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加入北約,真的可以確保烏克蘭的安全?

北約的宗旨是,誰動北約成員國,就等於是對整個北約宣戰,那麼接下來,他們就會遭到整個北約的打擊。烏克蘭勢單力薄,自然想找個這樣的大靠山靠著,以此確保自己可以更好地融入歐洲,發展經濟。那麼北約真的靠譜嗎?是否加入北約就一定不會遭到俄國的打擊呢?從目前老美的態度,以及歐洲各國的狀態來看,還真未必是這樣。

烏克蘭是否加入北約,成了俄烏爭端的關鍵。有人認為,正是烏克蘭這20年來,一直謀求加入北約,才觸碰到了俄羅斯的逆鱗,最終遭此厄運。

那麼問題來了,烏克蘭為什麼非要加入北約呢?無非是因為北約這個防禦性的軍事組織,目前來說,還沒出過什麼原則性的亂子。

北約的宗旨是,誰動北約成員國,就等於是對整個北約宣戰,那麼接下來,他們就會遭到整個北約的打擊。烏克蘭勢單力薄,自然想找個這樣的大靠山靠著,以此確保自己可以更好地融入歐洲,發展經濟。

那麼北約真的靠譜嗎?是否加入北約就一定不會遭到俄國的打擊呢?從目前老美的態度,以及歐洲各國的狀態來看,還真未必是這樣。

歐洲目前的防務工作,主要依賴美軍

二戰以後,歐洲各國被打了個稀巴爛,重建過程中,美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就是馬歇爾計劃。

因此,美國換來了帶領歐洲各國建立北約,並在這些國家駐軍的權力。那時候蘇聯的威脅還在,所以歐洲各國對老美的依賴非常強。

蘇聯也忌憚軍事實力強悍的老美,所以輕易不敢對北約任何一個加盟國下手。手癢了,完全可以找華約的小弟們練練手。

時間一長,歐洲各國發現,他們只需要在國防上象徵性地出一點點經費,就能夠確保本國的安全了。為啥?因為老美的駐軍足以保證他們的安全。

那麼歐洲各國肯定不會傻傻地繼續在國防上投入太多資金,有這些錢,用來提高國民待遇,讓國民過上好日子,難道不香嗎?

等到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歐洲各國對自身的安全,更加放心了。所以他們在國防上的支出,一直都比較少,基本都在GDP的2%左右。

這也是為啥不靠譜先生非常不爽的原因,老美去年的軍費支出在8400多億美元左右,占老美GDP總額的4.4%左右。而英國只有620億美元,占GDP總額的2.3%左右,法國則只有不到500億,占GDP總額的1.7%左右。

反觀俄羅斯,去年軍費超過了1200億美元,占GDP的6%左右。就歐洲目前這個狀態,如果不依靠美國,憑什麼去打贏俄羅斯?憑良心還是憑真理?這才是不靠譜先生最不爽的地方:歐洲躺著舒服,讓老美在前面燒錢,想得美啊!所以說,北約這個軍事組織的含金量,一直在下降,這是毋庸置疑的。這麼個躺法,未來根本無法保護成員國。

二戰前,英法與盟友的保護協議猶如一紙空文

北約是否能夠保護成員國的安全,與綜合軍事實力固然有至關重要的關係,但其實更重要的一點,則是北約各國的態度。

因為北約是一個組織,不是鐵板一塊。哪怕是同一個國家內部,都有不同的聲音,更何況是很多國家組建起來的一個組織呢?

而且,看看過去這些歐洲國家給出的承諾,其實也能看得出,北約到了關鍵時刻,是否真的能夠挺身而出,幫助成員國了。

一戰中,俄羅斯帝國和奧匈帝國紛紛崩盤,在英法的幫助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相繼成立。

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都是實力相對弱小的國家。尤其是他們身邊有德國、蘇聯這樣的大國,所以一點安全感都沒有。

因此,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很早就跟英法這兩個世界霸主級別的國家,簽署了軍事同盟條約。

既然簽訂了軍事同盟的條約,那如果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遭到別國軍事打擊時,英法必須要挺身而出,幫助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搞定外患。

可事實如何呢?條約是簽署了,但沒啥用。

當德國索要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時,英法不僅沒有幫助捷克斯洛伐克,反而與德國達成慕尼黑協定,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

這事兒養肥了德國的膽子,因此,沒多久德國便吞掉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英法依舊選擇沉默。

沒多久,波蘭也遭到了相同的待遇,這回英國依舊在口頭上支持波蘭,法國倒是出兵了,但也只是象徵性地出兵。直到波蘭被滅,英法都沒有真正意義上去幫助這位盟友。

波蘭、捷克以及斯洛伐克太明白英法的尿性了,捷克和斯洛伐克目前遠離俄羅斯,所以他們尚未感受到俄羅斯帶來的威脅。

波蘭就不同了,他們緊挨著白俄羅斯,相當於是和俄羅斯做鄰居了。因此波蘭的軍費去年已經提高到了327億美元,超過了GDP總額的4%。由此可見,他們知道,光靠北約是靠不住的,自身也得加強防備才行。

老美一旦撒手不管,歐洲根本保不住烏克蘭

這次不靠譜先生和司機的辯論中,雖然有些不顧道義,但講的都是事實。

首先,老美有海洋保護,他們根本不必擔心俄烏的戰火會燒到自己身上。

其次,烏克蘭的確沒牌可打了,如果老美撒手不管,請問換作你是司機,你該怎麼解決烏克蘭眼前的困境?

最讓司機扎心的,或許就是烏克蘭沒牌可打了這句話了。他們現在不接受俄羅斯的城下之盟,就得接受老美的礦產協議。只不過後者還有商量的餘地罷了。

不靠譜先生早就表態了,要求歐洲自己也要提高軍費,加強自身的國防建設的同時,增加對烏克蘭的支持額度。

他可沒啥言下之意,他的話永遠都很直白,他覺得美國這些年虧了,現在美國是時候節約資金了。如果烏克蘭想要獲得和過去持平乃至更多的支持,就伸手向歐洲索要的。

剛才咱們也分析了,以歐洲各國目前這種國防力度,很難保住烏克蘭。因為他們每個國家內部,都有反對繼續馳援烏克蘭的人。憑什麼烏克蘭打仗,要燒我們的稅收?這不是搞笑嗎?所以他們不會全力以赴。

即便全力以赴,也有些捉襟見肘,更別提藏著掖著,不肯使勁兒了。所以一旦老美撒手,烏克蘭依靠歐洲,怕是難以為繼了。

打鐵還得自身硬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把自己的安全,放在別人手心裡,無疑是非常愚蠢的行為。要想真正獲得安全感,最好的途徑,還得是自身強大。

如果暫時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就得去看看國際上能做到這一點的國家,都經歷了什麼。想辦法改變,才是第一位的。

改革當然是一場陣痛,任何人都喜歡待在自己的舒適區當中。真正想要改革,除了內部的阻礙,還有外部的干擾。但一個國家和民族,要想走向強盛,這一步是必須要走的。

烏克蘭是一個中等規模的國家,其實他們原本應該有更多路可以選擇,絕不單單是依賴某一個組織或者國家才能生存。不過直到戰爭爆發,他們都沒有做出最佳選擇。

如果在戰爭之前,烏克蘭就是一個國際各方資本重點投資的地方,那麼這裡還有可能爆發戰爭嗎?誰還敢動這裡呢?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歷史鑑賞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303/218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