票房撲街之後的補救營銷手段:
▲都是同一個營銷號發的。不要上他們的當。
我對於女性拍的具有女性意識的電影,無論如何都是持包容鼓勵態度並願意為此買單的。但對於全男登味電影的營銷,對於受益者里大部分是男性的,無論他們能拿出多少個情節鼓吹「女性意識」,都視為他們的變相詐騙,一律不買帳。
我還看到有人說,老登電影裡也有很多女人啊,你們抵制這些電影會讓女人沒工作。太可笑了。這和所謂的「要求重判男罪犯是厭女,因為他也有母親妻子女兒」有什麼區別?只有抵制全男電影,碾碎老登主導的環境,才能真正讓更多女人有更多的尊嚴、有更好的工作,讓那爾那茜這樣的優秀演員有更多戲份、成為真正的主演、戲路和前途更寬闊。
挑選這兩部,一部是因為票房最高,另一部是因為引發了女性內部的一些爭議。至於其餘的普通登片就沒什麼好說的了。除了登中之登:蛟龍行動。這部電影裡唯一的女演員佟莉,辛辛苦苦訓練八個月,扛50斤裝備在經期下水拍攝,道具失誤導致溺水休克差點沒命。拼死拼活拍到最後,導演就就給了她兩三分鐘鏡頭,其餘全被刪除。並且,她是這部電影裡唯一的女角色,也是唯一死亡的角色。但好消息是,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為10億,這意味著票房需要26億以上才能回本(票房裡只有37%左右能給到投資方,剩下的要給影院等方面)。而這部電影目前票房僅2億,為過年檔最撲街的,貓眼預測其最終票房僅為3.48億,可能還會進一步下調。讓我們恭喜這位狗屁男導演完蛋啦!🎉🎉🎉祝他們收入父父父,股票爹爹爹~
回顧去年,高質量的女性影視頻出,給了我們許多的驚喜與力量。我相信今年還會有更多好的女性作品等著我們,短暫的過年檔,和影片中的男性視角一樣,只是暫時的特例,而絕不會是常態。我們還期待在未來「女性導演」或「女性意識」不需要再刻意標出,因為那本就是中國電影應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