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白宮衝突的前因後果

一個要打,一個要和。一個高喊口號,一個評估現實。一個外交協商,一個血戰到底。不得不說,司機是條漢子。同時,明顯智力不夠。聽不懂強者的話,看不懂協議的價值,思維差距過於明顯。看似自信,實則自卑。更大的問題,是不承認事實,不面對現實,站在道德高地對世界隨意尿尿。表面強硬,實則懦弱。一人愚蠢,團隊遭殃。

把很多信息連起來看,思路就清晰了。

白宮衝突發生後,各方反應是這樣的。

司機當事人

在接受FOX採訪時司機承認,現場自己確實做的不好,但不道歉。然後,在推文上連續發了三十多個感謝。

川普當事人

司機過來的目的是要援助,沒有推動和平的意願。協議是他期望繼續打仗的一個籌碼,後面怎麼辦,等他想通了再談吧。

盧卿現場人員

本來雙方五天前就談好了,在慕尼黑簽協議,但司機變卦非要到華府簽。

林賽·格雷厄姆象黨大佬鐵桿烏粉

司機要麼從根本上改變,要麼下台。我不敢相信,在看到今天的一切之後,大多數美國人還會想與司機合作。

驢方大佬

普遍沉默

歐盟大佬

堅決支持司機

歐盟各國和加澳新

Richard司機粉

Richard說,在前面四十分鐘,司機一直試圖超越協議中商定的內容,並在後面把話題引向對俄人的譴責,暗示外交談判毫無意義,於是衝突爆發。

司機表現很無能,雙方關係已破裂。

Bill Ackman投資大佬挺烏者

阿克曼說,自己從一開始就是烏克蘭支持者,在這次衝突中,他有幾點看法,一是個體判斷不要依賴媒體的摘錄,二是調解人的角色必須是被雙方認為不偏袒的,三是本次外交衝突對烏克蘭是災難性的。

美國的民調

這裡選取了CNN的民調數據,大家知道,CNN一直被老川稱為FAKENEWS。

無論數據精度如何,但趨勢明顯,經過三年,美國人對司機的支持率大幅度下降了。

衝突前後

司機在去白宮和老川Vance會面前,先和一批華府高管見了面。這時候,他還是沉浸在世界英雄的角色中。

就象他在歐盟中指點江山的樣子,

這張照片非常形象,司機在大佬們注視中侃侃而談,歐盟頭子馮德萊恩站在後面心滿意足地看著全場。

另據報導,司機前面還和歐巴馬團隊的Susan Rice進行了電話溝通,Susan Rice建議司機拒絕接受協議。目前有人指責Susan Rice的做法違反了Logan Act羅根法案,要求司法部調查。

司機的底氣,就來自於這些大佬。

但別忘記了,2014年克里米亞衝突後,歐巴馬熱心提供的援助是幾千個毛毯睡袋。現在前線打成這樣,大佬們要求戰爭繼續。

但說話容易做事難,前面剛說過的200億援助,好多國家都表態不出。三萬英法聯軍不是去一線戰鬥,而是在後方維和,甚至還要讓美國老大哥提供保護。這是去打仗還是去旅遊啊?

大佬們思來想去,前線打仗的事情,還是要把美國人拉著。於是決定讓司機出面到華府,像前面三年一樣延續正義之旅。

本來,白宮已經拒絕了司機過來,這操作不利調停。本就極度艱難之事,牽一髮動全身,需要慎之又慎。

馬克龍斯塔默一看形勢不對,這二位就輪流到白宮說好話,勸說老頭子讓司機跑華府來整個重大儀式。

老頭子還是給了面子,結果還是搞砸了。

過程大概如此。

老川的經濟合作方案,是停戰談判的頭菜,也是關鍵一步。

不得不說,用一個飄在天上的資源協議,就解決了各方的訴求問題,是個相當神奇的構想。

1、給困境中的烏方送上禮包。前文說了,現在談的礦藏就是泡泡,有多少儲量?是否值得開採?環保成本多少?

一切都是未知數。這個做法,就是讓烏克蘭和美國的利益深度捆綁。大多數礦區在烏東四州,就算雙方按實控線治理,協議也為後面的介入埋下了伏筆。簽完協議,俄人不大會再向前推進了。

2、給僵局中的俄人一個面子。放心吧,我們堅決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說一些好話,前面在UN投票,都是為了讓普大放心。大家有了台階,才好開展工作。

3、給美國納稅人一個交代。這個很容易理解,搞了半天,歐洲人給的是貸款,美國人給的是贈款,合著美國人都是冤大頭啊。

4、給藏在後面的歐盟一記耳光。這三年,你們有幾個國家的軍費達標?有多少買賣和侵略者合作?別再想著白吃白拿了。

至於協議金額是五千億三千億,還是一千億,這並不是關鍵,只是一種吸引眼球的對話方式。你看看,到後面協議成形,數字就不重要了。

本來司機的任務,

就是在公眾面前打好領帶,面露微笑,說句謝謝,簽署文件,然後一起吃飯。要知道,這形式本來就是法英求來的,讓司機處於某種有利的地位。按照白宮原來的設想,並不在計劃中。

作為司機,到大金主家裡做客,就算當場反悔,也絕不應撕破臉皮並站在道德高地指責對方,何況是拜登留下的爛攤子。而司機在衝突後連發30幾個謝謝,明顯著暗諷對方,此人實在心胸狹隘啊。

形勢清晰

一個要打,一個要和。

一個高喊口號,一個評估現實。

一個外交協商,一個血戰到底。

不得不說,司機是條漢子。

同時,明顯智力不夠。聽不懂強者的話,看不懂協議的價值,思維差距過於明顯。看似自信,實則自卑。

更大的問題,是不承認事實,不面對現實,站在道德高地對世界隨意尿尿。表面強硬,實則懦弱。

一人愚蠢,團隊遭殃。

怎樣在大國衝突中尋找安身立命的方法,司機應該學的是李光耀,或者佛朗哥。如果不知權衡退讓,難以忍辱負重。必然的後果,就是既失去面子,更失去里子。

但現在的歐洲,司機挑起了大梁。真可謂人才凋零,前後失據。

目前這個亂局,有三條路。

一是司機低頭道歉,重新簽協議。考慮到司機的誠信問題,估計白宮短期內不會接受。

二是司機辭職換人,新總統來簽。從目前烏內部高壓情況來看,更受歡迎的扎盧日內被外放,前總統波羅申科被監禁。除非戰線崩潰,否則可能性不大。

三是司機在歐盟支持下,比如斯塔默給了30億貸款,拖著......,直到拖不下去為止。

經此一役,有二個清晰的判斷:

烏克蘭人將面對更大的困境。

美國真正的敵人,是歐盟。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世界之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304/2184335.html