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項棟樑|烏克蘭肯定回到川普談判桌

—恰恰相反,作為弱國的烏克蘭最強的就是外交

作者:
烏克蘭與俄羅斯軍事實力懸殊,自2022年以來,烏克蘭持續3年抵抗住俄羅斯的入侵,當然離不開烏克蘭軍人的英勇奮戰與犧牲,但更重要的是烏克蘭通過外交努力爭取到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多數國家的大力支援,這才能支撐到現在。如果國際政治真的是「弱國無外交」,如果烏克蘭舉國上下都堅信「弱國無外交」而決定孤軍奮戰,那烏克蘭領土早就被俄羅斯全面占領了。注意,雙方是因為合同沒談妥才通過「吵一架」的方式各自展現強硬形象下台階,而不是因為吵了一架所以才談崩。

分享一點基本常識:

當年中國強調「弱國無外交」,是為了讓國民銘記屈辱,是為了激勵國民奮發圖強,而不是拿「弱國無外交」作為藉口讓國民心安理得接受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更不是拿這句話來勸說弱小的國家放棄外交努力任強權擺布。

今天,一場發生在美國白宮的爭吵成了全球輿論的焦點。怎麼解讀澤連斯基與川普的談判不歡而散呢?

在中文網絡上,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弱國無外交,所以澤連斯基作為弱國總統才會在外交場合被當面訓斥,遭受羞辱,如果澤連斯基不認慫,與美國的協議肯定會泡湯。

然而,現實並不是這樣的。

第一,「弱國無外交」的國際政治局勢早就是幾十年前的老黃曆了。

當今的世界主流格局恰恰相反,對一個軍事和經濟領域都比較弱小的國家來說,最有力的武器和最值得依靠的力量就是外交,烏克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弱國不僅能夠通過外交有所作為,而且至關重要。

眾所周知,烏克蘭與俄羅斯軍事實力懸殊,自2022年以來,烏克蘭持續3年抵抗住俄羅斯的入侵,當然離不開烏克蘭軍人的英勇奮戰與犧牲,但更重要的是烏克蘭通過外交努力爭取到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多數國家的大力支援,這才能支撐到現在。

如果國際政治真的是「弱國無外交」,如果烏克蘭舉國上下都堅信「弱國無外交」而決定孤軍奮戰,那烏克蘭領土早就被俄羅斯全面占領了。

正是由於烏克蘭在戰爭開始之前就積極開展外交求援,正是由於澤連斯基在國家被入侵後所展現出來的悲情但英勇堅定的國際形象,烏克蘭才得到了如此廣泛的國際支持。

澤連斯基在和平峰會上與各國領導人合影

澤連斯基的外交策略不僅是從利益角度讓歐美意識到坐視俄羅斯吞併烏克蘭的嚴重後果,也是從價值觀層面激發全世界反侵略愛和平人士的強烈共情,繼而促動各自政府加大對烏軍事援助。

川普上台之後,基於價值觀的外交策略在全球範圍內都遭遇空前挑戰,在川普與普京眉來眼去的同時,烏克蘭的外交努力也一度陷入困境。然而,這並不代表烏克蘭的外交武功全廢了,因為基於現實利益的外交策略仍然是有效的。

對烏克蘭來說,只要不斷宣講俄羅斯吞併烏克蘭之後會對歐洲與美國構成的實際威脅,在外交領域就仍然有努力的空間。

這一點,也是川普在和普京眉來眼去一段時間後仍然邀請澤連斯基到白宮談判簽署協議的根本原因:美國可以不顧烏克蘭人民的死活,但絕不敢無視俄羅斯對美國及其盟友國家的現實威脅。

澤連斯基不僅把烏克蘭留在了談判桌上,而且已經非常接近與美國達成礦產合作與安全保護協議,這正是弱國外交的成果。

第二,在外交層面,發生在白宮的這場不歡而散,恰恰是烏克蘭和澤連斯基的外交勝利而不是失敗。

中國網民經常有一個認知誤區,以為在外交場合掙回了面子就是勝利,丟了面子就是失敗……

但實際上,真正的外交勝利從來不是領導人被高規格接待給足面子,而是本國國民的安全與利益在不利局面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捍衛。

澤連斯基與川普、萬斯的這場談判之所以沒能達成一致,根本原因是雙方就某些重要條款還沒完成討價還價,而不是什麼澤連斯基不尊重川普,或者川普萬斯聯手羞辱澤連斯基。

注意,雙方是因為合同沒談妥才通過「吵一架」的方式各自展現強硬形象下台階,而不是因為吵了一架所以才談崩。

非要討論輸贏的話,這一局其實是澤連斯基和烏克蘭爭取到了更多國際支持與輿論同情。

烏克蘭重新坐在了談判桌上,本身就已經是不利局面下取得的勝利,在這場爭吵以及談判中斷後,更多歐洲國家展現出了更強烈的軍事支持烏克蘭的意願,更是烏克蘭在戰爭三周年之際取得的重大進展。

第三,烏克蘭與美國的「礦產換安全協議」大概率會最終簽署,美俄聯手不會成真。

從川普近期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反覆可以看到,他親近俄羅斯的那些表達更多是用來威懾烏克蘭和討價還價的策略。雖然這种放狠話的談判策略為人所不齒,但好在川普團隊還沒有昏聵到真要和普京結盟的程度,翻來覆去幾番,終究還是回到了與烏克蘭討價還價爭取更多利益的主軌道上。

澤連斯基以什麼方式走出白宮並沒有那麼重要,關鍵是他走進了白宮,開啟了與美國的實質性談判。這意味著美國在俄烏戰爭中的立場總體還是站在烏克蘭這一邊的,雙方分歧在於烏克蘭需要為此付出多重的經濟代價。

簡而言之,美國作為「安全保障」產品的賣家,銷售意願是明確的,銷售對象就是烏克蘭,現在只是對價格還不滿意。而這正是美烏雙方外交努力的巨大空間。

個人判斷,烏克蘭與美國的「礦產換安全協議」今年內大概率會簽訂下來。

第四,以為國家強大了就可以輕視外交是短視而愚蠢的。

所謂「弱國無外交」的理論,還有一個與之緊密相連的推論是「強大的國家不需要外交技巧」。這是更加短視,並且對中國發展危害更大的論調。

一個國家之所以能變得強大,之所以能持續維持強大,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境,離不開其他國家的互利支持。

某些網民以為國家強大了就可以為所欲為,就可以不顧國際道義,就可以不顧反侵略的全球主流價值觀,那一定會在國際上搞得眾叛親離,只留下一些趨炎附勢打秋風的「小兄弟」繼續邊吹捧邊吸血。

何其愚蠢!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建設性意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303/2183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