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澤連斯基「冰火兩重天」 英國押注22.6億英鎊埋巨雷

—隊長手記:英國押注22.6億英鎊,這背後埋了多少「雷」?

從華盛頓到倫敦,澤連斯基的48小時,堪稱「冰火兩重天」。

2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美國與川普激烈爭吵後提前離場,原定的礦產協議胎死腹中。然而短短24小時後,他在倫敦簽下了22.6億英鎊的國防貸款協議,英國首相斯塔默甚至放話:「英國將始終與烏克蘭站在一起」。

英國的堅定「站台」,像是一劑強心針,讓基輔在西方陣營的裂痕中,似乎又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但22.6億英鎊僅相當於烏克蘭2024年國防預算的7%,遠不足以扭轉戰場頹勢,失去了美國支持,歐洲盟友能否獨力撐起戰局?英國這場貸款背後,又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戰略布局?

首先,22.6億英鎊,既然是國防貸款,那就肯定不是「白給」,數據顯示,2023年英國對烏軍事援助達46億英鎊,遠超德法的25億和18億歐元,此次貸款進一步鞏固了這一地位。

而英鎊的另一面,是烏克蘭的「主權透支」。22.6億英鎊雖解燃眉之急,但同時也意味著未來烏克蘭的財政自主權,將進一步讓渡給西方債權人,這種「救急」背後的代價,或許比戰場上的傷亡更深遠。

更耐人尋味的,藏在借款協議的還款方式里,其中最刺眼的條款,便是「用凍結的俄羅斯資產收益償還」,一句話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掀開了一場國際法的灰色地帶。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西方凍結了約3000億美元的俄羅斯央行資產,其中英國凍結了約230億英鎊,如何合法使用這些資金,一直是爭議焦點,若是直接沒收可能引發法律風險,長期凍結又缺乏實際效用。

基於此,英國這22.6億英鎊的國防貸款,提出了「貸款+凍結資產收益還款」模式,這波操作堪稱一箭三雕:

其一,將凍結資產從「死錢」變為「活水」,為援烏開闢可持續資金來源。當然,斯塔默政府此次高調支持烏克蘭,絕非單純的人道主義,英國需要通過支持烏克蘭強化「全球領導者」形象,尤其在脫離歐盟後,援烏成為其參與歐洲安全事務的重要抓手軍火生意的長期帳本。

其二,通過長期還款機制,將烏克蘭與英國利益深度綁定。貸款協議明確要求資金用於「強化國防能力」,而英國BAE系統公司恰好在2024年拿下了烏克蘭155毫米炮彈的獨家供應合同。數據顯示,英國對烏軍售額在2024年同比增長217%,這種「援助—軍售」的閉環,讓戰爭變成了穩賺不賠的生意。

其三,更深層的動機,在於能源博弈。烏克蘭的鋰、稀土等戰略資源儲量驚人,而英國在脫歐後亟需擺脫對歐盟供應鏈的依賴。儘管美烏礦產協議因澤連斯基與川普的爭吵暫未簽署,但英國顯然已在布局後手。

而且,英國此舉,無異於一場豪賭。將凍結資產從「制裁工具」升級為「戰爭融資工具」,開創了一個危險的先例,若未來其他國家效仿,全球金融體系的信任基石或將崩塌。

當22.6億英鎊化作基輔上空的炮火,人們終將明白,貸款能買來武器,卻買不到和平。烏克蘭戰場上的每一顆子彈,早就在倫敦、華盛頓和布魯塞爾的會議室里標好了價碼。

當然,歷史的帳本上,從來沒有一場戰爭,是靠別人的錢包打贏的,除非那個錢包,本就寫著「代價」二字。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隊長手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303/2183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